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不是不能做,要做一定是预售加高周转,把损耗降到最低。
现在看短视频平台依靠高品质博主吸引大量粉丝做预售,是可以长期活起来的,但这就变成了人的生意。
二十年以前大家爱用搜狐,十五年前爱用微博,十年前爱用京东淘宝,现在大家爱刷短视频,再过五年呢?
以短视频博主维系粉丝做社交电商的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发展都遇见了瓶颈,现在还给互联网企业用PS端的估值方法,显然是错的。应该以PE端的估值体系做基准,以公司实打实的可实现利润估值。
胖东来活得很好,因为总有群体是追求品质的;多多买菜无底线压价,扰乱市场环境,长期是难以为继的;美团买菜可以活的长远,因为可以赚别的钱,就像美团可以做共享单车一样。
但是无论怎么玩,生鲜也不是好生意,利润不可能有10倍,反应到报表上,做到极致毛利率也无法长期维持90%。其次遇上天灾人祸,怎么玩也得亏。
有人可能想平台可以走量,但是这个量是有毒的,里面有巨大的损耗,每日优鲜就是这么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