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选拔队东亚杯首战韩国队,0-3输了,这个比分和结果不意外,是任何人赛前都能预料到的,毕竟实力摆在那儿。
韩国教练本托是为卡塔尔世界杯考察球员,而国足选拔队主帅扬科维奇则是为接替李霄鹏蓄势攒劲。
这场比赛让人意外的是,国足队长、中后卫朱辰杰上半场第38分钟的自摆乌龙球,打破了场上的平衡,比分从0-0变成0-1,教练和队员的心态瞬间失衡。
说实话,塞尔维亚人是接替国足主教练李霄鹏帅位呼声最高的人选,毕竟他执教U23国足三年多,球队已经有了“欧洲范”的攻防体系,不惜体能,实行高位逼抢,全攻全守,尤其是今年3月份在阿联酋迪拜杯赛的表现,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有消息称,12强赛时,李铁继任者的另一热门人选就是扬科维奇,而且还是中国足协高层力推。
中韩大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中国男足患上了“恐韩症”。从1978年至今,中国队只有两次战胜韩国国家队,一次是世界杯亚洲区12强预选赛,一次就是东亚杯。
时间往前推12年,2010年2月10日,高洪波率队参加东亚杯,面对韩国男足,国足3-0大胜对手,进球队员是于海、郜林和邓卓翔,这场胜利称得上是扬眉吐气,有人直言“恐韩症”没了。
说实话,中韩成年国家队交手,中国男足战胜韩国队的比赛,让人记忆犹新,至今津津乐道的还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2017年3月12日长沙,时任主教练是意大利人里皮,进球队员是于大宝,一记漂亮地甩头攻门,帮助中国队主场1-0击败对手,全取3分,场面是荡气回肠,那时候的国足才是明正言顺“不恐韩”。
里皮不愧人称“银狐”,足智多谋,治愈“恐韩症”有“良方”。2017年年底东亚杯,当时里皮执掌国足主教练教鞭不足两个月,首战韩国队,意大利人安排韦世豪、何超、邓涵文、刘奕鸣、高准翼、杨立瑜6名U23球员打首发,结果韦世豪率先破门,接着韩国队连扳2球,而于大宝帮助中国队将比分锁定为2-2平局。
2019年年底东亚杯,里皮因世预赛不愿带队打东亚杯,而足协钦定李铁率国足选拔队东征,首战日本队1-2告负,次役对决韩国队0-1输球。
而本届东亚杯,国足也是选拔队。但是,以小打大,中国队平均年龄22.6岁,韩国队平均年龄25.5岁,年龄上差3岁,最后比赛结果差3个球,这或许是某种程度上的巧合。让扬科维奇遗憾的是“克韩之星”34岁的于大宝主动宣布退出了国家队。
0-3的比分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球员基本功差,停球5米远,只看球不看人,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但,扬科维奇的用兵战术明显过于保守,与迪拜杯赛大相径庭,赛前的战术设计功利性太强,似乎有少输当赢的“味道”,或许是因为李霄鹏下课在即,个人心态有变化。
众所周知,扬科维奇这支U23国家队主打4后卫阵型,以3月份迪拜杯为例,与阿联酋瓦赫达俱乐部的热身赛,首发阵容是4后卫,温家宝(替补张建生)、吴少聪、蒋圣龙、叶立江(替补徐浩峰);首战0-1阿联酋,后卫线调整让徐浩峰首发;4-0泰国队,左后卫没变,中后卫组合改成“吴少聪+黄嘉辉”,当时蒋圣龙有小伤,右后卫叶立江首发,徐浩峰替补登场,实战阵型也由第一场4231变成442;最后一场0-3再负阿联酋,仍是4后卫阵型,温家宝、黄嘉辉、蒋圣龙、徐浩峰。
迪拜杯赛,扬科维奇的阵型是442或433。安排超龄球员入队后,有所变化,除蒋光太外,适龄的国家队成员朱辰杰加盟让后防体系发生变化。4月下旬合练,球队演练3中卫打法时,蒋圣龙居中拖后,吴少聪踢左,朱辰杰打右。
东亚杯赛对阵韩国,扬科维奇按照2-0击败亚泰队的343阵型出战,只不过3中卫变成了“朱辰杰+蒋圣龙+蒋光太”,感觉上不默契。首发阵容的左翼卫是温家宝,右翼卫是徐浩峰。
问题来了,温家宝原本是迪拜杯U23国足场上队长,实力自然没问题,但受伤后,新赛季中超联赛开打10场,温家宝还没有代表上海申花出战过,还是0分钟,这样的状态,扬帅竟然相信他一定比吴少聪状态好。
而吴少聪既能踢左后卫,也能打中后卫,在广州队联赛出场8场,首发8场,场均时间88分钟,至少在球感和盯人防守、助攻上不错,打首发应该没问题,其实,踢4中卫也可以。
前锋方昊本赛季代表泰山替补出场3场,加起来才51分钟,安排打首发,估计扬科维奇是图个“吉利”,讨个好口彩,毕竟迪拜杯赛上演过大四喜,不过,联赛实战经验太少;替补席的前锋陶强龙,代表武汉三镇出场4场,首发2场,出场172分钟,场均43分钟;刘若钒出场6场,首发4场,场均56分钟,出场335分钟,似乎都比方昊的比赛机会多。
至于换上场的苏士豪,竟然还是中甲的青岛青春岛队球员,在本赛季中甲赛场出场4场,首发2场,这样的选手上场力拼韩国,结果是可想而知。
说实话,前锋谭龙全场几乎隐身,让人有点印象的是比赛临近结束前,后场拿球带球突破时,对方球员防守犯规吃到黄牌,这时候的谭龙才有些前锋的架势。
客观地讲,即便是没有超龄球员谭龙和蒋光太,估计这支国足选拔队也就输0-3,那么,既然扬科维奇起初就不愿意征调更多超龄国脚进队,担心影响已有的战术体系,倒不如放开手脚全上U23队员,继续4后卫的高位逼抢,这样也不至于90分钟比赛只有1脚射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