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亚洲杯,中国男子篮球代表队再一次让广大球迷失望了,小组赛大比分输给韩国,1分险胜巴林,八进四淘汰赛3分惜败黎巴嫩,但全场被黎巴嫩压制,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阿拉基一个人更是血虐男篮后卫全线;
亚洲杯赛后,球迷之中各种声音不断,有替男篮叫屈的,有口诛笔伐声讨的,也有把男篮和男足划为一档的,这无一不是广大球迷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巨大落差的一种宣泄,无论何种原因,输球了就是要承受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声音;
纵使有千万种理由,我觉得都不能成为输球的借口,也许有人会觉得男篮遭遇了大面积伤病,受到了来自口罩病毒的侵袭,但我想这不足以成为中国输给韩国、险胜巴林、被黎巴嫩压制的借口,从一个普普通通球迷的角度,我不认为中国男篮有任何理由输给韩国,只赢巴林1分,全场被黎巴嫩压制的结果!
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这次亚洲杯之行好好分析一下中国男篮到底在亚洲篮坛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是不是已经危机四伏?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出路?
一、中国男篮满血实力下(郭艾伦周琦等人悉数出战),到底在亚洲赛场处于什么地位?
1、打不过的球队:
澳大利亚:随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入亚洲赛场,可以说对亚洲篮球的顶层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米尔斯领军的NBA澳洲军团让澳大利亚在世界篮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别说在亚洲赛场了,目前澳大利亚在亚洲赛场征战的阵容可以定义为二队到三队之间,就是这样的阵容,在亚洲赛场都可以呼风唤雨,称霸一方,那么我们再想想中国男篮和澳大利亚的交手,一次输了8分一次输了20分,我们和澳大利亚一队还差着二队和三队;
有澳洲袋鼠的亚洲赛场,中国男篮再难有捧杯之时!
新西兰:本次亚洲杯出战的新西兰男篮是其二队,队中有不少青年军,但就是这样的一支二队,也让亚洲赛场的老牌劲旅们吃尽了苦头,二队的新西兰,目前国篮还有可能掰一掰手腕,但是面对一队,对不起,不是我灭自己威风,真的打不过!
黎巴嫩:有人一定会吐槽我,说打不过黎巴嫩,有点言过其实了,输一场也就是输了三分而已,但是我就是这样的观点,第一、阿拉基这个强点,中国男篮没有人能够与之对上,不要说郭艾伦没来,也不要说艾伦上一次把阿拉基打爆,要知道那时候是巅峰的艾伦打的刚出道的阿拉基,而现在的阿拉基已经是成熟的亚洲德拉季奇,更似亚洲妖刀!而且艾伦马上29,再次登上亚洲赛场,可能已经30+了,试问,艾伦的状态还能像前两年那样吗?但是阿拉基彼时会更强;第二、黎巴嫩尝到了规划的甜头,大概率会继续增加规划的力度,现在的规划球员+本土球员已经让中国男篮无还手之力,如果再继续呢?
三大打不过的球队:澳大利亚、新西兰、黎巴嫩;
2、大概率打不过或者必定焦灼的球队:
约旦:约旦赢了新西兰,并且强势打进四强,半决赛与黎巴嫩奉献了一场巅峰对决,足以显示出约旦男篮的实力,球员实力、技战术打法、规划政策的吸引,约旦有可能在亚洲赛场创造国家战绩历史,这支球队,会成为中国男篮四强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韩国:没什么好说的,大比分战胜男篮,虽然周琦艾伦张震麟等人不在,球队也遭遇伤病,但是韩国男篮自古以来的韧性和打不死的精神让你不得不小心,你不可能一棒子打死,稍有松懈他就能追上来,并且很容易起势,韩国男篮,不管何时,都要小心;
日本:八村大概率不会为日本出战了,因为日本想要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的概率几乎为零,亚洲赛场的比赛八村并不出战,但即便这样,渡边和马场领衔的日本男篮依然不容小觑,他们和韩国一样,非常有韧性,并且外线有着非常不俗的实力,与澳大利亚一战,20个三分着实让澳洲袋鼠菊花一紧,谁刚说我们有百分百的把握赢下日韩?
