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百瑞谷,心随桥脉动放眼入云端

房山百瑞谷,心随桥脉动放眼入云端

被”京津冀旅游年票”指引,驱车近百公里,到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的百瑞山风景区

正当六月似火时,毫不犹豫地坐上景区摆渡车,往返30块钱。

摆渡车,在高山深谷中盘旋,道路越来越崎岖多折,山高陡峻。开始我们还笑嘻嘻,后来,我就仔细检查安全带,紧紧地抓着前排靠背。

终于到了站,首先进入景区的天马草场

偌大的平台上,风呼呼地吹。周遭山峦林立,唯它地势凹陷,是个大风口。

远古时期,天上的天马被这人间草场吸引,经常留恋在这里,它们迎风嘶叫,享受青草美景。因而称这片草场为天马草场,西边的山峰名叫马头山。

平台上有一些雕塑,是过去孩童玩乐的形象。

顺着栈道一路上山。

路遇真正的天马。

山顶,人声鼎沸。

这个大秋千,荡在高空中。

跟着人群欢呼起来。

抬头蓝天白云,低头青山绿水。

平视奇峰突兀,仰视层峦叠翠。

天空实在是美,加上那大秋千更加增分。一步一回头,舍不得挪动步伐离开。

这里叫玻璃石岛。

用玻璃将山顶岩石圈成一个小岛。玻璃下的岩石呲牙咧着嘴。

站在小岛上,把周围的美景拍摄了一圈。

小岛上的岩石上写着“仙客峰”,海拔1580米。

从小岛下来,就是往山下走的路。

灌木参天,山石独特。

百瑞谷景区,与百花山比邻,准确地说,它属于百花山的一部分。百花山是以鲜花植被而著名,百瑞谷自是也不弱。满山空气清新,鲜花烂漫。

“春起山初绿,涧上冰未消。满川花如海,玉龙谷中绕。”春天这里有北方特有的“冰川花海”景观。

有小胖墩不走路了,顺着滑道直接滑下去。

顺便说一句,景区门票80元,京津冀旅游年票为我们省了,值了。玩高山秋千和滑道可以买套票,看来景点消费点不少,再加上门票,来这里值不值?往下游了就知道。

后面一路下山都是石板路,看见了一个庞大的恐龙的身躯。

它的眼睛还能动。

它居然张开了嘴,仰天嘶吼。

经过这个山谷平台短暂停留,就要进入对面那片山林了,侏罗纪森林。

玻璃栈道环在山谷丛林中。

丛林里面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恐龙。每个恐龙旁都有科普牌子,它们身形迥异,形态逼真。我这个从来对恐龙就不感兴趣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更别说小孩子们看见这个个恐龙,或突然出现在转弯处,或突然在树丛中冒出头,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欢呼,阵阵雀跃。

还有万年树精。

还有刚破壳出来的小仔仔。

他们一家子一点也不惧怕恐龙噢。

最后是一只翼龙,在蓝天白云下展翅欲飞。

一直就看见这座横跨两山之间的桥。

还有山谷中的天池明珠。

走出侏罗纪森林,来到浮云桥。

浮云桥,浮云连南北,跨谷贯西东。

要么过桥,要么从两山之间的山谷步行。一看高山深谷,自是两腿发软;但一看长桥如贯,也是两腿打颤。选择过桥。

过桥费30元,毫不含糊。

小伙伴第一个上桥,结果,上桥不久,她吓得!

浮云桥,采用悬索结构,方钢铺设桥面,全长300米,落差120米,横跨两个山谷。属北京地区景区内海拔最高、跨度最长、体量最大的悬索吊桥。它脚底的桥面是镂空的,在一根根钢条之间,留有5公分左右的空隙,行走时看到脚下的深谷,深害怕脚踩到缝里,整个是提心吊胆。

正所谓:举步多惊险,伸手触山岚。心随桥脉动,放眼入云端

小伙伴一步步挪,完全是被拉下来的。

桥头有财神等候,有掷钱币的娱乐,祝你发财大顺。

在桥头的休息亭吃了香甜的玉米和好吃的烤肠。

过了浮云桥,就到了百花泉,是北京地区海拔最高的泉眼,也是大石河水系的源头。

百花泉为双泉并流。上泉泉眼由石象守候。

下泉泉眼为龙头吐水。捧起喝一口,“孕得百花成水后,一口山泉笑百年”。

后面一段路出现小平台,有路牌说明这里叫”打滚场动物园“。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以前在山上放养的毛驴每到这里,必然躺下打滚,然后起来抖掉粘在身上的泥土和杂草,打个响鼻再吼叫一顿,接着就尥着歌子跑上一会儿,表示心中的高兴和对此地的喜爱,所以这里就有了 “打滚场”的名字。

