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高调做环保的人,高调做慈善的人,高调做环保的中国“首善”。想什么做什么,做了什么都要张扬什么。我们按惯常思维有时还看不惯他。但他的确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这里只说两件事情,一是两个儿子都以环境环保取名,二是他已宣布将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把自己全部财产裸捐。
陈光标在2016年之前行为高调,可在16年后他突然低调很多,甚至可以说静默了。
回想当年,陈光标的每一次捐款,都会引来无数媒体的争相拍照和报道,更有许多企业家紧随其后,捐钱、捐物。
但从2016年开始,高调“炫善”的他,逐渐从公众视野里消失,销声匿迹四年多的时间。
然而,时隔多年,关于他的争论仍在继续。
那么,陈光标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
当年,他又为何会走上高调的“炫善”之路?
01 家境贫困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
在那个年代,天岗湖乡是泗洪县下,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所有人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陈光标的家也不例外。
在他四岁那年,他的哥哥和姐姐,就因粮食匮乏,先后生生地饿死了。
可以说,在他的童年里,饥饿几乎是如影随形。
除了饥饿,他还面临着上学交不出学费的困境。
每次到了上学报名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只能挨家挨户地去借钱,这家借两毛,那家借两毛,一分一毫地给他凑齐了一块八毛钱的学费。
陈光标深知家里的不易,再加上看见父母因为借钱一事,总是抬不起头,见到“债主”,更是急忙回避。
于是,9岁的他,便想到了“经商”。
此前,陈光标特地去“考察”了一番,发现镇上只有卖茶水的,一碗茶卖三毛钱。在他看来,家家户户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少人舍得花那三毛钱。
因此,等到放暑假的时候,他挑着一二十斤的井水,前往两公里外的集镇上叫卖。瘦小、黝黑的他,顶着炎炎的烈日,向着行走匆忙的行人,大声吆喝着:
“一分钱,随便喝”。
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赚了整整四块钱。
等到了报名的那天,他兴冲冲地拿着自己赚的钱去报了名。
当他把新书领回家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正因为没钱报名,而嚎啕大哭。
看着自己手里的新书,再看看伤心不已的小伙伴,陈光标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他放下自己的新书,二话不说返回学校,给小伙伴报了名。
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得知此事的陈光标的班主任,特地在课堂上表扬了他,还在一旁的大红字报上,撕了一颗小红星,作为奖励。
获得奖励的陈光标,无比兴奋。
为了能让小红星在自己的脸上贴得更久,他甚至用鼻涕糊在上面,再把它贴到自己的脸上;
一放学,他便撒丫子在村里跑动,逢人便说自己被奖了一颗小红星。
这件事情,给陈光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是做好事;
二是喜欢做好事,所带来的荣誉感。
而二者,又成为往后让他不断陷入争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