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商务部对来自俄罗斯的农业设备、医疗产品实施豁免,欧盟也开始跟随美国的步伐选择部分领域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
但就欧盟高官和欧洲媒体的信息反馈来看,欧盟的步子要比大侠想象的要大,欧盟不仅决定解除对部分俄罗斯的制裁,还积极向中俄示好。
类似的消息有点杂,这里大侠给大家分开讲,先说欧盟向俄罗斯伸出的橄榄枝。
欧盟已经决定从当地时间7月20日开始调整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允许解除对部分俄罗斯银行的资金冻结,从而逐步恢复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食品和农产品贸易。
英国《金融时报》7月19日的报道指出,根据最新修改过的对俄政策,欧盟将会逐步解除包括俄罗斯国有开发银行在内的四家银行的资金冻结。
尽管欧盟开始放松对俄罗斯的金融和贸易制裁,但是欧盟对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资产冻结行动仍然将持续。
为了恢复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欧盟已经对俄罗斯运输食品和药品的船只实施豁免,未来将会进一步免除对俄罗斯港口的限制,使得俄罗斯的农产品和药品能够输送到欧洲市场。
欧盟这一系列操作,的确是示好,但是这种“示好”带有的功利性非常明显。
为什么这么说?大侠在这里提醒各位,欧盟在以下方面的政策基调仍然没有大的变化:
第一,欧盟仍然没有就是否继续吸纳乌克兰作为欧盟成员国或者“准成员国”做出明确的表态。
第二,欧盟体系内的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行动仍然在持续,各型武器弹药仍然还在通过乌克兰西部的通道进入乌克兰国内。
第三,当前整体格局上,欧盟在能源和食品、药品方面是有求于俄罗斯的,但欧盟方面仍然对俄罗斯的要害部门实施制裁,仅仅是疏通了有助于双方恢复食品和药品贸易的通道。
各位说说,欧盟这是求人办事儿的态度么?
如果接下来,俄罗斯响应欧盟的呼吁,恢复部分与欧盟之间的食品和药品贸易,那是俄罗斯大度;同样的,如果俄罗斯接下来拒绝响应欧盟的呼吁,仍然认为欧盟属于对俄“不友好”的阻止,仍然拒绝向欧盟输出食品和药品,那也是理所应当。
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响应美国的呼吁,参与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且接连通过了多轮对俄罗斯的追加制裁,就制裁的力度和范畴,欧盟相对于美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站在欧盟的立场上,采取现有的措施,亦有可能是欧盟可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的特别军事行动让欧盟发现,俄罗斯不是纸老虎,一旦触及俄罗斯的底线,俄军一定会果断出手。
欧盟如今认识到,俄罗斯是一个必须谨慎应对的国家,德法等主要国家已经宣布追加国防投入以强化军备,西欧国家俨然开启了“再武装”的进程。
在对俄认知普遍极端偏激的大背景下,欧盟撕开这个口子,也是不容易的。
如今欧盟内部由于高通胀和政治内斗引发了多国领导人辞职的乱象,为了自保而突然解除部分制裁措施向俄罗斯“示好”,恐怕俄罗斯不会买账。
欧盟很清楚,接下来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否持续,持续多久还是个未定的问题,于是欧盟方面开始利用当前对俄制裁略微缓和的局面,在俄“开后门”的同时积极向中国示好。
西班牙《先锋报》7月17日报道,欧盟驻华大使阿尔比尼亚纳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战略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并且认为中国加入治理世界的行列是必要的,欧盟需要在应对疫情和气候危机等等领域拥有中国的帮助。
阿尔比尼亚纳表示,尽管欧盟内部有声音将中国定义为贸易和系统性竞争对手,但整体上看,欧盟和中国之间尽管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双方不用打架,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位即将在9月1日走马上任的欧盟新驻华大使强调,中国与欧盟之间没有什么不能通过谈判解决的,并且强调,“欧盟不会在所有事情上都会与华盛顿保持一致”。
各位可能会感到困惑,此前欧盟与美国一起发动了对俄罗斯的制裁,甚至在制裁高峰期欧盟也出现了对中国的批评声,怎么当下欧盟的态度说变就变了?
大侠在这里说一句,从整个发展脉络上看,欧盟与美国之间“趋同”是少数时候,而在绝大多数时候,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良好,甚至危机重重。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的早期,欧盟方面的确着实被“吓到”了。因为北约的持续东扩,“对抗俄罗斯”的压力被新加入的中东欧北约国家所承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法国乃至于意大利甚至是隔海相望的英国都实施了大规模的裁军。德国陆军整体员额不足八万人,英国人甚至计划放弃装备坦克,西欧一副“承平已久”的景象。
如今,俄罗斯是真的说动手就动手,那些新加入北约的中东欧国家不一定挡得住俄军,而西欧的一众“老欧洲”们又早就“自废武功”了,怎么办?
