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主次不分,粟裕大将被淡化,差评。
既然是战争片,就是主要体现军队指挥的作用,既然评选军事家,就要以军事成就为指标,不能让后来的 、与战争和军事成就无关的东西来影响以前的历史。那样的话,只能贻笑大方于后来者。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具体体现当时的实际历史。
这些电影,再过多少年,就成了历史文献资料,就有和二十四史一样的作用,二十四史里面,历史价值也是各不相同,也有良史和秽史的区别。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对历史负责。这些距离我们年代还不是久远的历史资料,一定要秉着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负责态度。
即使成不了良史,那也总不能做成令后人鄙夷的秽史吧!
辽沈平,津战役是在还原和呈现历史,淮海搞蒙了我的历史观!
电影《淮海战役》和《大决战》中的《淮海战役》不尊重历史事实,瞎编乱造。华野指挥部就粟裕将军一个人唱独角戏,而参谋长陈士榘不见踪影,副参谋长张震出现也就是一个陪衬,没有发表意见。而毛主席都对陈士榘说:你陈士榘在华东战场打了几个大胜仗,出尽风头。连毛主席都认可的将军,而导演和编剧却没有在剧中让将军表现?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可历史事实是陈将军在《淮海战役》中直接参加或指挥了整个战役。最后消灭黄维兵团就是陈士榘将军亲自率领华野三个纵队并授权指挥整个战场的指挥权,才将久攻不下的黄维兵团全歼,取得《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
如何评价,我觉得就是国内战争题材电影的金字塔尖,不可复制的佳作。
《大决战》的幕后推动的灵魂人物当属杨尚昆,不仅是他极力推动电影的拍摄,也是他拿着放大镜端详演员的照片,力求演员神形俱似。样片出来后杨尚昆也不顾八十高龄一口气看完全片。
讲一些细节,全片塑造得最好的人物我认为应当是林彪。饰演林彪的马绍信是鸡西市话剧团的老演员,舞台功底深厚。为了林彪这个角色他拜访了林彪的家人和当年的部署,仔细询问了林彪的性格特点。同时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角色他花费数月时间在军科院档案馆和中央档案馆看当年的电报原件。据他回忆,即使是给他们开了绿灯得以接触常人难以企及的档案资料,档案馆仍然对他们严格限制,禁止纪录和拍照。脑袋灵光的古月想到发挥演员的特长大家一起背电报,背完了到外面写出来再接着背。
马绍信了解到林彪的性格特点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叶群一天说的话够他说一年,没有任何爱好,就喜欢吃炒黄豆和看地图。而导演在塑造林彪时要突出他对地图的熟悉,一个经典镜头就是四野入关之后参谋们布置房间挂地图,林彪考虑到敌人已经知悉四野入关,部队无需再隐蔽,因而命令后续部队直接走山海关,而他手所指的的地方参谋地图还没有贴上来,地图贴好后林彪所指恰好就是山海关。
饰演蒋介石的赵恒多无论从外貌、身型都酷似蒋介石,更重要的是赵恒多有过军旅生活,因而能演出蒋介石的军人气质。而饰演宋美龄的演员据说换了二十多个。
《大决战》三部曲中白崇禧并没有登场,但《淮海战役》刚开始时顾祝同一句:“白健生讲,要他指挥徐蚌会战,碍难从命。”蒋介石说“这是要出我的洋相。”宋美龄则讲:“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蒋介石和桂系的勾心斗角跃然眼前。
《辽沈战役》中何应钦和冈村宁次讨论东北战局,冈村宁次用围棋作比喻,提到了吴清源。
据导演讲,为了拍摄辽沈战役开始时黄河解冻的场景摄制组花费了两年时间。
《平津战役》开篇时傅作义和司徒雷登在暴雨中游览故宫,看到太和殿千龙吐水的盛景,我一直想看,可惜没机会。
还有就是开篇的钢琴协奏曲我超喜欢,既有大历史的苍茫感,又不乏似水的柔情。
后续的《南线大追击》中李宗仁、白崇禧二人分别时紧紧握住的双手和李宗仁对白崇禧说:“健生,你将来如果身陷绝境,就是死也不要去台湾。”我既为李白二人的情谊感动,也为白崇禧日后的命运唏嘘。
