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依托周边观光景点和自身天然的山水优势,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农村经济体系结构,推动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挖掘地方文化和旅游潜力,打造村域景区、民宿产业等,推进一二三产同步发展。把乡村旅游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途径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全面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打造“新村貌”加强环境整治共创美丽乡村
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改善人居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三大行动”全域推进。开展以“六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活动,对村内垃圾、柴草垛、粪堆和沟渠等进行集中清理。修路、布景等设施完善工程齐头并进,党员干部带头,动员村民参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村内自然资源,打造乡村特色“微景观”、地标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乡村美景,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好诠释。
拓宽“新路径”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调整种植结构、拓宽致富路径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成立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为引领村民致富打下坚实基础。探索“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特色参与、投资介入”的发展思路,聚焦乡村特色的地理优势和周边良好的生态优势,深入挖掘闲置房屋存量资源,以“保护也是开发”的理念,注重保护村房原貌,规划构建“政府–企业–农民”多方互动机制,全面整合资源,激发乡村活力。
创新“新模式”依托企业技术做强特色产业
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带动农民土地流转、就业等,实现扩产增收。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切实壮大经营规模和实力,引领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