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网传属实,特斯拉和宁德时代谈崩,而与比亚迪达成20万辆车(电池)的协议,这也仅仅是各方的自愿行为,都是战略决策,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
如果真的是价格因素而谈崩,宁德时代显然更多地考虑了保证定价权,也说明一定时期内宁德时代的市场还很饱满。
一般来讲,供应链企业是没法跟特斯拉这类处于产业终端的巨头相抗衡的;必须有核心科技才有核心竞争力,才有充裕的市场和选择余地,才有谈判优势,才能不屈服;显然,宁德时代还是有底气的!
另外,对于特斯拉、苹果之流,世界顶尖巨头和行业领头羊,我们最应警惕的,还是他们仗势(相对谈判优势)欺人,不停变换供应链,扰乱国内的产业链布局。。。这事儿,苹果以前没有少干,估计特斯拉以后也会大干,我们的新能源产业链还是要有准备(大喜大悲),提防有心人的搅局。
小本估计,电池是最有可能最先被拿来开刀的;特斯拉与宁德时代谈崩一事儿,不会是空穴来风!
特斯拉、苹果之流,在相应的供应链上,谈判优势是必然的,其任性地一摆尾,国内产业链就会挨一刀,就会有大波涛;当然,良性的竞争,还是有助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提升的。
总的来讲,特斯拉在电池供应链环节的重新选择或多重准备,还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如果是恶意搅局,还是要敲打一二。。。
大陆这四十多年基本也就是搞了一下组装和系统集成。基本上没有定价权。一个汽车发动机搞了几十年都没搞定,大陆必须彻底自力更生才行,别沉溺于组装和系统集成,否则早晚会被彻底替代
定价权不是要不要而是有没有!
虾扯蛋的事,现在是供不应求,不存在要市场还是要什么的问题!只有在供求关系发生改变,才会有二选一的问题。那时候头部企业降价,尾部企业成功控制差,死亡概率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