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

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

光能够达到光速并不是因为它需要动力,而是因为在宇宙中,凡是静止质量为0的东西都可以达到光速,而光子恰好就是静止质量为零。那为什么静止质量为0就可以达到光速呢?这其实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模型有关。具体原因我们还得从理论物理学的发展说起。

如果要给科学史上的理论物理学家做一个排名,可能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会是完全不同的。不过,有两位大神肯定会被大家排到最前列,这两个人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牛顿代表的是经典物理学,而爱因斯坦则代表的是现代科学,爱因斯坦以及他所在时代的科学家更像革新者,革了经典物理学的地基,建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其中,相对论几乎是爱因斯坦一个人做出来的。相对论被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为基本假设建构出来的。

我们通过光速不变原理进行推导,就可以得到光速是信息、物质能量传播的最快速度,它们都无法超越这个光速(3*10^8m/s)。这个看法起初很多科学家都无法接受,狭义相对论诞生后很久才逐渐在实验中被验证,被开始被接受。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光速是宇宙中物质、信息、能量的极限速度,而不是其他的速度?还有光是如何一下子达到光速的?它的动力之源到底是什么?

标准模型

关于这个问题,与爱因斯坦同一时代的物理学家就在研究,前前后后上百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先是创立了量子力学,紧接着结合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推导出了量子场论,进而得到到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之所以需要这样一个理论,很大原因是实验惹的祸。上世纪初有一个叫做卢瑟福的科学家通过简单的“α粒子”轰击(撞)金箔,就让他了解到原子模型,并开启了研究核物理的先河。

后来的科学家照葫芦画瓢开始用粒子”对撞”来获得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现象。这一“撞”,撞出了上百种粒子,那这些粒子改如何安排的明明白白呢?

物理学家就搞出了一套标准模型,在这套标准模型中就把这些粒子都安排明白了。这套模型实际上很复杂,不过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来说一下。

话说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哲学家在思考这个宇宙到底是咋来的了?

他们当时提供了两个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向,一个是研究万物的本源,一个是研究万物之所以是万物背后的规律。前者最后最终逐渐演化成研究万物最小的构成单位,并且在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时代达到了高峰,不过他们还停留在哲学思辨的层次,并没有和微观的物理学现象相结合。

而标准模型则弥补了这个空白,是基于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现象构建起来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有两种构成这个世界的粒子,一种叫做费米子,一种叫做玻色子。费米子就好比是把万物切到最小剩下的粒子,费米子不能处于同一个量子态,因此,它们的存在使得物质具有体积的属性。而玻色子就好比是胶水(通过传递相互作用来实现),把费米子粘黏起来形成物质。

这么说可能太抽象了,我们来举个例子,夸克就是费米子,而胶子就是规范玻色子,三个夸克通过胶子传递的强相互作用就可以构成质子或者中子。

而质子和中子可以通过介子传递的强相互作用来构成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之间是依靠光子传递的相互作用来构成原子。这里没有提到的弱相互作用则是用来维持原子核的稳定性的。有了原子,通过原子之间的电磁力,就可以构成费分子,分子再构成物质。所以,费米子和规范玻色子实际上就是古希腊先哲心目中的万物本源,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

质量之源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要问了,那这和光速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理论看似完美,但是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粒子的质量从哪来?

根据这个理论,粒子都应该是不具有质量的。可是,科学家通过计算就发现,物质的质量99%来自于强互相作用,却还有剩余的1%不知去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几位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希格斯机制。他们认为宇宙中还存在着一种标量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它们可以赋予粒子质量,那它们是如何赋予粒子质量的呢?

