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难时,舍小家顾大家。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的胸怀真宽大,放弃小家为大家,毛主席的伟大是世人没有的,向他老人家致敬!
贺子珍与毛泽东生育了6个子女,其中5个都因为战乱或长征先后夭折或丢失了,而唯一活下来的女儿李敏就成了她的主要精神寄托。
1953年,贺子珍提笔写信,请求江西省长邵式平帮忙寻找自己的儿子毛岸红。
此时距离毛岸红失去音讯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找到毛岸红,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共同的期盼。
贺子珍在信中表明:自己曾在江西生下过一个男孩,后来因为长征不便,便把孩子交给家人抚养,但却不幸丢失了,现如今念子心切,希望邵式平能帮忙寻找。
接到贺子珍信件的邵式平很是重视,于是他安排了省民政厅的厅长朱开铨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办这个事,优抚处的干部王家珍临危受命,马上展开了寻亲工作。
小毛毛最后到底找到了没有,这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还得从毛岸红的经历说起。
1.兵荒马乱,意外丢失
1932年11月,小毛毛在福建长汀出生了。
那时的中央苏区,到处都是红帽徽、红领章,红旗招展,红军云集,于是毛泽东为他取名毛岸红。
没多久,贺子珍就得了疟疾,无法继续照顾他,没办法,毛泽东就找了个名叫饶树英的奶妈来照顾毛岸红。
奶妈饶树英是江西人,喜欢称呼毛岸红为毛毛,于是贺子珍和毛泽东也就顺其自然地称呼毛岸红为小毛毛。
毛岸红浓眉大眼,脸型稍宽,眉宇间颇有毛泽东的影子。
对于这个唯一在自己和贺子珍身边长大的孩子,毛泽东对毛岸红很是喜欢,几乎每天都去医院看望母子俩。
只要毛岸红醒着,毛泽东就会从奶妈手里接过来自己哄带。
如果毛岸红在睡觉,毛泽东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妻儿。
毛岸红长大了,从蹒跚学步开始,就会跟着母亲贺子珍一起迎接外出归来的毛泽东。
一看到父亲,他就“咿咿呀呀”地叫着奔向他,亲昵地叫着“爸爸”。
而对于这个儿子,毛泽东也很是宠溺。
工作劳累的时候,毛泽东就给毛岸红讲故事,经常逗得毛岸红拍着手,咯咯地笑。
玩了一阵,毛泽东就会跟毛岸红说:“小毛乖,自己在这里玩玩,爸爸要去工作了。”
对于爸爸的离开,毛岸红也不任性,反而是乖巧地跟毛泽东摆手再见。
儿子的乖巧懂事,让毛泽东充满了期待,他曾开玩笑地对毛岸红说:“人家叫我老毛,你是小毛毛,比我多一个毛,将来一定要比我更厉害哦。”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为了扭转局势,红军决定长征。
为了保证长征的胜利,也为了孩子的安全,毛泽东和贺子珍经过商讨,决定把孩子留在当地,。
于是,他们把2岁的毛岸红,交给了毛泽覃、贺怡夫妇。
离开前,贺子珍想给孩子留下点什么。
思来想去,也没什么能给孩子留下的,于是便向老乡借了点棉花,又把自己的军装拆开,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毛岸红缝制了一件小棉袄,希望在冬天的时候,即使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能暖暖和和的。
只是谁也没想到,自此一别,再见已是多年以后。
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地区后,国民党对瑞金地区和中央苏区展开了进攻,瑞金地区的情况变得恶劣起来。
为了保护毛岸红,毛泽潭夫妇决定把他寄养在当地的老乡家里,然而没过多久,毛泽覃就在掩护士兵的时候牺牲,毛岸红的消息自此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