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你年幼时、年少时留下印记的人物一个个离去,你会意识到你真的不是已经长大而已,而是已经开始步入人生下半场……写武侠的金庸、写科幻的倪匡、写音乐的黄霑还有这美食的蔡澜。
有许多人说,香港是一个“文化沙漠”。这是说,香港地方狭窄,市民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每日为着生活奔波,没有时间享受文化生活。所以香港的文化事业难成大气候。
然而,香港仍然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事业,并孕育了一大批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人才。其中,有4人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他们分别是:金庸、倪匡、黄霑和蔡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香港四大才子的人生命运。
一、报人金庸
金庸为世人所熟知,主要依靠的是武侠小说。的确,金庸用十几年时间,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在海内外广受读者欢迎,赢得了“有井水处有金庸”美誉。
其实,金庸最擅长的事情不是写武侠小说,而是办报纸。当年,正是为了打开《明报》的销路,金庸才会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一旦报纸的销路不成问题后,金庸就会毫不犹豫地封笔,终生不再写武侠小说。
由此可见,对于金庸而言,办报排在第一位,写小说排在第二位。
1945年,金庸在《东南日报》杭州分社做一名外勤记者,开始了他的报人生涯。他供职最久的单位是《大公报》。在《大公报》,他一共任职10年之久,直至创办《明报》。《明报》大获成功,成为香港销路最好的报刊之一。金庸再接再厉,相继创办了《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注册成立了“明报企业有限公司”。
1992年3月22日,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随着股票的上涨,金庸立即成为“最有钱的作家”和“最会写小说的富商”。
2018年,金庸病逝于香港,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