伊朗:好不容易熬老了哈达迪巴赫拉米那一代,但是不想年近四十的哈达迪依然勇猛,即便伊朗目前的整体实力已经排不上亚洲顶流,但也是亚洲篮球格局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并且似乎我们也在偏离顶流的路上越走越远,目前打伊朗,我们的胜算更大,但是一定要掉一层皮!
菲律宾:本来没有菲律宾什么事,毕竟克拉克森为菲律宾出战的时候不多,但是恰恰就在四面透风的时候,克拉克森和格林的一段表态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个阿拉基就把亚洲篮坛搞得鸡犬不宁天翻地覆,要知道,这回来了两个NBA级别的后卫,两个人一个场均16+,一个人场均17+,对比一下,CBA的后场外援,强如马尚布鲁克斯也不过在NBA勉强上双,到了CBA岂止是呼风唤雨,简直就是为所欲为!你再想想克拉克森和格林,如果哥俩火力全开,即便是菲律宾其他球员再弱,这哥俩可不是顶半边天了;
综上来看,中国男篮目前的实力应该在4-6名之间,想要进前三,十年之内没有可能!
二、那么到底怎么了?我们从昔日的亚洲霸主,退步到了如此田地,并且还有下探的可能!
1、澳洲球队加入亚洲赛场, 不仅仅是对我们,对整个亚洲篮坛都是巨大的冲击,从绝对实力上来说,亚洲球队和澳洲球队从个人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这非常大的差距,而要弥补这个差距,不仅仅只是靠后天努力,天赋方面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入,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加入,让亚洲篮球顶端格局有了独一档的存在,这一档是世界级别的强队,而曾经的亚洲霸主中国男篮,能走进世界赛场,但绝不是世界级别的强队;
2、规划球员的问题:西亚球队以及韩国日本球队,越来越多地进行规划球员的操作,通过这种便捷的方式,让他们和中国男篮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有的球队已经完全超越,这种方式一方面让中国男篮没有十足的准备应付,另一方面让他们更加重视规划的引进,而我们在中国男篮这个层面似乎不可能进行规划的引进,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3、当外部有一些因素影响我们的成绩时,一定要把目光向内,我们自身的问题才是根本性的问题,球员实力、技战术打法、后卫线依然羸弱、锋线无力、内线死造周琦、联赛举办水平低下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之所以下降这么快,我们自身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黎巴嫩短短几年时间阿拉基成长迅猛站在亚洲后卫之巅?
为什么澳大利亚短短几年时间稳定的输出一套有实力的NBA阵容?
为什么约旦和黎巴嫩之战可以在决胜阶段有着非常稳定沉着的外线出手?
为什么韩国日本可以在逆风球是心态不乱打出精彩的反击进攻?
为什么我们联赛办了这么多年后卫到现在过不了半场组织不了进攻?
为什么有姚明前车之鉴还要死造周琦?
为什么我们曾经根本不当对手的省队现在提起却要虎躯一震?
好,那么我就来说说,中国男篮走出困境,到底应该怎么做?
三、未来十年男篮应该做的两件事!
1、断了去NBA的念想,就如同汤杰去NBA选秀一样,这叫什么?这不是选秀,这是作秀,这只是去镀了一层金,实力没有提升,身价提升了而已,亚洲人的身体素质并不适合美职篮打法,纵使你在国内身体天赋再出众,对不起,美职篮一抓一大把;
亚洲真正具备NBA实力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姚明,因为他的身高到了极致、拥有很高的球商、极其柔和的手感可以近框也可以中投、跟随大梦学到的梦幻角度,这一切因素促使大姚可以在NBA立足并且打出非常不错的数据,但即便如此,大姚也在NBA只有短暂的几年职业生涯,而其他人如王治郅、易建联、巴特尔、孙悦以及丁彦雨航、贺天举、张震麟,他们的身体素质放到NBA并没有什么优势;
那么,我们不去NBA深造,难道在CBA继续自娱自乐?错,我们要把我们优秀的球员送到欧洲联赛历练,这一直是很多人忽略的赛场,但是恰恰是在这个赛场,诞生出来众多国际比赛的明星,为什么要去欧洲联赛?
