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达晨财智肖冰:一级市场将迎大洗牌,硬科技产业链积累迎来正面PK

对话达晨财智肖冰:一级市场将迎大洗牌,硬科技产业链积累迎来正面PK

近几年,一级市场掀起一股“硬科技”投资热风,有人匆忙转道以期分羹,有人则已长期耕耘其中、积淀产业图谱。但当行业寒冬来临之时,谁能胜出?

在科创板三周年之际,第一财经启动“科创资本论”系列访谈,邀请国内头部机构负责人,共同探索新形势下资本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之道。

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不同于消费、互联网赛道能依靠资本快速建立护城河,科技投资呈现周期长、产业链长特征。这意味着,一方面,一家机构很难覆盖产业链中每一个细分赛道、抓住每一个机会,难一家独大;同时,没有积累,耐不住起伏的外来者也很难投进优质的项目,相互认知和生态积累的门槛更高,如果没有长期的信任,难以在项目融资的第一时间投资进去。

在肖冰看来,一级市场将迎来一轮大洗牌,在硬科技产业链有深厚积累的机构更有机会,相信未来两到三年将是本土头部人民币创投机构的最佳窗口期。

(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

退出渠道畅通,加快投资正循环

第一财经:科创板的设立,为 PE/VC增加了一个优质的退出渠道,提升了PE/VC 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动力。科创板近三年来,给PE/VC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

肖冰:最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是退出。科创板的设立让我们的退出渠道相较以前更为多元,并且是一个较为优质的退出渠道,它的估值和流动性都相对好于我们之前的预期,这对我们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非常有利。

因为硬科技赛道的投资回报变得更好、更早实现,所以我们PE/VC在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时点退出之后,能更快地将资金再次投入到科技赛道,LP也会给专注于科技赛道的GP提供更多的“子弹”。这给予了创投机构投资、陪伴硬科技企业更加坚定的信心,加快对自主创新硬科技投资的正循环。

2022 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企业中VC/PE的渗透率攀升至90.6%,可见股权投资机构对科技创新的关注新高。在经历了去年的略微下降后,2022上半年看到科创板融资额明显恢复上升的态势,并超过了科创板开板以来的历史融资总额数据。同时,今年上半年,VC/PE被投企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按发行日、首日以及20日计算的账面回报倍数均高于6倍,优于其他板块。

达晨聚焦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疗健康和军工等领域,目前投资的企业中有19家已在科创板上市,还有2家过会未挂牌。代表企业包括康希诺、中望软件、道通科技这些入选科创50指数的企业,也有利扬芯片、凌云光、禾川科技、智明达、热景生物、兰剑智能、沃尔德等行业龙头企业,并且大多都是我们在早期领投或独家投资的公司。

第一财经:在国家提倡“脱虚向实向科技”的背景下,股权投资机构主要青睐哪些投资方向?

肖冰:对于达晨来说,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卡脖子的机会。但在当前硬科技热度很高的环境下,我们要更加注意,卡脖子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来解决的事情,不是短期,要耐得住诱惑与起伏。

二是产业升级的机会。中国众多产业都在进行产业升级,由低端向中高端进军,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应用,对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是碳中和结合先进制造业的机会。基于达晨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基因和碳中和方面的多层次布局,两者跨界结合的环节和企业我们也将密切关注。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参与股权投资的产业资本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前产业资本主要是互联网公司,而现在硬科技型企业的战投部门相对比较活跃,也是大环境向实向科技的一种反映。

不追逐泡沫,深挖优质“水下项目”

第一财经:“硬科技”投资成为一个热门赛道,在此过程中也催生出了一些泡沫。目前市场泡沫有多大?

肖冰:国家支持和鼓励的行业发展前景会比较好,存在更多的投资机会,但同时竞争也变得比以前激烈了,导致一些细分领域出现泡沫化。这种现象在去年加剧,因为不少以前投消费和互联网、投商业模式公司的GP转型进入到“硬科技”投资赛道,对市场估值有些推高,但今年相对冷静了很多。

据我观察,冷静下来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与二级市场挤泡沫、估值回归传导到一级市场有关;二是之前转投资赛道的资金,发现一级市场估值发生不少倒挂,下一轮的融资可能比上一轮的估值还低,在这种压力下这些资金可能在踩刹车,这从今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资金额和案例数量有所减少可见一斑。三是今年一级市场整体募资相对较难,“硬科技”赛道的投资竞争压力也相对应减弱一些。

第一财经:那么应该如何深挖有真金含量的“硬科技”公司,构建自身的产业深度?

