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青年失业率攀升至19.3%,“摩擦性失业”到底是啥意思?

刷屏!青年失业率攀升至19.3%,“摩擦性失业”到底是啥意思?

最近有个词很火,叫“摩擦性失业”。6月经济数据披露后,有记者提问为什么16 24岁年轻人失业率达到19.3%,相关负责人给出了“摩擦性失业”这个概念,这个词也瞬间上了热搜,被网友调侃专家一天造一个新词

一、什么是摩擦性失业

其实摩擦性失业并不是新词,而是经济学中本来就有的概念,严格遵循定义解释摩擦性失业就是:

指因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现象。

说人话其实就是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有的是在投简历面试等结果,有的是在家复习考公考编,我们说这些年轻人摩擦性失业了。而中年人失业后,如果没有提前找好下家,两份工作中间这段“空档期”也可以叫做摩擦性失业。

我看网上有许多网友觉得摩擦性失业是专家造了个新词,来讽刺他们“高不成低不就”,其实不是这样的,“高不成低不就”是另一个经济学概念,叫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经济市场中最常见的三种失业模型。其中结构性失业是:

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通常由于就业市场并不平衡,某些行业正扩张,另一些则衰退,造成部分工人失业。

比如年初时,市场上同时出现了求职者抱怨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某些互联网大厂抱怨自己招不到人才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

看到这里,肯定有读者会指责我:“你解释这么多干嘛?你不还是想讽刺我们眼比手高么

?”

别急,先往下看。

二、为什么会出现摩擦性失业

从宏观角度讲,全球的经济都非常差,美国通胀率眼瞅着往10%去了,这意味着你去年有1万存款,啥都没干,结果今年只剩9000了。另外欧洲的通胀也处于历史高位,一些国家的青年失业率20%多,比我们还高。

总体算下来,我国物价平稳,经济还在正增长,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但就我个人观察而言,许多学生一毕业就选择“家里蹲”,主要还是筹备考研考公。

我就有一个同学,毕业后在家里复习筹备考研,第一次没考上,结果第二年她爸爸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进了ICU,人虽然救回来但失去了行为能力。她在这个时候就没有一根筋地继续去考研,而是先去找了一份兼职挣钱养家,一边准备考当地的公务员。

她原本的人生规划,是考研毕业后去一线城市从事她喜欢的配音工作,但因为生活变故,最后选择兼职养家和考公。现实和理想肯定有差距,她现在时常还会憧憬未来人生可以去北京上海去自己喜欢的配音工作室上班。我怎么会去讽刺她“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

你也可以仔细回忆你身边的人,谁家孩子真就是毕业以后不找工作,在家里混吃等死的?即使有也绝对是极少数。不要小看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很多时候大家嘴上抱怨要躺平什么的,实际上大多还是向往更优质的生活,并且正在付出实际行动做改变的。

三、我们该如何应对失业

我并不觉得所有人刚从学校出来就一定要参加工作,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索性给那些不愿“低就”的人扣上各种各样侮辱性的帽子。

因为是否参加工作,只取决于一件事,我们能否从工作中有所收获。这个收获有可能是经验,也有可能是钱。

比如我原本打算毕业后去当大学校长,但没有大学要我,那我就考虑先从小学老师做起,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

或者干脆我现在就是缺钱,那我先去做一些门槛比较低的工作或兼职,一边养活自己一边谋求心仪的岗位。

甚至说,我就不发愁生计问题,我家人愿意养活我,现有的工作机会也给不了我想要的经验,那就在家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多关心关心家人,不要过分在意外界的非议,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祝所有看到最后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你还有什么应对失业的方法,欢迎讨论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16:01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16:0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