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战争爆发后,虽然西方世界对俄罗斯进行了全面制裁,但由于油气价格高涨,俄罗斯凭借其能源优势,卖油气带来的收入比往年多了不少。
而在不久前,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在俄罗斯西北部,位于北极地区的伯朝拉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油矿床,预估储量达到了8000万吨.
这个消息让不少西方媒体都忍不住酸溜溜的,说上帝太过偏爱俄罗斯,光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都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羡慕不来的。
这些年俄罗斯对北极地区也是非常重视,其北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之中,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说,北极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那么,北极对俄罗斯有何战略意义?过去俄罗斯的北极政策有着怎样的调整过程?又会给中国和俄罗斯的北极合作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虽然在很多人印象中,北极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但其实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航道和能源等多个方面的战略价值。
在地缘方面,北极空域占据了全球制高点,因此像北极国家,比如俄罗斯和美国,如果能够控制北极空域,就可以跨越北冰洋向对手发动路径最短的空中打击。
在航道方面,与传统环球远洋航线相比,北极航道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具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这种价值首先就表现在未来航线缩短方面带来的经济价值。
比如从西欧到中国,如果可以走北极航道中北方航线的话,相比传统航线能缩短约25%—50%的航程和航行时间,这样就能大幅降低海运成本。
但以前,因为北极常年被冰封,要走北极航道并不可行,可随着这些年北极冰盖融化越来越厉害,这个可能性就变得越来越大。
今年7月份,北极的气温就一度飙升到了32摄氏度以上,在北极地区的一些科学家甚至都穿上短袖,打起了冰上排球。因为气温异常炎热,北极地区,包括覆盖格陵兰岛的冰盖都在加速融化。
根据一些气候专家预测,最早到2030年,北冰洋的夏季就会出现无冰的情况,实现可通航条件。
而在能源价值方面,北极地区则被称为“地球最后的宝库”,这里蕴藏着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据估算,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到了全球的10%和30%左右,如果算上页岩油气,那么比例会更高。
除油气资源外,北极地区的煤炭储量也非常大,达到了1万亿吨以上,占世界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并且北极地区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铜、锌、铅、金、银和稀土等矿产资源,以及渔业资源。
这些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一个聚宝盆,并且俄罗斯作为北极国家,它在北极地区,还有着相比很多国家更加重要的利益。
比如俄属北极地区是北极圈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地区,而俄罗斯北极大陆架蕴藏的油气资源总量约占其大陆架油气资源总量的87. 5%。并且俄罗斯北极地区有待开发的矿产和鱼类资源的储量也非常可观,是俄罗斯国内经济的重要来源,关系着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属北极地区已经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
另外,北极航道的北方航线,起始于西欧和北欧港口,沿着俄罗斯北冰洋沿海地区向东依次穿过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等四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峡。
因此俄罗斯正好扼守着这条北方航线,而随着北极海冰加速消融,未来北方航线的全面通航也将可能实现,能够为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并有望成为北极地区联通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区开展海上商贸航运的主航线。
所以北极航线为俄罗斯带来的潜在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绝对不可小觑,并且将大大增强俄罗斯在全球的地缘战略地位。
那么这些年,俄罗斯的北极战略有着怎样一个发展历程呢?
1991 年 6 月,俄罗斯、美国等环北极圈八国在芬兰签署了《北极环境保护宣言》,旨在共同执行保护北极环境的行动,即所谓的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后来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合作机制,八国在 1996 年加拿大举行的会议上,共同签署了《渥太华宣言》,由此北极理事会正式组建。
不过从北极理事会成立到2004年前,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最多也就跟其他理事会成员国相当。当时对比其他成员国,俄罗斯更注重在本国境内实施的、而且能够直接受益的项目。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当时俄罗斯自身的北极政策还不明确,对国外的项目也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才将重点放在国内的项目上。
不过进入2004年后,俄罗斯首次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在理事会的参与程度也就变得积极起来。
在此期间,俄罗斯主要致力于提升北极地区在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它为工作组的项目提供了最大数额的资金支持,赞助的项目也比其它大多数成员国要多。
虽然这一阶段俄罗斯支持的项目仍然多在国内,却也开始倾向为国际间的北极经济开发项目提供资金。俄罗斯将北极理事会视为可以帮助自己发展北极区域经济的机构,所以为北极理事会的一些项目注入了大量资金。
这背后的原因,是当时北极的战略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却比较落后,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在北极理事会主席议程的推动下,俄罗斯从 2004 年开始制定其官方的北极政策,并在 2008 年正式出台了几份开发俄属北极地区的纲领性文件。
相比2004年前,俄罗斯在北极问题上的视野更加国际化,和其它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合作也更加密切和频繁。
不过到201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快速恶化,也影响到了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度。
当年,加拿大和美国代表拒绝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北极理事会黑碳和甲烷问题专家小组会议,与此同时,像北极理事会成员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定期会议和北极国家防长论坛等北极国家共同讨论北极安全问题的机制也被中止。
因此,俄罗斯也减少了参加北极理事会会议的代表人数,甚至俄罗斯外长还首次缺席了2015 年的第九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
不过虽然被西方世界所孤立,但俄罗斯在项目资助上却更加积极,资助覆盖面也更广,涵盖了各个层面的,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经济与环境问题。
并且俄罗斯还更新了俄属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并开始调整对北方航线的商业运营与管制措施。
那么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改变,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在北极八国中,美国一直通过“北极国家”身份来寻求共同立场,重点强调“北极国家”与“北极域外国家”的区别。
