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女排的二传历来不好做,整个中国女排除了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有郎平、朱婷这样的超一流攻手可以硬碰硬的解决问题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二传想尽办法在进攻中撕开对手的拦防,所以中国女排的二传不仅是场上大脑,有时候还得在进攻上率先求变,要知道,当年的冯坤是典型的攻击性二传出道,而魏秋月同样也是如此,沈静思作为二传当年在青年阶段是以前排攻击为亮点的,这也说明中国女排在二传位置上历来就希望破解前排两点攻轮次的魔咒,而丁霞无疑是延续了这个好传统的优秀二传。即便现在她因为年龄原因在传球稳定性和网口的能力有所下滑,还是不能抹杀她在中国女排二传位置的重要作用。
相比中国女排过去的老女排阶段以及黄金一代的阶段,现在的二传手难就难在对于一传的弥补上。因为攻势排球的发展,现在各队都把发球作为第一攻击武器,发球带拦防的策略没有哪个队伍敢不用的。因为无论是一流队伍还是二流队伍甚至三流队伍,一旦一传到位,即便是拦防顶级的世界强队也不见得能够抑制得住对方的多点进攻。所以现在的二传,调整传球的能力一定要足够用,因为越往后走,一传能完美到位的几率越小,如果仅仅是在网口能够传出多变的平快球和战术球的二传,以后的发挥可能受限制更多。任何一届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在组队之初都会考量二传人员的选择,力求在匹配核心进攻队员的特点的同时发挥其他点位的攻击能力。
从里约周期的沈静思、王娜、魏秋月、丁霞,到里约奥运会的魏秋月+丁霞,这两位二传的技术特点和传球风格显然是各不相同。魏秋月作为天津嫡系二传,二三号位的战术攻传球相当精细。而丁霞作为激进型二传,传球思路向来是敢于大胆出手,不到位的调攻球能够大胆往三号位推送,和颜妮的二八配名震江湖,而且网前的二次球是属于发力扣杀。这两位的互补效能非常明显。而东京周期的姚笛算是接班魏秋月,和丁霞形成互补。姚笛传球速度不如丁霞,但是她出手稳健,两边的高球立得很稳,以当时中国队最强主攻线的配置,二传只要球立住了,一般都不会失手。
巴黎周期开启后,姚笛因伤暂别国家队,而丁霞作为老队员压阵。不过刁琳宇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上个周期就已经开始打磨的二传手,技术风格已经定型。即便蔡斌指导强调两边拉开的速度和二号位的平快球进攻,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崭新意义。从丁霞和刁琳宇轮换出战的效果来看,刁琳宇对于激活副攻和接应效果明显,但是四号位传球立不住球头。而丁霞在逐渐恢复三号位快球的特点之后,四号位高球相对要好一些。我们不清楚丁霞是否已经真正退出国家队不再征战世锦赛,如果丁接应真的淡出,而姚笛不能在世锦赛前归队,那么国家队真正能够出手的二传其实只有刁琳宇,蔡雅倩基本没有上场传球的机会,实在不知道她能否激活场上各个进攻位置。
其实这也凸显了我们在新队员的锻炼培养上的落后。相对于在本年度国内联赛表现出众的二传手,国家队基本没有给太多机会。如果从传球质量和调整能力以及战术组织来说,孙海平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国家队主二传的有力竞争者。这位辽宁女排的替补二传在国内联赛辽宁对阵天津一战中,面对辽宁即将脆败的情况,替补登场扭转一局的表现堪称二传发挥的教科书,要知道天津队当时的配置是属于准国家队配备。这样的一位二传手,能力出众而且球风稳健,不能进入世联赛予以锻炼实在可惜。即便现在孙海平在准备亚洲杯的比赛,但是洲际比赛的水平有限,对于二传来说锻炼价值不会太大。还是希望蔡斌指导能在第一时间召入孙海平,起码在传配风格上和刁琳宇形成有力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