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逆天了,出了两任北大校长。北大改名后的首任校长是福州人严复。现任校长是莆田人龚旗煌,一首一尾,一前一后,交相辉映。福建人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科举历史中出了592位状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福建,妥妥的学霸省。福建莆田更是号称“人文甲于八闽”。
一百二十四岁的北京大学迎来新一任校长了。
据北大官方消息,经中央批准:
郝平同志接替邱水平同志任北大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北大校长职务;
龚旗煌同志则接替郝平任北京大学新校长 (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新校长龚旗煌:北大物理系出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旗煌1964年出生,今年58岁,莆田华亭园头人,曾就读于仙游一中,15岁以莆田地区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物理系,19岁考上硕博连读,27岁为副教授,31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曾在英国和日本留学和工作。
龚旗煌一直没有离开北大,2009年,45岁的他当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
后来,他又相继成为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等等。
2017年,龚旗煌成为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时至今日,也就是五年后,他从郝平手里接过职位,成为了北京大学第29任校长。
龚旗煌同志简历:
龚旗煌,1964年8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龚旗煌,莆田华亭园头人,1964年出生。曾就读于仙游一中,15岁以莆田地区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物理系,19岁考上硕博连读,27岁为副教授,31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曾在英国和日本留学和工作。
2018年12月30日,龚旗煌还回到母校仙游一中,开展了题为《光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讲座。
昨天,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的消息。一时间,光学界恭贺声不断。因为龚院士不仅致力于人才教育,也是一位杰出的光学专家。
他为人随和、谦虚,学术造诣深厚。1983 年,他从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留在本系开始研究生阶段学习;1988 年,他以中英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之后获北大物理学博士并任教授,在 201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扎根燕园心忧祖国
1979年,年仅15岁的龚旗煌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物理系。初入燕园,龚旗煌便认定了北大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一直觉得北大让我学会成长。在这里,我开始认真地考虑一些问题。因为在北大,人完全属于自己,个人的思想和理想,个人的意见和能力的发挥显得极为切实。当时我才19岁,还不敢想象离开这个精神家园我会怎么样”。因此,在班上同学纷纷选择本科毕业后出国时,他却选择了留在北大。这一选择让不少人为之诧异,要知道,当时的龚旗煌学业成绩优异,只需通过考试,就可以顺利出国留学。但是,龚旗煌下定决心“不随波逐流”。
1988年,龚旗煌作为中英联合培养的博士首次出国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彼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在科研条件等方面仍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正是因此,许多学者在出国后便留在了外国,这一现象在当时并不罕见。可龚旗煌时刻不忘给养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选择回到北大。“我出国的机会是北大给的,北大需要我,我自然应该回来。而且也只有在燕园,才真正让我有一种家的安定的感觉。”
1994年,龚旗煌应邀前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前沿科学研究员。当时,这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加之其是日本政府直接拨款的机构,有充裕的资金用于研究。在这里,龚旗煌了解到了许多前沿科研方向,也参与了不少实验研究,可谓收获颇丰。当1995年4月他和理化学研究所的合同到期时,他收到了另外一家日本科研机构“高薪聘请”的“橄榄枝”。
然而,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体验过日本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的龚旗煌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选择回到燕园里那个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实验室。“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我是中国人,去国外、去英国、日本,老板确实愿意留,也愿意提供很高的薪水,但在那里做事是在帮别人做,在帮别的国家做,缺少一个根,没有根的感觉。”
从1979年入学到1995年归国,从舞勺之年到而立之年,彼时的他已然从一株需要呵护的小苗成长为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但他深深地明白,自己的根扎在燕园里,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北大需要他,祖国需要学有所成的年轻人。一穷二白怎么了?即便前路高山耸峙,也能风卷红旗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