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护宝锤”
当著名表演艺术家,主持人王刚老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代表着要有某个收藏品要被鉴定为赝品,当场砸碎。
这是发生在《天下收藏》节目里的桥段,《天下收藏》栏目的宗旨,就是现场鉴宝,现场“去伪存真”
当场砸碎赝品作为一个噱头,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也使得该节目一直常居高收视率宝座,可是,一次“意外”的事故,王刚老师引来了非议。
价值2亿的明代瓷器,被当做了赝品,照例由王刚老师砸碎,却没想到赝品摇身一变,成为了真品。
王刚老师和节目组被持宝人告上了法庭,节目也随之停播,究竟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
砸烂的真的是价值2亿的明代文物吗?
网罗天下收藏
这件事情不得不从这档栏目说起,北京电视台自2007年1月开设的节目《天下收藏》,栏目组邀请持宝人上台展示自己的收藏.
再邀请台下3位鉴宝专家和3位嘉宾来进行共同鉴定,如果鉴定为假则当场销毁,这一直是节目的乐趣所在。
毕竟谁不想看到假货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呢?
请来王刚老师更是锦上添花,王刚老师一直以来就以语言诙谐,幽默逗趣出名。
“和大人”的形象,可谓是演得出神入化,其实王刚本人是比较严肃的,尤其是在对待文物古董上面。
他个人十分喜爱收藏,据说他的家里,98%都是收藏品,在文艺圈一直是一位比较知名的收藏人士,因此对于藏品,也是有一定自己的理解。
当然,节目组为了娱乐效果,请王刚老师负责鉴宝之后赝品的销毁过程,尽管专家评判,品读古董的过程晦涩无趣。
但是经王刚老师这么一砸,整个过程顿时显得更加紧张刺激,也给每一个人留下一个悬念,究竟下一个是真品还是赝品呢?
靠着这样的传播方式,《天下收藏》一直拥有着较高的收视率,尤其是在主持人王刚老师连问持宝人:
“确定了吗?确定了吗?好好想想,再想一想…”
这样的环节与接下来王刚老师一锤子下去形成强烈反差。
一锤定音
这其中不乏有不少人不服气,坚持认为自己带来的藏品是真品,要求赔偿的,节目组早就想到了这一关。
每一个持宝人在登台之前,都会同节目组签下一个协议,根据此协议,专家在公布鉴定结果之前,会给予持宝人反悔的余地。
如果坚持鉴宝,一旦被判定为假的,就会被当场砸碎,结果就是持宝人不退出,王刚老师销毁赝品。
可就是这样谨慎的方式,还是引来了数度怀疑,有人问道“有没有可能砸错呢?”
认为砸烂的并不是赝品而是真品。
2012年的时候,《天下收藏》栏目组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一个公益展览,名为《“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
将节目中被砸碎的300件赝品中,随机选出30件进行修复,然后同首都博物馆中的真品做对比。
目的是为了让人亲眼分辨真品和赝品的区别,却遭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在展览上的公开质疑。
他联合30多名专家,收藏家,共同认为展示出来的曾经被砸烂的“赝品”,并非是赝品,而是文物真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精品、珍品。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当时就惹得人对节目组“一锤定音”的方式不满,而是认为几个专家在台上观察一会就能得出结论是否太过草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宁玉新也发表意见,称其愿意担负法律责任认为节目里展出的“赝品”其实是真品。
俩人还一致认为,应该对《天下收藏》栏目组进行立案调查,请求国家判其破坏国家文物的罪名。
一时间,关于王刚老师是否砸烂真品的言论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上一股关于文物真假问题的讨论。
《天下收藏》栏目组也不甘示弱,对质疑栏目组的俩人进行反驳,认为二人根本就不懂文物,根本看不出真正文物的真假。
其次是节目上出现的仿制品,都是水平极低的劣质品,艺术品鉴定是很复杂的,但是娱乐节目上的鉴定并不复杂。
藏品的真假,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曾经参与节目的嘉宾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说:“虽然《天下收藏》开播这么久,我不是每期都去参加”
“但是从来没有持宝人对专家最后的判断提出异议,只存在可能是该砸掉的没有砸店,不可能存在不该砸的被错砸的情况。”
据甘学军透露,其实节目组在藏品上台之前,就已经提前在台下请多个专家,进行细致、严谨、精密的鉴定过程。
因此看着节目里3位专家只要一看,就得出结论十分草率,其实是早已经有了结论,而且必须是全票通过的结论,哪怕有一个反对票,都不会砸掉的。
可惜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完全消除大众内心的疑惑,要知道,一件藏品,有专家说是真的,也有专家说是假的,
是真是假,仅凭节目组的几位专家和看起来十分不专业的嘉宾,就能判定一件藏品的真假了吗?
