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穷小伙,开工厂被亲戚骗,却逆袭成江西首富,身家386亿元

农村穷小伙,开工厂被亲戚骗,却逆袭成江西首富,身家386亿元

1997年,李良彬30岁,端着国企铁饭碗混得风生水起。

但他不甘心,听亲戚说镇里正在招商引资,怦然心动,扔掉饭碗创业。

谁知,亲戚也有靠不住的时候,说好的上面投385万,结果连38万都拿不出来。

走不了回头路,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冲。

这一冲,就冲出百亿身家

(李良彬)

2022年,李良彬以386亿元资产,上榜《新财富500富人榜》。

他由此成为江西首富,被称为“亚洲锂王”。

1967年,李良彬出生在江西丰城市筱塘乡一个普通农家。

没钱没背景,想要成为日后执掌千亿技术集团的商界大佬,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李良彬很争气,19岁时考上宜春师专化学系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比今天的研究生还难考、也更吃香。

李良彬成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对学习的机会分外珍惜。

大学期间,他最常呆的地方,一个是宿舍,一个是资料室。

宿舍满足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资料室则让他的精神更加富足。

本来资料室是专门只给教职员工学习的,但老师见他求知若渴,特批他也能进入。

李良彬没有辜负老师的信任和栽培,没事就往那跑,看得最多的还是本专业的书。

四门专业课,他回回都拿全年级第一,是化学系的知名学霸。

师专老师张翘楚还记得这个得意门生:

“曾经有一道考试题,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能做出来。”

张老师常以此为例,激励历届的学弟学妹们。

李良彬还兼职老师的左膀右臂,给同学答疑解惑。

果然厉害的人,早早便锋芒渐露。

求学期间,留给李良彬最深印象的,不是课本内容,而是老师的一句话:

“我们不是教你知识,而是教你一种学习能力。”

知识也许会随着时代发展更迭,但学习能力,永远是刚需。

因此,虽然化学系并没有专门教锂冶炼的课程,但李良彬之所以能在锂业称霸群雄,在于其在已有化学基础上,不断摸索探究。

当时化学系有两个班,一个读两年,一个读三年。

李良彬是两年制,21岁学成毕业。

他带着满身的知识和热情,被分配到江西锂盐厂,成为一名技术员。

能进入国企工作,是多少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机会。

李良彬也不例外,通过努力,把这个机会优势发挥到最大。

九年时间,他从普通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一路升到正级所长,摸到事业天花板。

30岁功成身退还太早,继续拼下去又看不到光透进来的地方,李良彬遭遇事业中年危机。

这时,外部力量送来临门一脚,助他下定决心。

智利的化学矿业公司,研制出一种从卤水中提炼锂的先进技术,相比于国内从矿石中提炼,成本降低不止一两倍。

所以,只要这种锂卖进来,中国企业几乎无法生存。

国外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但这回锂成本之争,确实是别人比较强。

李良彬身处高位,并没有养尊处优混日子,而是深刻察觉到这其间的巨大差距和危机。

体制内,工作待遇虽然都挺安逸,但温水煮青蛙,若企业还照老法子发展下去的话,迟早玩完。

李良彬扭转不了大局,决定退出,自开一局。

1997年,三十而立之年,李良彬辞掉稳定舒坦的国企工作,开始创业。

做什么好呢?

他首先看好超市买卖。

虽然跟自己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但进货、出货,一买一卖,看起来很简单嘛,李良彬觉得没问题。

但折腾一番下来,除了自找没趣受打击外,李良彬既没赚到钱,也没收获啥有价值的经验。

唯一得到的教训:就是无论工作还是创业,一定要找好切入点。

多年后,他回母校分享创业经验,提醒年轻人,要选准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尝试,不要到处瞎扑腾。

练手失败后,李良彬决定还是回到自己的老本行试试水。

刚好这个时候,他的一个亲戚在新余市河下镇任副镇长,跟他透露消息:部门正在大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非常给力。

亲戚打包票说,政府会出资385万,建设年产量20吨的金属锂项目。

李良彬只需要负责出人、给技术、顺便管理一下就行,有国家当靠山,轻松赚大钱。

李良彬一听,觉得机会难得,没有多想,立马找来四位老同事,合伙开干。

李良彬筹建团队、联系上家、谈妥下游,托人办证,忙前忙后赶到河下镇等政府出钱开厂。

如果说男人的嘴,是骗人的鬼,那这个亲戚就是十足的渣男。

别说384万,连38万的影儿都神龙见首不见尾。

最后李良彬四处求爹爹告奶奶,东拼西凑80万,终于开了一条10吨容量的生产线,办起河下金属锂厂。

被亲戚忽悠就算了,居然又被兄弟坑。

李良彬叫来的四个人,都是之前在江西锂盐厂喝过酒、吃过肉的朋友。

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李良斌作为带头大哥,想着大家好兄弟,自然有福同享,就把股份按每人各20%分,雨露均沾。