第一、欧洲联赛的打法更贴近FIBA,实力上也接近我们的实力,如果我们有球员能够在欧洲联赛打上主力或者主要轮转,那我们将得到巨大的收获;
第二、欧洲联赛更讲究整体,对抗性和身体接触更强,更注重防守,在这种情况下锻炼出来的球员,大局观稳定性非常强,看看登陆NBA的欧洲球员,以及在亚洲赛场呼风唤雨的西亚球员,有不少都有欧洲联赛的经历,本届欧洲杯我们痛批的后卫线,就是缺少这样的联赛强度,看看他们在CBA呼风唤雨数据不错,但是仔细看比赛,他们打的有多少对抗?最好的防守球员都去防外援了,和他们对位的球员能对他们构成什么威胁?温柔乡里出来的球员,甜蜜惯了,突然吃苦瓜,能适应吗?
第三、去欧洲打球,最需要解决的是球员心态,尤其是钱的问题,CBA已经学习中超金元足球,动辄转会费上千万,年薪几百万,周琦就是很好的例子,去澳洲打了一年球,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周琦这一年涨了太多球,身体更壮、打法更硬、技巧更多更稳定了,但是周琦年薪才不过百万,但这种比赛的历练是CBA比不了的,毫不夸张的说,周琦在澳洲联赛打一场比赛所得到的收获可能都比CBA一个赛季还多;
放弃金元篮球,把我们优秀的具备实力的球员送到更适合我们的欧洲联赛、澳洲联赛里去,这样我们出来的球员上战场才让人放心!
2、解决联赛外援依赖问题;
姚明掌管后,对联赛的外援政策进行了调整,给了国产球员更多的发挥空间,但是从国家队球员的表现以及联赛中外援的表现来看,这还远远不够,联赛依然还是有得外援者得天下的风气,不管是强队还是弱队,对于外援的使用以及对于外援的依赖非常大,有外援和没外援的区别非常大,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外援多,大外援少,导致的结果就是小外援极大地占据了在进攻端的组织串联和终结的戏份,国产球员在这方面得到的机会急剧压缩,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攻坚战的时候得到的机会不多;
第二、外援重攻轻守,其实外援是有非常强的防守实力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到防守中,考虑体能留在进攻端的因素,大部分球队都是不会让外援防守对面的攻坚任务,尤其是防守国内球员的球星,这就导致了所谓的国产球星面对的压力太小,一个很生动的画面就是威姆斯防守下的郭艾伦打的非常难受,但是在面对绝大部分国产球员时,郭艾伦予取予求,所以要转变观念,因为球队有考虑球队成绩的顾虑,所以,这就必须从顶层重新定义外援在场上作用, 不仅仅是能给球队带来成绩,更重要的是能给中国篮球带来什么?
比如说可否对外援的得分上限进行限制,比如外援只能最多得到20分,超出部分不计分,倒逼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体能分配到组织串联和防守中,又或者是否可以施行主客场外援节数交叉登场,比如主队第一三节使用外援,客队第二四节使用外援;
总之,要让外援对国产优秀球员产生直接对抗,否则只为成绩,外援一个人拿球单打效果更好, 但却无法帮助队友涨球;
第三、单兵作战单打外援太多,团队型外援太少;
如果像坎帕佐、阿拉基、斯潘诺里斯这一类型的外援多一些,在球队训练之余,我们的球员是否可以跟着他们学习更多,又比如说像斯科拉这一类的外援多一些,我们球员可学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现在联赛充斥的都是得分机器,个人能力强,得分如砍瓜切菜,这种能力咱们的球员学不来也没法学,在这些外援身边, 本土球员只有看的份,你完全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对于中国篮球和CBA来说,如何解决外援问题,继续会成为摆在桌上的重要议题,外援的使用,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队战绩;
中国男篮也许已经触底,但是还有翻盘的可能,虽然我认为十年之内男篮绝不可能打进亚洲前三,但是我们依然相信会有奇迹在,把优秀的球员送到合适的联赛中成长,放弃掉自娱自乐的高额回报,去打能提高自己的比赛,解决好外院的问题,让外援成为有利因素,而不是成为国篮成长的羁绊,我相信,困难是眼下的,未来还是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