它们可以让粒子减速,以此让粒子获得质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阻拦,粒子本身就应该是以光速传播,但是有一部分粒子被希格斯玻色子“拦着”,以至于速度被拖慢,并且获得了质量。

万万没想到的是,科学家的这个理论猜想后来还真的被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实验所验证,其中2位物理学家在2012年还因为提出希格斯机制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并不是所有的粒子都会被“拖慢”,光子就不会,所以它具有的速度就是粒子本该有的速度:光速。光子不是慢慢加速到光速的,而是它天生就是光速,也因此它的静止质量为零。


“达到”这个词,让人感觉有一个加速的过程,从零逐渐增加,最后到光速。但是光不会“达到”光速,因为光的速度永远不会低于光速(这里说的是真空中,在介质里光速会降低,变成真空光速除以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当然,也不会高于光速。

光的速度就是一个定值,——光速,大约每秒30万公里。这就是为什么“光速”是一个自然界的基本常数,而“你的速度”或者“一辆汽车的速度”不是自然界的基本常数,因为这些速度是可变的,而光速不变。

为什么你日常见到的物体速度会改变,会从零逐渐变化,而光却不会?因为这是狭义相对论决定的。

狭义相对论里,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静质量”m0,就是它在静止时的质量,然后,当它运动起来时,质量会发生变化,——这是完全超越日常经验的,但却经过了无数实验证实!变成什么呢?

当速度为v时,“动质量”m = m0 / sqrt(1 – v^2/c^2),这里sqrt表示“开根号”,^2表示“平方”,c是光速。

当v很小时,v^2/c^2接近于0,1 – v^2/c^2接近于1,sqrt(1 – v^2/c^2)也接近于1,m接近于m0,也就是说,动质量跟静质量没有多少差别。多小算“很小”呢?你要考虑到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我们日常所见的速度跟它相比都差了好几个数量级。比如高铁列车,假设在以360公里每小时的运行(比最近要恢复的350还高一点),就是0.1公里每秒(一小时是3600秒),这个v只是c的300万分之一!在这个速度下,质量的变化只有几万亿分之一的量级,无法察觉。即使是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的卫星,速度也不过是7.9公里每秒,虽然比高铁快多了,跟光速相比还是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当v接近光速时,动质量跟静质量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例如v = c/2,这时你会算出m = 2/sqrt(3) m0 = 1.155 m0。如果v = 0.9 c,就有m = 2.294 m0。而如果v = 0.99 c呢?这时m = 7.089 m0。随着速度接近光速,动质量迅速地增大。

如果速度达到光速了,会怎么样呢?这个公式告诉你,动质量会变成无穷大。

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质量越大,要再加速,需要外界给它的能量就越多。到接近光速的时候,你给它天文数字的能量,也只能让它的速度增加一点点,仍然达不到光速。而你能提供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因此,如果一个物体的静质量不为零,你就永远不可能把它加速到光速。

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一个物体的静质量为零呢?这时你会发现,如果它的速度低于光速,动质量就必然是0,因为m0 / sqrt(1 – v^2/c^2)这个分式中,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但这又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按照相对论的质能关系,E = m c^2,能量等于动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如果动质量为零,这个物体的能量就是零了,它怎么可能既在运动又能量为零呢?

所以,唯一合理的情况,就是这个物体的静质量为零,但动质量不为零。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出现?只能要求m0 / sqrt(1 – v^2/c^2)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都等于0,也就是说,v只能等于c。

因此,静质量为零的物体,只能以光速运动,速度不可能降到光速以下。

光是什么样的物体?就是这种静质量为零、动质量不为零、只能以光速运动的物体。


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所以它必须以光速运动。

这个世界本质上其实只有两种速度:要么静止,要么光速。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可以谈一下3点:

1:汽车的速度是什么?

为了谈论光的速度,我们可以先谈谈汽车的速度。一辆汽车是有静止质量的,所以我们把汽车加速的时候,能产生加速度,汽车的速度会因为加速度的存在而增加。这背后的关键点在于,汽车本身具有静止质量。也正因为如此,汽车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因为一旦这个汽车的速度达到光速,那么这个汽车的运动质量是无穷大,而无穷大的物理量都是不合理的,所以汽车不能达到光速)。

2:一个物体的速度是什么?

当一个静止质量非零的物体a的速度低于光速的时候,我们总可以找到另外一个速度比a更快的物体b,在b看来,物体a的速度方向是反向的;b可以减低自己的速度,让自己的速度与a相等,那么在b为代表的惯性参考系中,a就是静止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来了:一个物体,只要速度没有达到光速,那么它可以被认为是静止的。

3:光子的速度如何理解?