肖冰:作为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的机构,我们不会去追逐泡沫,仍旧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标准,冷静地去评估企业的合理价值在怎样一个水平,因此在筛选过程中,也放弃了不少估值存在较大泡沫的项目。这就要求投资人对所投行业有真正深入的底层认知和强把控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往前走,发现一些更早的机会,去找还没有被大家关注的“水下项目”,这是达晨的强项。我们通过打造“准产业投资模式”来实现:一是基于自身的长期专业积累,梳理好重仓产业生态,画好产业图谱,厘清家底,为二次激活做好准备;二是锚定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与公司,建立更为主动的关系,再系统性地进行细分产业链的投资摸排与延展,和已有生态进行资源整合,找到、投进、培育优质“水下项目”。

对于项目的标准,今年达晨在内部设立了“九环标准”,进一步提高对项目的考察基准要求。如在团队的考量上,要提高对实控人的洞察;如在市场的选择上,若是大市场,要求项目有达到百亿市值的潜力,若是小市场,则要求项目增速快或是细分行业龙头;在财务、估值等方面,也有了更严的标准。

第一财经:目前中国科创领域的后备企业空间有多大?

肖冰:优质的后备上市资源太多、太丰富了,不管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都完全不用担心后备企业的问题。

以强链补链的专精特新企业为例,截至今年初,在4922家专精特新企业中,A股上市公司总计351家,占比只有7.13%,但平均毛利率超过40%,明显高于创业板和中证1000 指数成分,可见专精特新代表的强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尚待进一步挖掘。

一级市场将迎大洗牌,硬科技产业链积累迎来正面PK

第一财经:一级市场的投资生态是否发生变化,会否面临大洗牌?

肖冰:我觉得会迎来一轮大洗牌,可投资的行业机会更为集中,在硬科技产业链有深厚积累的机构更有机会,在向科技投资转型的过程中,会有较高成本,生态搭建门槛也不低,找得到、投得进、养得好项目,愈发考验GP在科技产业链上的积累与功力。

同时,对投资于中国的创投基金来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相较于美股和港股,A 股会是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最好的退出市场。最能适应当下变化的机构才能适者生存,相信未来两三年将是本土头部人民币创投机构的最佳窗口期。

第一财经: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募资、投资金额均大幅下滑,退出市场也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你们有何应对举措?

肖冰:在行业整体比较悲观的时候,达晨依旧保持冷静和相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达晨在硬科技赛道中耕耘了很多年,在这些原来比较冷清的赛道中有长期布局和大量积累。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依旧保持着积极有质量的适度扩张,在对聚焦的细分赛道做减法的基础上,更垂直深挖了几大焦点领域,出手投资了26 次;在退出方面,累计A股挂牌6家、过会8家。特别是一些投资标的上市后股价的亮眼表现,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去按照我们的积累和经验路径,将长板继续做长。

当然,在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在考察企业的时候,对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企业家的前瞻性、决断力等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也更看重一些。

第一财经:科技投资不应该注重短期套利,股权投资机构应如何形成足够的创新性耐心?

肖冰:如果项目多、投资规模比较大,经历的多了,可能心态就相对会好一些,反之则会比较紧张项目的短期运营波动。

回顾过往,许多我们投资的行业并非多是主流风险机构看好的,投资的项目也不是爆发式发展的企业,不性感、估值不高、上市也不容易,坦白讲这类项目的成长之路很寂寞,但达晨懂硬科技、高端制造这些赛道和企业的特质和发展周期,能耐住性子、基于对行业发展潜力的确定、对企业的看好,依然选择持续投资,得以在许多细分赛道尚未被关注的时候,就已挖掘和布局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潜在优质企业。有好的储备,又熟悉周期的过程和特点,就更有定力。

在退出节奏上,我们不会解禁就退出,而是具体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其所在产业的整体节奏,经过科学严谨的决策,敲定退出时点,为投资人创造更好的回报,赋予科技投资长期价值的应有之义。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15:59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15:5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