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是感知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应用场景,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能力和智能世界的入口。”8月8日,华为机器视觉产业峰会暨新品发布会在延安举行,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华为将在视图编码、视觉智能等各方面加大投资,持续构建端边云全场景产品竞争力。
附图为: 华为机器视觉军团CEO洪方明发言
从上市公司调研记录来看,“公司的核心算法优势”“自主开发上游器件应用情况”“产品的技术路线”等等问题备受机构关注。
眼下,借助机器视觉等AI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成为许多制造业企业的共性需求。根据机器视觉产业联盟预测,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自2021年起将保持28%左右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到2023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296亿元。
较高的复合增长率、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也让机器视觉被行业视为“长坡厚雪”的赛道。
财通证券分析师杨烨认为,机器视觉核心价值集中于产业链上游,硬件工艺与软件开发水平决定产品技术天花板。国内厂商凭借本土化的服务能力、强大的非标定制能力、以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已在光源、工业相机等领域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相对而言,软件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资源沉淀,是目前国内厂商追赶发力的核心方向。
中金公司认为,对于机器视觉厂商而言,需要关注下游拓展能力、上游研发能力和通用化设计能力。局限于单一赛道的企业难以做大,能够切入更多应用领域且处于景气上行周期的企业有望增厚业绩规模。同时,掌握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有望使厂商具备议价能力,长期看体现成本优势。
您是如何看待国内机器视觉赛道热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