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新 贾富康
最近,有关罗永浩的新闻接二连三——6月12日,罗永浩在个人微博账号发布长文称,自己将再次创业,并退出所有社交平台;7月初,罗永浩评新东方带货模式,认为内容对直播销售帮助有限;没几天,他又冒出来,表示拿火烤钟薛高,精神有问题……几乎他的每一次发言,都能冲上微博热搜前几名。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初代网红的影响力真是不减当年啊。
对于不熟悉罗永浩的人而言,他身上被赋予的标签总是这么几个:“初代网红”“老罗语录”“锤子科技”“创业失败”。多数人谈及他总是充满嘲笑、挖苦、讽刺。年近半百的罗永浩在当下网络世界中毁誉参半。
笔者对老罗还多一重印象。说起来,笔者也算是老罗的学生。十几年前的一个盛夏,几百名大学生塞满了一个巨大的阶梯教室,为的都是聆听彼时已是明星教师的罗永浩,亲传面授英语考试心得。笔者就是其中一员。印象里的老罗,油油的头发、矮胖的身材,站在讲台上头也不抬,嘴巴贴着话筒就把包袱点密集地甩出来,整个教室笑声不断。如今想来,《老罗语录》算是中国脱口秀最初的样子了吧。多年过后,对于老罗那个夏天教授的知识点,笔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唯独记住了一个词——犬儒主义(Cynicism)。那是因为,在短短两周的课程里,老罗似乎时不时就提起这个词、聊起犬儒主义,以致笔者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这位罗老师,一定是一位犬儒主义的坚定拥护者。
后来,伴随着老罗的出圈,砸冰箱、怼同行,的确有一部分人给他贴上了犬儒主义的标签。有人批评说,罗永浩愤世嫉俗、行为另类,用彻彻底底的犬儒主义教化着跟随其身后的一众年轻人。
何谓犬儒主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呈现形态也不同。犬儒主义最初诞生于古希腊,被理解为“像狗一样生活,像哲人一样思考”。奉行犬儒主义的哲学家们(戏称为“狗大师们”)在生活上践行着苦行主义、随遇而安,在思想上表现出无拘无束、我行我素,常以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态度谈论社会。但实际上,“狗大师们”并非是无脑叫嚣,而是持有一定的主张和理想,以强烈的使命感苦苦追寻真正的价值,用一种积极且极端的方式,试图改变社会思想。由此可见,最初的犬儒主义者绝非是悲观厌世者,而更像是超越时空的理想主义者。
犬儒主义发展至今,不再只是哲学大师的专属,个中内涵和特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犬儒主义的一种态度便是,“世界不可能变得更好”的悲观主义。持上述观点的人,不加辨别地怀疑和否定所有善良价值的可能,变得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具化为社会现象,其中之一的表现为年轻群体中普遍的烦、累、厌倦、沮丧、无聊和颓废情绪,也可以在“丧”“佛系”“摆烂”“躺平”等网络流行词汇中窥见一斑。可以说,如果古代犬儒主义是特立独行、惊世骇俗、犀利深刻,那么现代所谓犬儒主义则有些背道而驰,无疑将犬儒主义浅薄化了。这不是真正的犬儒主义。
基于上述理解,当我们重新梳理罗永浩的人生轨迹,也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高二那年,17岁的罗永浩怀揣着成为作家的理想,毅然决然选择辍学,然后用三年时间在家疯狂阅读;初入社会,因囊中羞涩,写万言求职信打破规则成功进入新东方任教;凭借其愤世嫉俗的个性和幽默的教学风格,《老罗语录》闻名全网后,他坚持选择离开新东方,出于兴趣创立非营利网站牛博网;突然对手机萌生极大兴趣,便宣布转营手机公司成立锤子科技,SmartisanT1一经面世人气火爆,但随即销售漏洞频出,仅在三代产品问世后,锤子科技宣布资金链断裂,罗永浩欠下了六亿元债务……在此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如此沉重打击下的罗永浩再无崛起之势,但他开始走上“卖艺”还债之路——上综艺、讲脱口秀、接代言、拍广告,尤其在直播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在前段时间,罗永浩又一次出乎意料地向所有人宣告,他将于年底还清债务,整装待发准备进军AR领域……多年来,罗永浩穿梭于多个领域,或风生水起,或惨遭失败,从未停止与他人的对峙,总是在无数次失败中触底反弹,为他的理想保留最后的体面。如今的罗永浩已年过半百,但每每在各式访谈节目中看见他,似乎仍依稀可见当初那个呐喊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桀骜不驯的模样。
用当代意义的“犬儒”去定义老罗,片面又表面。这些人只看到了他言语犀利、个性乖张执拗的一面。无论他在事业和商场上是否称得上成功,不论他出于何种目的以激烈的言论博人眼球,但他不甘摆烂、敢于开拓的精神,还是很有理想主义意味,是值得称道的。这样的初心,难得拥有,值得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