光子没有静止质量,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它的速度都是光速。我们不能找到一个以光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不存在!),使得在这个惯性参考系中光子的速度为零。其实这个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总结:光的速度是光速是天生的。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大家都想复杂了。人类就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是运动的,光也是物质,所以光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快慢程度叫速度,所以光运动的速度就是光速,不管快慢,光就是以自己的速度在运行何来达到。


基本粒子分为两大阵营: 费米子和波色子。 费米子是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例如质子, 中子, 电子等。 波色子是形成场的基本粒子, 例如光子等。 费米子具有静质量, 速度永远小于光速。 波色子没有静质量, 只能够以光速的速度存在, 如果把波色子的速度降低下来, 就会变成能量, 不存在了。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 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 光的速度就是光速, 否则就不是光了。

更好的一个问题是: 为什么光速是有限的, 并且是最大的? 这个是我们所在宇宙的一种天然结构。 理论上存在速度无穷的宇宙, 只不过我们没有生活在这样的宇宙当中。


如今,人类可以轻易地得到光速的准确数值:299792458m/s。

从历史记载来看,恩培多克勒就是第一个说出光速有限的人,他全然地相信,光是运动的,所以也就需要运行时间。到达光速后究竟会看到什么呢?这个问题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也很喜欢思考,从理论上来看,我们了解到超光速可以让人看到过去。

假如说1秒前的那段画面被光反射到宇宙中,如果说你的移动速度够快,并且超过了这个反射光的速度,那就代表着你能在这个反射光还没到达的时候,提前来到它将要到达的那个位置,等它跑过来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它了,虽说那个时候你的时间是现在没错,但是你看到的景象的确是一秒前发生的。但事实是,有质量的物体就无法达到光速。听到这句话,你可能反手就发出一个问号,按你这么说的话,光又是如何达到光速的?

先不说别的,我们来聊聊那么理解能量激发物质?比方说燃烧的时候,它也激发了周围的物质,而我们肉眼观察到的只是表象,人类这个时候会将它称为光,你可能知道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需要1.3秒,但也要知道,你观测不观测,光子都存在。

光子这个小家伙其实就是没电的电子,它的质量微乎其微,电子在原子里跑的速度也是光速,它将能量传给原子的时候,电子得到能量后就会逃逸成光子,这个时候,光子的速度不会保持不变,因为能量减弱之际它就会被吸收从而消失。既然我们知道光子是受到激发的量子,那就意味着我们能做很多事,这就像我们平时用的扇子或是电风扇的叶片转动,它们可以产生风;当宏观物质快速震荡的时候,它就能形成引力波;而当微观的电子由高能态跃迁回基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激发单个的空间量子,由此产生光子。

至于光子为何能远距离传播,这很好理解,其实就是因为光子的体积很小,使得它与空间量子的碰撞几率相对较低。总的来说就是,光的本质是粒子,它运动的动力来自外界对光子的激发,光速最大及其所具有的不变性,就是因为光子的质量和体积是最小的。科学家们还发现,光子没有静质量,因此得出它的运动速度无需能量就能够达到,且不受能量大小左右,但是能量大小却可以让光子以波长和频率的形式反映出来,并且是能量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还越高,所以也能说,光子一出生就是光速,它自带的光环使得它无须“动力”和所谓的“瞬间加速”。

从19世纪的双缝实验来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光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粒子,同时还带有电磁波的根本属性,也就使得光子彼此之间会互相干涉,所以我们初中物理课本里,将其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意思是说,光不仅是由光子构成的,它是粒子,同时也是“光波”。

得益于它的存在,人类做了哪些事?可以说人类探索太空和我们周边的世界,无论是窥探地底还是深海,亦或是寻找细菌、病毒、原子以及基本粒子等微观世界,都要借助光(电磁波),没有光,人类也就无法辨识这个世界。光子是电磁波传递的媒介,也能说电磁波就是光波,所以千万不要把光单纯地理解为是我们人眼可见的光。要知道,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里一个很窄的频段,从整个电磁波谱频段来看,它还包括肉眼不可见的光。

光速则决定着宇宙的基本秩序,光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人类真的证明出光子的具体来源,那么,这个人肯定能拿下一个诺贝尔奖,我们知道宇宙中,最神奇的力量莫过于“光”,光的存在,让人们生存,光还给予了植物们光合作用,让它们绿意盎然。你应该知道世界万物都离不开阳光,动物和人类没有阳光也就无法生存。关于宇宙的本体是什么?简单来说也就是,宇宙之前是什么这个问题?

