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断供政策,令中国半导体企业吃尽苦头,华为更是一度经营困难。但坚强的中国企业挺了过来,并基本实现了中低端芯片的自给自足。这导致断供政策弊端开始显现,美国造成大量芯片挤压,美企叫苦不迭,变脸请求中国企业恢复芯片进口。
那么为什么断供政策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副作用?未来断供政策有可能被取消吗?
一、断供政策的弊端
2019年,中国自研的14nm芯片效能优异,直逼国际一流芯片的效能,这令美国感受到了危机。要知道美国虽然在芯片设计领域全球领先,但本国芯片制造与芯片封装产业并不占据优势,而是同样要看荷兰公司ASML和台积电的脸色。
如果任由中国半导体产业继续发展,那么将会在未来威胁美国的地位。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美国伙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台积电共同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芯片出口进行严格的限制要求,并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先进的EUV光刻机。限制台积电为中国华为为首的企业进行芯片代工,企图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扼杀”。
但中国之所以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除了希望在科技领域处于国际一流地位之外,还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半导体需求最多的国家。在芯片全球出货量中,中国占到了80%的市场,可以说部分国际半导体企业正是靠着中国在养活。而美国的一刀切断供政策,令不少美国企业订单大减,经营困难。
而恰逢疫情爆发,全球经济不景气,美国由于防疫政策防护不当,导致经济萧条,本属于美国半导体企业的财政补贴迟迟没有下文,这导致美国半导体产业复工困难,只能加大对华芯片出口。
可就在今年,我国忽然缩减了283亿颗对美芯片进口额,这令美国造成了严重的芯片积压,可能令美国承受巨大的损失。
那么我国为何有底气缩减对美芯片进口?中国企业在被限制下是如何取得飞速发展的?
二、中国企业对断供政策的反击
倪光南院士曾经说过,想要不受制于人,只能依靠加强本国自研能力。而美国断供政策,成为促使中国半导体企业奋进的催化剂。
要知道虽然顶尖半导体芯片研发工艺,对一个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今市面上流通的芯片中,超过80%都是14nm以上的中低端芯片。
而美国限制中国进口ASML先进的EUV光刻机,却没有对中断的DUV光刻机作出限制。因此中国加大了对于中端光刻机的进口,大力研发本国中低端芯片。
那么美国既然想要锁死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前景,为什么不一并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中端光刻机呢?
那是因为ASML不是美国的企业,它主要就依靠售卖光刻机创造营业额,中国更是ASML最大的合作客户。如果被全面禁止与华交易,那么无异于在逼ASML倒闭。
中国中低端芯片实现自研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中国政府的财政补助。
与美国受限于疫情后的经济萧条不同,中国防疫政策实施的很好,这导致中国产业复产迅速,经济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计划在未来投入超过10000亿元,用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的根基。
那么既然中国实现了芯片自给自足,是否意味着美国断供政策会在未来取消呢?
三、中美未来芯片局势
中国中低端芯片的发展,并没有令美国气馁,但倒是其计划进行第二轮的芯片断供制约。
中国虽然实现了中低端芯片的自研,但仍旧依赖ASML提供的DUV光刻机,因此美国计划对ASML继续实施禁令,要求其禁止对华所有光刻机出口。ASML虽然是荷兰企业,但背后其实是美国股东,在重压之下不知会如何抉择。
其次则是对美国本土以及世界先进半导体产业进行财政补助,邀请其赴美建厂,作为条件则是禁止其与华交易,以此中断中国芯片出口的可能。
结语
虽然受到美国断供限制,但中国企业凭借财政补助,以及夜以继日的科研实现了中低端芯片自给自足,令美国造成芯片挤压,承受巨额损失。大家觉得未来中美谁能取得芯片竞争的胜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