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城市基础建设作出全面系统安排。
根据《规划》,到2025 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到2035 年,全面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转型,设施整体质量、运行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出4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能力。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围绕新型城市基础建设,《规划》提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水、能源、环卫、园林绿化等系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对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推进城市通信网、车联网、位置网、能源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在内的多项重大行动。根据《规划》,将开展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建设智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开展智慧多功能灯杆系统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车城协同综合场景示范应用,推进智能感知设施系统建设,构建车城协同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推动开展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综合性应用试点,探索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体系等;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