比较令人信服的应该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了。该理论认为,在距今离人类十分遥远的138亿年,也就是宇宙之前的物质其实是从一个奇点中爆炸产生的,这个奇点爆炸后,在一段时间里,形成了宇宙和物质,科学家也认为,在宇宙形成的早期过程里,宇宙处于高温的状态,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发展下去,留下了在科学界被称为是“辉光”的物质,这种说法绝不是凭空捏造。因为不出所料的是,科学家们后来利用了轨道探测器这种精密的设备,准确地测量出了宇宙微波背存在的可能性,这对于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而言,无疑给出了一个事实性的依据。

大家注意了,我们计算光速其实只是为了衡量假设人类所在的位置是宇宙的奇点大爆炸前的位置上,别忘了,光可以跑到最远的时空范围,但是人类根本没办法证明我们有没有可能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光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能无限传播的模样,而在光都来不及到达的地方,是不是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宇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光速。光速不是一种速度而是一种空间结构。整个光速空间的光速实际上是物质存在的二生三的二空间在三空间的投影。光子实际存在的空间是二空间。一个光子由二空间在能量作用下进入三空间,由于二空间物质的维度数量不足,所以进入三空间的光子必然会以两个二空间的维度形成一个可以在三空间存在的物质。这就是光速的本质。也就是一个二空间在三空间映射的距离是一个固定的量,那就是光速。光子在这里的运行速度只是其在自己二空间的一个测度。也就是在三空间中是镶嵌着一个二空间的并且这个二空间同时也形成了三空间物质存在的条件。至于二空间的主要存在形式就是原子的核到核外电子形成的完整空间,在哪里光子只是空间的能量显示。原子核到原子边缘的内部空间在三空间则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隔离墙。

如果光速不是一个速度,而只是一种空间结构。那么光速就是空间存在的条件。光速的具体速度取决于这个空间的结构常数既电导率和磁导率。电磁常数是二空间存在的基本常数合成的在三空间的测度就是光速。


光是如何达到光速的?

光速是光子运动的本子属性。

上世纪初叶,爱因斯坦就认识到光速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并且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因此真空光速是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对宇宙更深入的理解,其基础是引力场论,即有关引力导致时空弯曲的理论,光速依然是最重要的常量。

开始对光速以及有光速引导出来的相对论,很多人不理解也不相信,后来无数的观测事实和实验试验验证了爱因斯坦理论的精确性,科学家们信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从此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另一块基石是量子力学。

但是到了今天,还有许多人质疑光速和相对论。比如光为什么能够有这么高的速度呢?它是如何达到的呢?这是很多人都想弄清楚的问题,觉得不弄清楚这个,似乎光速就依然是个谜。

其实这个问题异常简单,答案就是一句话:光速是光子本身的基本属性。要在进一步解释的话,就是光线是由一堆光子组成,是由光子组成的能量流,而光速是光子的本子属性,它一出生,就是这个速度,不需要“达到”。

那么光子为什么一出生就是这个速度呢?

这是因为光子没有静止质量,因此它就静不下来。这个世界上凡没有静止质量的物质,运动速度都是真空光速,比如引力波速度也是光速。真空光速的准确值为c=299792458m/s(米/秒)。这个速度可不是瞎子估水一担两桶猜出来的,而是经过科学家三百多年前赴后继的测量得出的,后来为了得到一个整数值,又通过国际度量衡大会,修改了米的定义,将米(m)的长度定义为光在真空中运动1/299792458s的长度,这样真空光速和米的尺度就相互印证,更为精准了。

