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头条里的人月入过万人不应该不多,只是浮夸,可能待业的人更多,能力强不会在头条来张扬,月收入过万工作时间较为紧张,怎有时间在头条争论,俺就是无业游民看头条,当然不能当代表,但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谈论头条,
我目前的职业是一名海员,远洋货轮的水手长,一个月到手19000多,不过就是这份职业太孤独寂寞无聊乏味,只要你们忍受这份孤独与寂寞的话,那收入还是不错的。
2015年,一线城市某4A公司实习生,月薪5K。(不包含年终奖)
2016年,二线城市某知名数字营销公司文案策划,月薪6K。(不包含年终奖)
2017年,升职成为项目经理,底薪10K+项目提成,综合收入15到20K。(不包含年终奖)
2018年,回到一线城市,社招考试进入某500强企业,任某区域营销策划经理,底薪25K+区域销售总提,综合月收入30K到35K。(不包含年终奖)
2019年,回家乡三线城市,任市属国企二级子公司,任企划部部长,月薪12K。(不包含年终绩效)
2020年,调任另一个市属国企二级子公司企划部部长,同年升职为副总经理。月薪18K。(不包含年终绩效)
2021年,辞职创业,年末账面净利润127万,实际上当年回款仅有40%左右,还是钱不够多,资金链断裂,不搞了。
2022年,三线城市某新三板上市小公司企划部经理(分管副总暂无空缺),月薪12K(不包含年终奖),考公中。
怎么说呢?可能我职场路相对比较顺。所以我没办法理解基层干了N年爬不上管理岗的人。
我这个人,也不会拍马屁那一套,干自己的事,当作爱好来干,主动学习,争取干到极致,仅此而已。
一句话,你能给公司赚钱,公司就会给你升职加薪。如果不给,跳槽呗,多大回事。
包括在国企时,我之所以能够升职副总经理,也是因为我提出了一条在现有基础上,可以为公司额外创收,并且创造一定社会价值(政绩需要)的业务线,方案通过后,招了几个劳务派遣组建项目组,亲自带队开始干。
还有,要让自己有不可替代性。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只是要让自己难被替代一点。
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是个人就能干,当然薪资不高。要多站在一个公司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觉得月薪过万并不难。当然,对于一些本科都没读过的人可能相对难一点,毕竟起点比较低。
还有一些我曾经的下属,一直徘徊在月薪几千层次的,我总结了一下,他们只把工作当任务,机械式地完成任务,不去思考,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最后说下为什么考公。因为工作这么多年,很累。
特别是2018年,工资拿最高的那段时间,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没有自己的生活。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包括这些地方国企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找个地方躲起来,我现在只想简单点。
比比皆是不敢说,反正周围过万的确实不少,自己很一般5000块钱,领导不认可自己,没上升空间
每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有做得好的人同时也有做得不好的人,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不管怎么样,生活都还在继续,什么样的收入对应什么样的生活,哪怕只是活着。别人能做好的事不等于自己也能做好,自己能做好或擅长的事别人也未必能,每个人的能力和擅长做的事都不尽相同,生活是自己的,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说出自己的收入是什么目的呢?收入好的晒出来无非不就是一种炫耀寻找一些虚荣感或者博眼球引流;收入不好的晒出来无非不就是一种抱怨寻求同情安慰嘛。但是往往收入好的人更愿意选择闷声发财,懒得理与自己无关的是非,而收入不好的人总是幻想收入好的人能指点能帮助拉一把,但现实是收入好的人只会静静地看着那些收入不好的人整天上蹿下跳叽叽歪歪的像一群猴子或跳梁小丑。社会很现实,没有无缘无故的合作,只有互相需求而互相帮助。
7000的我默默的走开
确实应该不少,在我们这五险一金都加上,差不多一万出头吧,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本人一万零几百。
印象中没有几次过万的,过万的时候还是有什么集团的奖励。
另外我严重怀疑头条里月入过万的比比皆是,肯定是假新闻!
大城市稍微正规点单位都过万吧??说白了还是要多读书 读书不行就要多行路 混时间的过万确实还是有点难度
北京程序员行业,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