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7月27日电 (记者 尹海明)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消费论坛”27日在海口召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尚未改变,稳增长重在稳消费,稳消费重在稳消费预期,稳消费预期重在结构性政策调整。
迟福林说,当前,消费信心、消费倾向、消费意愿呈现“三下降”趋势。消费预期转弱严重制约增长复苏。消费预期不仅是城乡居民在消费领域的预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但他同时表示,中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仍是一个大趋势。进入新发展阶段,14亿人的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升级。尽管短期面临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未来5-10年,中国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活性服务业仍处于较快发展态势中,市场潜力巨大。2013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年均增速10.6%(不考虑价格因素)。如果2022年保守估计为零增长,2023年至2030年增速预计为7%,初步估计到203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水平将超过1.8万元,服务型消费占比2025年有望达到52%,到2030年有望达到55%-60%。这是稳消费预期的最大底气。
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蕴藏巨大的消费潜力。例如,1992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9.9%,到2021年提升到92.17%。按常态化的增长态势,未来几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例如,在医疗健康上,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疗卫生市场需求将达到15万亿元(2021年为7.55万亿元);在信息消费上,5G商用将直接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将释放4.3万亿信息消费空间;在文化消费领域,传统历史文化消费不断兴起,“新国潮”“传统文化+数字经济”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新消费的重要内容。
此外,服务贸易蕴含巨大增长潜力。如,服务贸易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最大潜力所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测算表明,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为14.6%,比全球平均水平23.8%低9.2个百分点。如果中欧服务贸易占比达到23.8%的全球平均水平,中欧服务贸易规模将达到1678亿美元。
迟福林说,稳消费预期重在结构性政策调整。首先,要把改善消费预期作为稳经济大盘的着力点。未来几个月是稳消费的关键期,要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其次,加大以稳市场主体为重点的结构性政策调整,切实推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政策调整,有效应对就业压力加大等。最后,要尽快出台稳消费预期的一揽子举措。例如,优化现有支持消费的某些政策,使短期消费刺激与改善消费预期有机结合;加大公共消费政策力度;加快数字消费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