光子没有静质量,但有能量和相对论质量。所谓相对论质量就是动质量,光子的能量遵循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即E=mc^2=hv,由此可计算出光子动量为m=hv/c^2。这里E为能量,m为光子质量上限,c为光速,h为普朗克常数,v为任意电磁波频率。

光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可见光中段500nm波长的绿光,其频率约6*10^14Hz,光子动质量约为4.4*10^-36kg;而波长约3*10^-16m,频率约10^24Hz的γ射线,光子动量则约为7.4*10^-27km。由此可见,光子的动质量是与能量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动质量越大。

但光子的运动速度与能量无关,都是一样的。

所有波段的电磁波都是以光子为媒介传输的,因此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能量从低到高,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不同波段和频率的波谱组成,可见光只在其中占有大概在380~760nm之间这么一小段,其余的电磁波都是肉眼不可见,但通过各种设备仪器能够侦测到的,也可把这些波段的电磁波称为不可见光波。

这些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其运动速度是一样的,如我们点一支蜡烛发出的光,太阳发出的光,还有看不见的X光、γ光,速度都是一样的,每秒约30万千米。只是频率不一样,动质量也不一样。频率越高由于能量越强,动质量越大,对人体等生物的伤害就越大,这就是X射线和γ射线很厉害的缘故。

光子是如何产生的?

光是电磁波,组成电磁波的是光子流。在量子力学里面,光子既是一粒一粒的微小粒子,又是声波一样的波,具有波动性,因此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的粒子性通过光电效应得到证明;而其波动性通过光子衍射得到证明。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子是电磁场激发出来的。任何原子的外围都有电子,这些电子可以处在不同的能级。当电子得到受到一定能量激发,就会跃迁到更高能级。但这种跳出自己能级的运动有点像人们离开了家,在外漂泊感到不安全也不稳定,于是就总想着回家。作为电子来说,就是回到自己的低能级,从高到低也叫跃迁。要做到这一点,就像人们回家要买车票一样,电子就要释放出一个光子。

当大量的电子做这种运动时,就像春节前后的春运,来来回回就释放出很多光子。这些光子一出生,由于没有静质量,就停不下来,以每秒约3万千米的速度狂奔,如果没有阻挡,它们就一直奔下去。光子有个特点,它们奔跑起来目不旁视,勇往直前,即便再浓密的光子,也相互不会影响。只有路途遇到电子阻挡碰撞时,才会相互发生作用,光就会衰减。

太阳光、星光、白炽灯光、日光灯光、LED灯光、烛光、X光、γ光、无线电、微波、红外形、紫外线等等,所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光,也就是电磁波,都是这样发出来的。

结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能量流,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没有静止质量,也就是无法静止下来,因此一出生就是以光速前行。光的行进路线是直线,不会拐弯,但会被其他带电物质反射、折射、衍射、吸收。

就此打住,欢迎讨论,感谢阅读。码字不易,如喜欢就给个点赞和关注吧。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光不是汽车,没有加速过程,所以用不上“达到”这个词。光子从诞生的一刻,它的速度就是光速。

光速约为3*10^8米每秒,这个数值是由真空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决定的。除非从真空环境进入另一种介质环境,比如水,它的速度才会下降。不过,如果你要问为什么光一开始就是这么快呢?为什么它不需要加速呢?这和我们常见的运动现象显得格格不入。这个还真的没法回答,虽然物理就是为了解释客观现象而存在的,但毕竟只是寻求现象间的客观规律,只能说,光的传播就是一个物理定律。因此,在狭义相对论中,就有了光速不变原理的存在。而这个就直接从理论上,限制了我们永远只能测得一个恒定的光速。并且为了使得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不存在表层的抵触,狭义相对论出世了。正因为如此,所以狭义相对论给我们的感觉,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产生的变化显得不可思议,也正是如此,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个体”。

欢迎关注赛先生科普,顺便点个赞哦,谢谢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在介质中跟据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光速会比30万公里小很多,雷达波也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速度也是30万公里每秒,这个速度数据是跟据实际测量得到的,並不是人为加速减速制造出来的,就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30m/秒,水中声速一千多米每秒,这是波的自然属性,没有什么如何不如何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7月24日 16:50
下一篇 2022年7月24日 16:5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