可是有些人,注定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某些人心术不正,私吞公司财物,导致本就根基不稳的小厂,更加青黄不接。

最致命的还是经营问题。

股份均分,称兄道弟,就让五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老板。

当理念不和时,扯皮在所难免,没法统一。

群龙无首固然不好,但群龙有五个头,更麻烦。

如果说第一次开超市算失败的话,那么这次专业对口的创业,就是惨。

1998年10月,李良彬苦苦支撑一年后,终于没撑住。

河下镇政府出面,把厂子进行竞价拍卖,改革为个人经营。

按理说,这次试水宣告终结,李良彬可以休整休整,换个地方再出发。

但他再次不走寻常路,又把自己搭进去。

工厂以85万起拍,由五个股东公开出价。

一心只想躺着挣钱的兄弟们,哪会犯傻再掏钱往火坑里跳,都稳如磐石,等着别人接手这堆烂摊子。

李良彬“不负众望”,一个人孤单举牌,拿下锂厂个体经营权。

按照协议,他出价90万,分五年还给政府;并另外支付给四个股东每人6万,三年付清。

好家伙,李良彬一分钱没挣着,先背上114万的债,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没有金刚钻,怎敢揽瓷器活。

李良彬对自己很有信心。

2000年,他正式把工厂更名为赣锋。

赣,是江西的别称。

李良彬立志要把公司做成省内的行业先锋。

这个目标看起来很大,但对他来说,还是太小。

因为很快,他的战略就走出省市,面向全国,布局海外。

万事开头难,李良彬也经历过必不可少的初创困局。

依靠90万元的资产,他开始艰难起步。

一个人既是技术员、工资核算员、采购员,更是销售主力,身兼数职,连轴转。

失败是不是成功之母,这不一定,但磨难一定会让人成长更快。

本只是技术流出身,却因为做了老总,而学会了怎么谈价、怎么找客户、怎么管理。

虽然之前在国企也当过领导,但那会背靠大树好乘凉,不像现在只能孤军奋战。

不管在什么行业,人才都是最重要的。

为了招兵买马,李良彬没少下功夫。

先是从北京请来电解铝专家胡洪波,后又三顾茅庐找到我国第一批电解槽专家巴雅尔等高精尖大佬。

除了技术团队过硬,经营高管也不能少。

沈海博,锂行业资深营销专家,是一个被李良彬称为“把工作做成艺术的人”。

(沈海博)

艺术的特质,就是天赋加努力。

沈海博曾经为了搞定一个客户,在别人厂门口跟保安称兄道弟好几天,随时向司机打听送货情况。

等见到关键人物,又磨合沟通八个月。

最后达成合作,再花去一年半时间。

沈海博这一代表作,就像李良彬当初做出考试题一样,被拿来当作教科书级别的销售界经典案例,传颂公司内外。

沈海博生平第一次中暑,就奉献给了去拜访客户的六月路上。

他有句名言:“这个企业迟早是我们自己的。”

乍一听,好像有篡权的野心,但他的意思是:努力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不是给老板打工。

如果始终抱着给他人作嫁衣裳的心态做事,那么永远都只能是公司里可有可无的小喽啰。

升职加薪,是自己给自己挣出来的。

想在千亿集团中分的一杯羹,就得把企业当作自个的事业来拼。

当在市场上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李良彬就会钦点沈海博出马,绝对马到成功。

第二位出圈副总是王晓申,在业内有超25年的实战经验,主要负责国门外的征战。

(王晓申)

李良彬曾说过:“如果没有王晓申,企业后面的故事都没有。”

王晓申在助推企业上市、海外资源收购、海外市场拓展等领域,起到关键且决定性的作用。

让李良彬的商业版图,从争夺国内第一,进阶到在国际市场上一较高下。

王晓申当初从大企跳槽过来,加入还未成气候的李良彬公司的原因很宏观:

凭自己的实力,进一家跨国锂业集团完全没问题,但最多只能作为中国代表施展才能,有所局限。

不如在一家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中国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发挥空间更加广阔。