于是,抱美国的大腿”成为了欧盟的唯一选择。
于是,跟着美国人发动对俄罗斯的制裁成为了“纳投名状”的必要步骤。
但是,随着对俄罗斯的制裁持续,欧盟越来越发觉不对劲了——西欧国家要向乌克兰持续不断输出武器装备的同时,还要承受“卢布结算令”和俄罗斯“断气”带来的额外损失,从财务上算算,甚至可以认为是当前的欧盟承担了俄乌冲突的大部分损失。
而让欧盟陷入窘境的源头在哪里呢?欧盟高层自然不会怪自己,自然会认为是因为美国对乌克兰局势的肆意干涉和欧盟对美国主导的北约的过度依赖,导致自己陷入了尴尬境地。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2000-2019年这20年,我们会发现,尽管美国和欧盟表面上是“意识形态趋同的盟友”,但双方在经济、金融和对外贸易上的矛盾重重且不断尖锐化。
美国为了波音,欧盟为了空客,双方都为争夺航空市场而使用了各类的“手段”。同时,欧盟也认识到,美国不会允许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欧盟存在,欧元的持续走强,威胁的是美元的全球霸权。
对俄罗斯的制裁走到今天,欧盟已经认识到,根本性的问题是,欧盟需要一个新的全球秩序,一个美国不再是唯一“话事人”的全球秩序。
用欧盟新任驻华大使阿尔比尼亚纳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说,就是“中国是欧盟的合作伙伴,且在全球治理议题上有必要让中国领导世界”。
是的,欧盟宁愿是让中国来领导全球秩序改革,也不愿意让美国来继续维持仅仅对美方利益有利的单极世界。
而为了转达欧盟的态度,阿尔比尼亚纳甚至明确表示,欧盟希望两岸和平统一,欧盟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同时,为了不得罪欧盟内部的冷战活化石和华盛顿当局,阿尔比尼亚纳随后声称,一旦发生“军事入侵”,欧盟、美国及其他盟友会对华采取像对待俄罗斯那样甚至更严厉的措施。
即便如此,阿尔比尼亚纳的发声也具备一定分量,当前西方政坛“挺台风气”盛行,阿尔比尼亚纳表露出欧盟方面的务实方针,实属不易。
阿尔比尼亚纳的发声表示,当前欧盟内部的理性派和对美审慎的政治力量正在逐渐回到欧洲政治舞台中心。
但大侠要多句嘴,美国联合了几乎所有西方体系下的国家或者地区对俄罗斯的制裁打压最终成果寥寥,就这还想吓倒中国?纯属痴人说梦。
要知道,西方国家普遍愿意跟美国站在一起的原因是俄罗斯再怎么说也是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手,有道德上的制高点;而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他方无权插手。
大侠不否认,有些西方政客在反华上无所不用其极;但大侠更肯定,即便是中国下决心解决台湾问题,在没有道德制高点支撑的情况下,这帮西方国家找理由隔岸观景的能力更是一流。
敢下场威胁中国,也要想清楚可能的后果。
欧盟向中俄示好,让美国难以做人。而让美国商务部更糟心的是,当前中国等国家在半年内持续性的减持美债,这使得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
美债“失宠”的原因是什么?
要让大侠说,归根到底是美国自己拆掉了美元的发展根基,“成也美元败也美元”,如是而已。
美国制裁并冻结俄罗斯及阿富汗等国资产让投资美债的安全性受到质疑。此外,美国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美债收益减少”也是原因之一。
在之前的国际江湖之中,即便是对战略对手实施制裁,各国也都是动用的本国的渠道和相关工具,中立性的国际性渠道或者工具是不会被当做制裁工具使用的。
然而看看华盛顿当局对俄罗斯制裁过程中做了些什么?
SWIFT系统本身属于中立性的金融结算系统,然而在美国的干预下,该系统剔除了俄罗斯的多家商业银行。美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结结实实的给美元打了一波“负面广告”:还在持有美元哪,忘记了美元国债本身也是风险资产这茬了吗?
于是,醒悟的各国都在不断的减持美债,其中包括当下美债最大持有国家日本在内。可以说,排名前10的“美国债主”们都在积极的减持美债。
按照5月份的统计数据,中国持有美债的总额已经下跌到9808亿美元。
半个世纪以来,支撑美元货币地位的根基就是作为投资品的美债,如今,投资美债已经让各个国家赚不到利润,于是美债自身的风险要素凸显,各个国家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抛售美债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当美债被世界市场所分担稀释后,也就意味着,美国想要通过美债发动金融战争,将等于是跟整个世界为敌。
很显然,华盛顿没这个胆子。
有意思的是,当世界各国发现美债作为投资品已经不赚钱的同时,中国国债的受欢迎程度却在上升。
尽管中国的国债本身的规模不太高,但中国国债的收益率还是不错的。本身人民币汇率相对比较稳定,中国国债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当前,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已经全面展开,结局如何,可能美国自己都很难预计。
但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人民币表现坚挺,但部分地区出现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斯里兰卡爆雷之后,巴基斯坦、印度和马尔代夫三国,也开始面临严峻的金融问题。当前,上述三个南亚国家都遭遇了外汇储备快速缩水,资本加速撤离的浪潮冲击,尤其是中国的老朋友巴基斯坦。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周二已将巴基斯坦的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并表示这一调整是基于巴基斯坦外部流动性状况恶化而作出的。同时,印度方面卢比贬值一发不可收拾,印度正在面临通货膨胀调控失控的风险。
南亚大陆,这片云集发展中国家的沃土正在面临成为新一轮地区性金融危机“震中”的趋势。巴基斯坦财政部长7月初表示,当前巴基斯坦正在濒临债务违约的边缘。
作为中国的家门口附近地区,南亚的金融秩序震荡是否会对整个亚太的良好经贸秩序造成冲击,还需要观察;但要大侠发自内心的说,作为中国老朋友的巴基斯坦,可要坚持住了,千万不要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