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细细回想,会发现这两年不仅是韩系汽车,韩系手机、造船、机械,在中国都节节败退。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韩国产品仍然有很高的性价比,比如韩系手机虽然不行,但是国内好多手机企业还是采购三星的零件, 人家钱并不少挣。造船虽然在中国不行了,但是韩国造船业还是有技术底蕴的,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并不少,而且全球化程度比较高。机械行业虽然市场也在不断缩小,但是斗山机床、现代挖机等在中国还是有相当多的用户和很高的占有率。一种高端产品,可能最早技术源自欧美,日韩会迅速模仿,把这种产品做的质优价廉,当这种产品的技术壁垒在中国被攻克之后,利润会大幅降低,直至把日韩欧美品牌全部逐出市场,因为我们中国企业内卷太严重了,有的时候甚至说毫无底线也不为过。汽车行业这两年已经非常成熟了,虽然有个别零件仍然依赖进口,而且短期内不会国产化,但是中国的汽车企业依托于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可以统筹全球资源。韩系品牌技术上还是稍逊于欧美和日本,但是比中国占优,中国以全球资源作为依托,韩系品牌优势已经渐渐丧失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企业的国际化起步很早,以现代、三星等企业为代表的韩国财团,很早就勇于进军国际市场,虽然我们对韩国人很多意见,把他们骂做高丽棒子,但是不可否认,韩国人很能吃苦耐劳,他们牺牲了几代人,拼打下了好几个响当当的全球品牌,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觉得是这样的,韩国在全球销量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在中国韩国车的性价比确实不高,实际上什么样的价位大家会选择韩国车呢?
大概是在10万左右,在这个价格很多人会选择韩国车,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价格当中韩国车是非常有性价比的,只要你的预算达到15万以上20万左右,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日本车,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至少对于我来说韩国车是日本车的一个低配版,
如果说价格再往下降8万以下,那么我相信这个时候很多人又会选择国产车,实际上这个和车的价位是有很大关系的,而在国外的话特别是对于一些汽车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往往在10万以下15万以下他们会选择韩国车,因为他们没有国产车可以选择呀。
其实目前全世界传统的燃油车来说,日本企业是独占鳌头的,因为日本车性价比高,其实主要也就是省油了,在这一点对于全世界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非常适用的,尤其是在现在油价又再次攀升的情况之下,而韩国车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日本车的一个低配版。如果在没有竞争的时候,那韩国车是能捡到很多低端的市场的,如果你再往高端走的话,我觉得基本应该没什么人会选择韩国车吧。
确实是如此,我们国家的人们选购汽车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所谓配置,而有关车辆的硬指标,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却很少有人当回事。这样的市场氛围,让真正下功夫造汽车的情何以堪。
偷工减料 还没减明白
无论是韩系车还是日系车,在国内生产的针对国内用户的企业已经入乡随俗,生产出来的车辆是要适应国内需求的,面临着众多恶性竞争的企业已经失去了原本执着的精神。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原装进口的日韩车辆区别不少,那些进口车卖到四五十万的,在他们国家也就价值二十万左右,你说这样的价格在我们国内有没有竞争力。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利用现有的技术拼凑更容易快速得到适应我们固有的市场需球。
懂车的有几个?什么百公里多少秒,什么自动启停,什么主动安全。。。。车是开的!舒适,安全,皮实,再能省油。
国外经济不好了,人穷了当然只能开省钱的烂车了
还是认不认的问题,棒子的东西中国人不认,认为不值得买,啥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