究竟文物古董藏品该如何鉴定真假,怎样才是最具有权威性的,这件事其实也有着一定的说法。
一般来说,专家们分为两派,一派是认为,市面上的大部分古董文物,基本上都是真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这类专家的目的也很明显,希望自己手里的东西,能够多值点钱,至于是真是假,全凭自己的一张嘴。
还有一派则是认为,市面上绝大部分都是赝品,假货,毫无价值,应该直接砸掉,这样才能保证剩下的是真品,具有传承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样一来,他们手里拥有的不知真假的藏品,就可以被当做更加稀少的真品,从而卖出数十亿上百亿的天价。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历史上就出现过烧毁真迹,从而留下唯一一幅仿品,仿品的价格高达数千万的例子。
这也是节目组一直陷入非议的原因,节目制作人韩勇也作出了公开解释,称“绝对不可能,欢迎调查”
这也不是该鉴宝节目第一次陷入舆论风口当中了,从节目诞生之初,这个“锤子”就一直存在争议。
节目为了娱乐大众,用这种噱头无可厚非,只是时间一久,一方面这种噱头也会丧失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古董鉴赏家看来,
即便是被鉴定为仿品,也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工艺品,遗留下来不失为更好的选择,何必要砸掉呢?
这个“锤子”砸下去,也导致了古董文物市场上面,仿古瓷器的价格一落千丈,大家纷纷认为仿制品毫无价值,是应该被砸碎的存在。
陷入官司
就在事情逐渐发酵,尚未平息之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下收藏》节目组连带王刚老师,通通被起诉到了法院。
原因竟是王刚老师失手砸了价值2亿的明代瓷器“真品”。
来自河北的一位持宝人付常勇,这天携带着一对自称是“明代的甜白釉压手杯”来到节目组,请求现场鉴宝,
节目组依照流程,同他说明了注意事项,以及签下协议书,付常勇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自然清楚这些,
带着“明代的甜白釉压手杯”介绍,付常勇登上了展台,经过现场专家一致认为,是现代仿制品,
主持人王刚老师当即用锤子砸烂了其中一个,付常勇讪讪离去,却没想到,节目组随后收到了付常勇的起诉书,
理由是“他曾于节目上展示的明代甜白釉压手杯经过鉴定是真品,价值2亿”本来是假的,却变成了真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付常勇离开节目后,带走了剩下的那只甜白釉压手杯,他找到了中鉴文物鉴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文物物证司法鉴定技术课题组负责人的梁亚力,
和中国六维文物司法鉴定中心主任的王治国两位专家来做依据,两人一致认为,付常勇的甜白釉压手杯并不是现代仿品,而是古代仿品,
而古代仿品放到现代,一样具有文物价值,还指出现场的三位专家并不具备鉴定资格,因此付常勇请求节目组赔偿他的损失15W元,
节目组也在随后停播了,王刚老师也将他的“护宝锤”上交,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付常勇在上台之前,已经被充分告知了可能产生的后果。
自己也签署同意了一旦被判定为赝品则可以砸碎的做法,王刚老师也给予了付常勇充分的思考时间,因而法院认为,王刚老师和节目组不用承担赔偿,同时驳回付常勇的全部请求。
可是这样一出闹剧,也引起了对于收藏品真假难辨的讨论。
收藏界的真真假假
自古以来,文物古董收藏界就流传着一个说法“三分为真,七分为假”。
还有人声称这是一个保守的说法。
不管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但是赝品多于真品的情况,应该是属实的,毕竟藏品的总量就那么多,随着时间推移,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仿制品流入市场。
可是对于鉴赏家的批判,一直是络绎不绝,在目前的中国收藏界,还尚未有一个专业的权威机构,对鉴定家的资格进行认定。
可见大多数鉴定人员,本身就没有一定的资质,没有标准随意评判,那岂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吗?
《天下收藏》为了节目效果,可能会多少带有一定的偏颇,那么真正的收藏界该如何界定,何去何从呢?
如今时过境迁,当初的“一锤子买卖”早已经不复存在,《天下宝藏》节目经过改版,最终还是抵不过停播的命运。
王刚老师后来经过近10年后,才公开回应当时的真实情况,他当时砸下去的,就是一个赝品,而且他当时还劝说过付常勇。
可是付常勇不听啊,他执意认为自己的是真品,后来上诉,还是被判了败诉,自己承担了起诉的全部费用,
王刚老师这么多年一直很同情付常勇,认为他的东西碎了,还要承担诉讼费,所以一直没有对外说这个结果。
这件事情,也是给了许许多多爱好收藏的人一个警示,王刚老师用一锤子一锤子砸碎赝品来告诫有些人:
赝品是层出不穷的,永远砸不完的,古董市场也是特别的深的,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轻易地去加入。
否则就会出现像付常勇这样,被鉴定出来为赝品后,心里不平衡,听信一两位专家的评价,将赝品当做真品,最后上演了这样一出闹剧。
收藏界毫无标准,鉴宝师资质不全的乱象,也给了一些启示,不要去轻信一些专家所谓的意见,
《天下收藏》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却被当成是一个“鉴宝公司”,在电视上公开搞对传统古文物的鉴定。
实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文物鉴赏,本身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发掘,
对传统文化的修复,对文化艺术的大众审美提升,却被加入一些娱乐元素,将本质停留在真真假假和价格方面,形成一个娱乐大众的节目。
这也显现出官方服务的缺失,官方文物鉴定机构往往不对外开放,这也导致民间鉴定机构泛滥。
另一方面是法律法规的待完善,承认民间文物,承认仿制品的文物价值,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建立正规有效的管理方式。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而悠久的灿烂文化,艺术品收藏本来是一项延续数千年的文明活动,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