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蝴蝶效应”

01

有一只蝴蝶,振动翅膀,在空中飞舞着。它的翅膀,干扰了空气的流动,经过两周时间的波动,一场龙卷风开始了,暴雨也即将来临。

原本微不足道的气流,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可以把周边的空气拉动,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也叫混沌学。

“蝼蚁虽小,亦能撼动千里之堤”,真正厉害的人,总是在大处着眼,在小处着手,既能防微杜渐,也能循序渐进,细节之中,尽显成败。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蝴蝶效应”

02

人际交往时,心细如发,不怠慢小人物。

俗话说:“人不分贵贱,不分高低,众生皆平等。”

如果你把全部的心思,花在了巴结上司的事情上,那么你就不能礼贤下士,是对下属的傲慢无礼。

很多人以为,只要接通了“天线”,接不接“地气”,也无所谓。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一切都是上司说了算

春秋时期,郑国和宋国开战,宋国的大将华元,熬了羊汤,犒劳军士,唯独马夫羊斟,一碗汤都没有喝到,心中非常不悦。

来日,华元坐上马车,还未来得及排兵布阵,羊斟就赶着马车,直接冲进了郑国的军队,导致华元被活捉。他说:“喝羊汤的事情,你说了算,驾车的事情,我说了算。”

一碗汤,何足挂齿?可是,总有人会斤斤计较,并且大做文章。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那就埋藏了人生的隐患。

秦穆公得到了一匹良马,不料在外出的途中,被人偷走了。他非常生气,到处寻找。

原来,一群流浪的人,把马煮熟了,吃得津津有味。秦穆公本想把他们抓起来,但是看到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就心软了,还赐给他们美酒。要不是太饿了,他们也不会出此下策。

后来,偷马的人,都追随了秦穆公,并且在战斗中非常卖力。

做人,应该是华元,还是秦穆公?答案显而易见。同样是“一顿饭的事情”,结局却大不一样。

人与人交往,谁都别瞧不起谁。也许你眼前的流浪汉,就是一个扫地僧;一个被人随意谩骂的保安,也能为难你;一个穿着大裤衩的大爷,也有千万存款……不懂得礼贤下士的人,人脉关系肯定不会太好。

陈安之说过:“知识占成功要素的30%,人脉关系占成功要素的70%。”

细微之处见真情。很厉害的人,总能洞察到别人的真实心理,也会让别人过得舒服。用心去温暖身边的人,即便当下没有得到好处,也会有来日方长的真情。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蝴蝶效应”

03

欲成大事时,明察秋毫,积小流成江海。

很多年以前,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在战争来临之前,让马夫检查马的情况。马夫找到铁匠,给马增加马蹄铁。事不凑巧,铁匠发现,最后一块马蹄铁还缺少一颗钉子

马夫等得很不耐烦,牵着马匆匆忙忙就离开了。

打仗的时候,缺少一颗钉子的马蹄铁忽然掉了,国王和马一起栽了个跟头。士兵们见状,纷纷落荒而逃。

也许,一件很小的事情,不能够帮助你成大器,但是可以毁掉你,是完全有可能的。

比方说,在职场上,一个员工守在电脑旁边,辛辛苦苦做了一个程序,但是到了下班的时候,忽然断电了,那么一天的劳动,就可能白费了。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大事,不仅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还要源源不断地汇聚涓涓细流。

做人,仅仅有格局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一举一动都不能马虎。

商人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人生,总有很长一段路,是如履薄冰,稍有松懈,就会功亏一篑,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推倒重来。

厉害的人,有工匠精神,把一些小事,也能做到精益求精,或者他一辈子都在做一件小事。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蝴蝶效应”

04

言语交流时,察言观色,不触动“强者”的利益点。

战国时期,魏国送给楚怀王一位美人。楚怀王非常高兴,对魏美人疼爱有加。

楚国的王后郑袖嫉妒魏美人,就假惺惺地说:“楚王对魏美人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鼻子。”

从此,魏美人见到楚怀王,就用袖子挡住鼻子。楚怀王问,这是为何?

郑袖抢着回答道,因为魏美人闻到了大王身上的怪味。

楚怀王因此大怒,魏美人被打入冷宫。

魏美人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根本错误在于她自己。因为她毫无主张,不懂得察言观色,对于人的品行、身份地位,判断不准。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你说一千句好话,还不如一句恶毒的话,那么有成效。因此,聪明的人,都会把握言语的尺度,也会在交谈的时候,及时改变自己的“话锋”,或者是闭嘴。

精准判断别人的心思,理解别人的话,其实是为了保全自己,也能够进一步利用别人。几句话,闹掰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蝴蝶效应”

05

欧阳修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一句话,一碗汤,一颗钉子……都可能是“蝴蝶效应”的始作俑者。唯有及时反省,才知道何去何从。

在人生受挫的时候,要懂得亡羊补牢,堵住人生的漏洞,不能听之任之;在人生得意的时候,要常常悔悟,不要忽视了身边的“隐患”。

做人做事,都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动中有静,以静制动。

控制住“细节”的人,坚持防微杜渐,止损就是前进。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5月3日 12:11
下一篇 2022年5月3日 12:1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