果不其然,两头毛驴看见人马上就凑过来。

一大群山羊,挤在狭窄的栏杆旁,争先恐后地抢饼干。

还有羊驼,有棕色有白色,甚是可爱。

这个小浣熊不太友好。

这一段路,叫暖窝沟步道,视野开阔,远处天池如明珠闪闪。

植被真是丰富,各种桦树,黑桦、白桦、灰桦、黄桦,让我大开眼界。

最后从这株野生银牙柳下穿过。

再看刚刚跨过的那吊桥,真是浮云。

来到了天池。

百瑞谷景区原来是一座矿山,2010年关闭后,民营企业家张进宝投资开发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地政府评为“矿山修复产业转型示范单位”。

看着这绿水青山,听着潺潺的泉声,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处废弃矿山。

泉水拉面,立刻被它吸引。

拉面是现拉的,把面汤一滴不漏,全喝进了肚子。

从天池坐摆渡车下到了山脚。路过史家营红色广场,这里曾经是平西抗日根据地。

有肖克将军的塑像,有《登百花山》诗赞:百花山上百花开,六合英雄冒暑来。夜瞰故都云烟暗,反攻一到会燕台。

村民们称这石头为“嘟嘟石”,它表面凹凸不平,但憨态可掬,属于砂砾凝灰岩,大约形成于一亿多年前。以嘟嘟石为中心的地底下储藏有白土(滑石粉),是粉刷墙面的好材料。

这块挡路的石头叫“小洪石”,是景区内极具地质特色的山石景观,为火山岩中的安山角砾岩构造,大约形成于1.6至1.36亿年火山喷发时期,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被冰雪和流水持续冲击着。小洪石紧靠山脚的石崖,曾经阻挡过巨大泥石流的冲击,并改变了水流的方向,保护了下方村落的安全。

山脚下的曹家坊村成于清代,因最初一户曹姓人家居此,故名。史家营一带家喻户晓的梆子戏《逃府》,讲述了明朝天启年间,忠臣曹尚书之女为躲避奸臣魏忠贤的追杀曾在此地得到村民的庇护,后来村子的名称演变为曹家坊。

最后,踏上千年古刹瑞云寺的台阶。

瑞云寺,始建于北周,五代时期受到了后唐皇室的青睐。金元之际的高僧行懿曾三住瑞云寺,在元时又主持修缮了被战争摧毁的寺院。以后寺庙多次重修,清为护国显光禅寺。该寺历代为佛教胜地,民国初改为道观。为发扬佛教文化,2011年经瑞云寺修缮完后,百瑞谷景区无偿赠送给市佛协,并由市佛协指派僧团入住。

这里曾经作为八路军兵工厂。

山门前有碑两座。其一为元代“故大行禅师通圆懿公功德碑并序”碑。懿公姓刘名行懿,也称为大行懿公。7岁出家为僧,84岁圆寂,其度化门徒数以万计。元朝末年,大行懿公曾在瑞云寺修行。圆寂后,葬在此处。为了纪念他的功德,金末元初(1233年),涿郡范阳乡贡词赋进士武庭实撰文,并书丹篆额为其立此碑。

其二为功德碑,记载有金末元初黎民涂炭、烹人而食的悲惨场景。

复建的瑞云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寺后还有一座七层130个台阶的瑞云宝塔。

藏经楼为硬山黄瓦顶重檐楼阁式建筑,高15米,非常壮观,寺内供奉高10米的铜铸千手千眼佛像。

《宛署杂记》载:“瑞云寺,在清水社,即唐李克用、李存勖建亭百花山之所,有碑记云寺始汉明时。”还载有:“煮石铁锅,在泥窝村瑞云寺,离县一百五十里。寺倚百花山,相传避世佛曾此修道,用小耳锅煮石修炼。锅似铁似石,阔一尺,深七寸。宣德年奉旨取视,赐以龙袱……”瑞云寺声名远播,四方信众朝拜祈福,踊跃前来,香火旺盛。

瑞云宝塔,光照瑞谷。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8日 12:26
下一篇 2022年8月8日 12:2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