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程序化,特殊处理是人情化。不能因为人情世故而放开制度的束缚,不过按照国情父爱主义的主张,给这个学生网开一面是一种人文教育的社会学重要课程,它反而引起更好的正激励。至于不同的声音,可以通过论证辩驳其博弈论取舍值。不过,它是否引发更多仿效,可以就事论事,并且配置更多人性化的管理和设施,这样才能让学子将来更加坚定地回报母校。世界因为有爱才会变得更美,但是爱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我是负责人,会放开这一点,但是会不会因为学子的母亲同在课室给其他师生带来不便和困扰?这就需要更加特殊处理的方案,而这些若是一旦写入校章并要求贯彻落实执行,会增加学校管理难度和成本太高,因此放开这个口子最终不能走向普及,但是又不能不个例特殊处理。最好就是低调处理,允许他本人和其母亲同读。但是课室和位置应该有所特殊安排,以免遇到更多误解和困扰。
第一次看到魏祥的故事,甚是感动,因为我和他同是甘肃定西人,定西之苦甲天下,父亲早逝,身患重疾,家庭困难,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命运的痛苦并没有打倒他,反而愈挫愈勇,最终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这是多好的励志故事。
清华大学再一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胸怀接纳了魏祥母子,魏祥特殊的身体情况需要母亲的照料,清华本着人为关怀的大无畏精神,无论是从制度还是道德上来看,清华此举非常合理。虽然作为大学校园不允许为非校内学生提供住宿,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魏祥这样的境遇此时不帮何时帮。
清华历来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名垂中华大地,能在第一时间接纳魏祥母子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