美国坚持认为,北极问题就应该由北极国家内部来解决,而北极域外国家在北极的存在,包括航运和商业活动等都可能会威胁到北极的安全,所以北极国家也要通过合作来解决北极域外国家带来的威胁。
美国正是借着强调这种北极国家和北极域外国家的区别,以自己的“北极国家”身份,来排斥其它国家对北极事务的参与。
所以不可避免的,它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持强烈的排斥和警惕态度,过去多次在北极事务上对中国指手画脚。包括在特朗普时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曾傲慢地表示,在北极事务上,就只有北极国家和非北极国家的区别,而中国就是非北极国家,没有别的身份。他的潜台词就是,中国不是北极国家,所以不能参与北极事务。
同样作为北极国家,俄罗斯也曾比较排斥北极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甚至曾一度坚决拒绝北极理事会结构的扩大化,包括反对吸纳北极域外国家作为理事会的观察员。
不过随着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化,加上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北极的战略意义,北极八国要想独自把持北极事务,就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俄罗斯开始意识到,对北极域外强国的拒绝,反而可能促使这些国家在北极理事会之外成立新的北极对话机制。而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北极国家只是极少数,所以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新机制,促使其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将对北极理事会造成威胁,甚至到最后,可能不是北极八国将其它国家排斥在北极事务外,而是北极八国被其它国家所孤立。
基于这样的认识,俄罗斯认为与其完全排斥北极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还不如将他们吸纳进北极理事会,在北极事务上给与一定的参与度。
俄罗斯这个意见得到了几个北极国家的认同,不过北极国家同时又都认为,在北极理事会中,北极域外国家可以获得观察员身份,但需要用这个身份来限制他们的参与能力,从而维护北极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主导地位。
因此,在北极理事会中,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等级排列,甚至可以说等级观念颇为强烈。
在这一等级排列中,处于第一优先等级的是环北冰洋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五国。因为这五个国家在北极事务上,彼此之间存在最大的利益重合,可以说是北极国家的核心成员。
第二等级的则是剩下的冰岛、瑞典和芬兰这三个北极国家,他们的部分领土在北极圈以内,并且对北极问题的参与是全方位的,在北极经济、工业、技术方面也有较为成熟的能力。
而位于第三等级的就是那些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这些国家也可以参与北极的开发和利用,制定了自己的北极政策,并已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但由于不处于北极地区,所以在地理位置上没有天然的优势。
虽然北极八国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基础,并且试图让北极脱离国际竞争格局,但同在地球村,北极又怎么可能成为例外。
并且在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俄罗斯与北极理事会其他成员国由于在北极以外的问题上分歧和矛盾很大,特别是俄罗斯和美国,就算在北极治理方面,也难以构建进一步的伙伴关系。于是俄罗斯开始在北极域外国家开拓新的合作对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国。
2015 年,俄罗斯政府出台了关于俄罗斯北方航道的15年综合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俄罗斯对和中国合作开发利用北方航道持积极态度,并将中国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方航道的最大合作方。
中国方面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在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中表明,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北极地区的开发利用,包括努力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另外中方还表示,将采取行动,积极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海上合作,推动建立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这是中国为参与北极合作所作出的重要承诺,也是在回应俄方寻求合作伙伴的需求。
可以说,中国作为“重要北极利益攸关方”,一直在积极探求同北极国家之间开展有关北极事务的合作,而俄罗斯的邀请对中国而言,自然是一个能够参与到北极事务中的好机会,但反过来,中国以资金、设备、人员等为依托的经济助力,正是俄罗斯非常需要的,也因此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打开了局面。
虽然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但开发难度非常大,而俄罗斯由于受西方制裁和封锁,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所以既迫切需要开发北极,却又没有单独开发北极的能力,所以需要和别的国家开展合作,而中国正是他最佳合作对象。
其实早在 2014年5月,也就是克里米亚事件爆发不久后,中俄两国就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使得这个已经谈判了十多年的天然气合作项目终于得以正式确定,这也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有了历史性突破。
而中俄无论是在北极航道建设方面,还是在北极资源开发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所以从2014年开始,两国就北极开发和利用展开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顺理成章。
2017年7月, 中俄两国领导人在多次会晤中谈及开展在北方航道合作,使之与中国 一带一路建设对接, 并就共同打造 “冰上丝绸之路”达成了共识,使得中国参与开发北方航道在中俄两国政策层面得到有力支撑。
由此甚至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俄在北极地区的战略联盟开始形成。
在2018 年1月26日,中方还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为中俄提供了在现阶段以及不远将来,就北极事务开展更多合作项目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为确保未来中俄北极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国内政策保障。
据资料显示, 截至2018 年7 月,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以及丝绸之路基金等几家金融机构就向北方海航道项目拨款 190亿美元作为开发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北方航道的开发。
2019 年 6 月 5 日,中俄两国关系提升为 “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此在中俄共同努力下,双方的合作也日渐增多,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和层次,中俄在北极的合作,也变得更加密切和深入。
到如今,中俄北极合作已是中俄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中俄双边大国关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对未来中俄两国在北极的成就,我们拭目以待。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