他认为自己“很幸运”遇到李良彬,让自己的抱负得以落地实现。

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知人善任,是千里马应得的待遇,也体现出伯乐的厉害之处。

李良彬不仅从外部广招英才,还吃起窝边草,打自己客户的主意。

比如现公司常务副总裁邓招男、工厂总经理曹志昂等,以前都是他的客户,现在都被纳入麾下。

李良彬笑称自己是“客户杀手”,以前要业绩,现在直接要人。

有众多大将镇守,李良彬可以稍微轻松一些,但也容易不到哪儿去。

几年下来,完全没时间运动健身的李良彬,硬生生瘦了20斤,再现精神小伙体格。

掉下去的肉,转化为拼出来的成绩。

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2亿,净利润4000多万,总算活下来。

势头见好,也引来资本关注。

当年4月,中比基金、南昌创投、中国五矿,联合向李良彬投来3000万真金白银,买下公司20%股份。

而就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单就对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影响来看,需求由2007年2月的51.6%,降至12月的21.7%,使绝大部分企业面临不小压力。

全球化程度越高,受波及越严重。

但李良彬却独树一帜,居然感到“自豪”。

难道他家没受影响?

就算没受影响,也不该幸灾乐祸吧。

著名投资人朱啸虎有个观点:能提前一两个月看准市场趋势,就已经非常牛。

李良彬恰好有这个本事。

在危机前的一个月,他就敏锐意识到未来时局动荡,开始有意识、有步骤地采取应对措施。

分为四步走:

  • 加大销售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库存。
  • 加强货币回笼,保证充足健康的现金流。
  • 终止老产品的扩建改造,果断砍断废线。
  • 加快新产品开发,抢占他人市场份额。
  • 先见之明加上局势所迫,李良彬带领团队,仅用三个月研发出新品:

    电池级碳酸锂,成为时至今日的一款主要盈利产品。

    对于此次预判,李良彬十分引以为豪,并分享心得:

    “企业家不是说每天要有多劳累,但一定要很清醒地做出正确的战略。”

    因为一旦判断错误,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正如成功需要努力,但世界上努力的人那么多,不是每个努力的人,都会成为百亿富豪,一定还有别的要素。

    挺过危机后,前途逐渐光明灿烂。

    2010年8月,公司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锂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市值2798.2亿。

    当年营收达3.6亿元,李良彬身家超6亿。

    李良彬趁热打铁,先后收购加拿大、阿根廷、爱尔兰等国外矿业公司,布局上游矿产资源,扭转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2013年,公司迎来首个国际大客户——三星,竞争力再上层楼。

    随后,LG、松下、特斯拉等也闻讯而来,强者愈强。

    2017年,市场上氢氧化锂供不应求,许多厂家发现这一商机,准备大力生产。

    而此时的李良彬,万事俱备,直接推出成品抢占先机。

    因为早在十年前,众人还在围绕当下最火爆的碳酸锂厮杀时,李良彬已经着手布局氢氧化锂业务。

    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他奉行的经营策略是:我们要颠覆别人的技术,而不是等着被颠覆。

    秉承开创者的雄心,李良彬带领企业再攀高峰。

    2018年,公司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敲钟,成为国内锂行业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

    至2019年,公司荣誉加身,诸多名号彰显实力:

    • 全球最大的金属锂供应商;
    • 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锂化合物供应商;
    • 全球唯一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产业化技术的企业……

    创业二十二载,李良彬终成当之无愧的“亚洲锂王”。

    2022年4月22日,李良彬投资500万,与母校宜春学院共建的锂电新能源研究中心,正式签约揭牌。

    在回馈社会的同时,也为自家企业培养人才。

    他还记得19岁时,第一次进实验室,老师举起一个烧杯对他们说:

    出了这间教室,这个杯子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刻度杯。

    但在这里,它就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杯子。

    从乡野农村娃逆袭成江西首富,李良彬紧紧握住这只“锂”的杯子,创造出充满无限精彩的成功人生。

    随着新能源市场日益火热,锂价格水涨船高,李良彬的身家还在不断攀升。

    仅第一季度,公司就实现营收53.65亿,同比暴增233.91%。

    今年,他以386亿元财富,排名《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05位,较去年的150位有所上升。

    但李良彬对此并不太过看重。

    所谓身家,大部分都跟着股值行情波动不定,无法操控。

    与其掉进钱眼里,每天关心指数涨了还是跌了,不如认真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他觉得:“如果把目标定在赚钱上,可能反而赚不到钱。”

    专注搞好事业,那钱自然而然就来了。

    这个听起来像悖论的说法,颇有些哲学味道。

    正如叔本华所说:追求享乐的人,恰恰得不到幸福。

    幸福,不是追逐来的,而是靠体验和感知。

    就像金钱,不是靠苦思冥想就能腰缠万贯,重要的是把所思所想付诸行动,在前进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财富。

    在该拼搏的年纪,好好奋斗;

    在需要抉择的时候,果断下注;

    在面临困境时,临危不惧。

    成功有很多心法,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下去。

    作者:朱小畅&雯鲛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20:35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20:3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