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公司就是一个,与用人单位有关联的中间商,用人单位合法的规避了许多成本,劳务工赚取了的中间差价,是一个让人无奈的社会现象。
正常,现在很多公司连财务岗位都是派遣的了[捂脸],可怕吧,没有底线了已经
人心散了
肯定是不正常的。往近了说,碎片式的工作模式就没有稳定长久的责任主体。(这是很复杂的概念,相对来说没有终身职业难以有成就)往远了说,国家会有断代的可能,没有传承性。
工厂员工素质越来越低,生产产品质量难保证,派遣工一般做不长,我也是派遣工,最高兴的是劳务公司
很不正常,说明资本家越耒越多了,被剥削的人也多了![捂脸]
这样很不正常:
不是正式工、没有人学技术了、没有把单位当主人、你永远是外委与老板挣钱工具,最底层劳动者越来越穷,企业越来越黑,阶级矛盾问题越来越大,严重恶化!
最近看到一篇报文章,说某煤矿劳动派遣工等等工人都转成正式劳动合同工了,象这样事况只 学习,特别国 企业,不能用甲方乙方劳动派遣等等,不能让老板挣黑心钱,不能劳动工人让黑老板剥削。
做着同样的工作,拿着不一样的工资!这个违反劳动法的同工同酬原则!这种现象不正常,必须改正!
现在不少单位正式在编职工越来越少,劳务派遣工却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到底正常不正常呢?
其实,这种情况的存在,是无所谓正常不正常的。这反映目前整个社会用工的一个现实状况,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客观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很多的单位,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它们的编制是有限制的,而且编制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在编人员不是说你想招多少就可以招多少的,是必须在限定的编制之内去招人的,突破编制是绝对不允许的。
可是,现在随着事业的发展,不少单位承担的职责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大量的工作仅靠正式在编人员很难完成任务。
这种情况下,这些单位就一定会招一些非编制人员,也就是所谓的派遣劳务人员。他们和正式在编人员一起来共同完成单位的所有工作。
当然,这里需要说清楚的是,正式在编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待遇还是有差别的,一般强者会比较好,后者会比较差一点。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越来越多,那它的人员支出成本就会越来越小。这样做,对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来讲会是趋势。
所以,很多的单位出现正式人员越来越少、劳务派遣人员越来越多的情况,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企业将来发展不会大,因为职工没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