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短期内不太可能对美元事实上的基元地位构成重大威胁。 然而,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发行,美元的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 此外,从遥远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很有可能从美元手中夺走其事实上的基元地位。 顺便问一下,什么是基础货币?
成为基础货币的条件是什么?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各国商定了以美元为基点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于1945年开始实行。 这是一个机制,美国承诺美元和黄金的兑换,并保持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不变。 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意味着美元正式成为基础货币。
然而,1971年,尼克松冲击来了,尼克松停止了黄金和美元的兑换。 此外,1973年,随着发达国家相继转向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美元正式成为基础货币的时间相对较短。
然而,自那时起,美元一直保持着事实上的基础货币的地位,在全球国际金融交易中占有压倒性份额。 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成为基础货币或事实上的基础货币的条件是什么?
除了确保自由交易的可互换性外,还广泛要求经济和贸易的规模、国内金融市场的规模、可靠的中央银行的存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全球金融交易的基础货币时,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基础货币国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货币的价值就会过高,包括基础货币国在内,全世界都会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因此,基础货币国家将发挥积极提供世界需要的轴心货币的作用,但通过扩大经常账户赤字,很容易实现这一点。 英国曾经是基础货币国,而美国现在也是如此。 如果经常账户赤字继续存在,外债净额将相应增加。 因此,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债务正在海外积累。
然而,通过经常账户赤字向海外供应美元会增加美元供求关系恶化、美元贬值或信誉下降的风险。 作为主要货币国家,通过经常账户赤字向海外供应美元对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另一方面,这会降低美元的信誉,增加美元贬值的风险,这会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并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以一国货币为基础的制度下,提高关键货币的流动性和维持其信用很难并存。 英镑从关键货币的位置上走下来,而美元也只在很短的时间内维持了正式的基础货币的位置,这就是矛盾造成的。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矛盾,但美元仍然保持着事实上的基础货币地位,部分原因是美国有一个大型金融市场。 拥有规模大、流动性强、信誉可靠的金融市场,通过经常账户赤字向海外供应的美元将再次顺利进入美国。 因此,货币的价值不会单方面下降。 在美国,国债市场是美元从海外回流的主要来源。
多数人认为未来美元霸权不会动摇,真的是这样吗?
从经济规模来看,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可能会提高,美元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然而,在不远的将来,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人民币将威胁美元地位,成为事实上的基础货币的可能性相当小。
首先,历史表明,即使基础货币国家在经济规模上从世界领先地位滑落,由于惯性,基础货币的地位仍可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虽然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式获得基础货币的地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镑和美元被认为是平行的。 然而,在1910年,美国已经超过了英国的经济规模。 从那里,它花了30多年的时间才正式从英国手中夺回其核心货币的地位。即使基础货币国家的存在下降,它们作为世界货币的使用也不会立即消失。 可以说,基础货币国家的特权也在继续。 惯性定律很容易适用于基础货币。
此外,中国虽然经济规模变大,但在外汇市场、国际资金交易方面仍然存在限制,即使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短期内不能轻易地从美国手中夺走其关键货币国的地位。 笔者也并不认为人民币在未来的30年内会取代美元获得世界基础货币的地位,而是会形成一个人民币和美元并行的双轨制。
人民币与美元在不同的战场上作战
在发达市场,人民币与美元竞争,加强其实力并非易事,至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随着非常方便使用的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的使用将在新兴国家中迅速普及。在此,有必要考虑经济以外的因素。
以中美竞争为契机,被排挤出发达国家市场的中国正在迅速加强全球的贸易关系。在这些地区之间,人民币将广泛应用于进出口的合同、结算。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人民币不会威胁到美元在发达市场的地位,人民币的使用也会在新兴经济体中蔓延。 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正在迅速上升。由此可见,中国不是在发达国家市场,而是在新兴国家市场扩大人民币的使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也就是在“与美国不同的平台”上与美元竞争。
这样,未来的世界不是用人民币代替美元,而是美元和人民币在不同地区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并存。
在过去以前苏联为中心的经济互助委员会体制下,被称为“转账卢布”的货币也被用于区域内的贸易结算。“转账卢布”与苏联的卢布等价,但由于与黄金、美元以及加盟国的本国货币不具有可兑换性,因此被认为不是国际货币,只是账面上的货币。
与此相对,人民币以数字方式结算,以确保人民币与黄金、美元和成员国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 与“转移卢布”相比,它具有成为该地区共同货币的潜力。
结论——人民币取代美元,未来可期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缓慢,但并非一无所获。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8月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使用量正在增长。 2020年,银行代表客户跨境人民币兑汇19.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 对贸易公司的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希望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结算,以避免汇率风险的呼声相对较高。
此外,土耳其央行还于2019年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并且在2020年6月,所有通过银行支付中国进口商品的公司都宣布以人民币结算。 电信巨头土耳其电信也发表声明,表示将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这或许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圈内人民币结算的形态。
另外,中国正在推进用人民币进行国际原油交易的“石油人民币”构想,以人民币进行国际原油交易。 全球原油交易以美元为主,但作为回应,中国于2018年3月在上海开设了以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市场。 在上海原油期货交易中,中国石化及其下属交易公司主要参与交易,尽管交易量仍不到WTI原油期货交易量的十分之一,但交易量稳步上升。
这样,与新的经济圈、贸易圈的形成融为一体,促进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中国的人民币国际银行结算系统CIPS承担起人民币结算的任务。中国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摆脱美国的国际金融霸权,似乎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而中国定位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摆脱美国国际金融霸权的重要手段,即所谓的后手,是远离银行体系的数字人民币。CIPS和数字人民币将成为中国挑战美国金融霸权的两大支柱。
人民币取代美元,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