有答主提到有影评人批评《大决战》不体现人性,大而无当,我只能说这是对历史的无知。《辽沈战役》中塔山守军伤亡过半,林彪发脾气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立即发报。“豆瓣上的维舟还专门用这件事来讥讽林彪,但他的讥讽是毫无道理的。西方寓言讲因为一块马蹄铁毁掉了一个帝国,塔山就是这块马蹄铁,是整个辽沈战役乃至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节点,塔山的存亡决定了中国的历史,决定了今天我们所有人的命运,林彪没有任何选择(当然所有牺牲在塔山的解放军战士都是永垂不朽的)
《大决战》的拍摄是国家意志,是执政者论述自己的合法性,不计成本地拍摄,因为它的意义远不是简单的一部电影,它塑造的历史观深刻地影响了观影者。(笔者的小时候看的时候只顾看战争大场面,阅历和年龄增长之后才越能体会全片的意蕴。)它固然受到执政者立场的影响,但它体现出的超越成败得失的历史大气魄却是掩盖不了的。
《大决战》的很多演员已经作古了,古月、赵恒多、李定保等等,但他们塑造的角色我永远都记得,相信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也都记得。
另外,近二十年来,但凡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基本都会插入大决战中的片段。最常见的是淮海战役里飞机轰炸的片段,然后是辽沈战役里炮轰锦州的片段。那些老装备估计以后再也不会被拉出来拍电影了。
最成功的我感觉还是《辽沈战役》,再就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刘伯承和粟裕表现得不够。真正的淮海战役是粟裕提出的,专门去西柏坡向中央汇报的。
电影《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的参谋长不见踪影,而副参谋长却频频出现,这符合历史事实吗?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决战》突出展现了国共双方统帅部在谋略和布局上的较量,但未能就李德胜军事思想特别是十大军事原则相关内容进行必要阐述,使德胜同志在影片中的思考与决策缺乏历史照应,看不出其系统性,找不到“根”。
与东野华野指挥部的紧张气氛相比,中野指挥部总是嘻嘻哈哈,洗澡理发,喝粥吟诗,仿佛早已胜券在握,毫无战争氛围。综合全片,原来他们也就是占了一个几乎是空城的宿县,包围了黄维兵团还吃不掉。这点战果与其在影片中所占的巨大篇幅反差太大,极不匹配。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反应的是内战历史,展现是中国人打中国人,影片没有展现共军官兵对国军官兵刻骨的仇恨,也没有过分展现双方声嘶力竭的厮杀场景。在解放战争历史上,经过土改和诉苦运动,解放军对四大家族、地主阶级特别是还乡团早已聚集了刻骨仇恨和冲天怒火,正是其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力量之源。
三大战役电影拍的最好的是《辽沈战役”,特型演员选择特别好,林彪,罗荣桓,刘亚楼饰演的角色无人能比,堪称一绝。无论是战场规模,战斗场面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塔山阻击战更为经典,林彪的那句”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成为金句,千古绝唱,奠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基调和根本。拍的不理想的为大家所诟病的就是《淮海战役》,但我为谢伟才饰演的粟裕点赞!非常成功!也建议电影制片厂重拍《淮海战役》,并取名字《淮海大决战》或《淮海大战》。
电影《大决战》之三《淮海战役》有些地方不尊重历史,连中小学生都知道淮海战役是粟裕将军指挥的,电影中战神粟裕出镜少没看他作出战斗计划和决定,而政工出身的淮海总前委头头在忙前顾后施号发令,试想一下,如果真的让这些外行来指挥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淮海战役能打赢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连解放后被俘关在功德林的国民党高级们都会说:不对,我们是败在粟裕、林彪战神手下的,而不是前敌某某总政委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