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关村软件园区企业龙芯中科申报的2022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已正式通过教育部高教司审核,面向全国本科院校正式发布。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据悉,产融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国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的重大专项工程。龙芯中科已连续四年成功申报该项目,作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成员,今年龙芯中科将加大资源投入,拟支持6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0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3项师资培训项目和6项新工科建设,合计直接支持资金约150万元,软硬件设备200万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龙芯中科希望与广大本科院校以系统能力培养为目标,在中央处理器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操作系统开发方面展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龙芯中科将通过多年行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输出海淀技术,通过企业给出“真问题”,高校开展“真研究”,推动实践性产业人才的培养和产教的融合。同时,“育人”方面,龙芯中科还将输出海淀独立自主的科创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们了解到只有掌握了独立自主的“卡脖子”技术,才能打破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发展受制于人的锁链,才能建造真正的科技强国。
除参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外,龙芯中科还每年定期承办“龙芯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大赛、与高校联合建立创新实验室、联合生态伙伴举办高校公益讲座等等,不遗余力地推动高等院校计算机体系结构培养改革,支持专业学科和计算机领域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当下,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关村软件园作为海淀区信息和软件科创企业的大本营,园区企业在不断打磨自身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是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优势,积极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加快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不断为我区、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成为了产教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龙芯中科是国内自主中央处理器的引领者、自主生态的构建者,是致力于解决国内市场对进口通用处理器存在过度依赖的信息行业领军者。龙芯中科目前已全面掌握中央处理器指令系统、处理器IP核、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开放的软硬件生态和信息产业体系,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自主、安全、可靠的处理器。作为国产中央处理器领域的领头羊,龙芯中科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信息行业的人才培养,将海淀科技注入高校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端芯片及核心系统技术突破培育产业化后备人才。
构建产教新融合链
不断推动产教融合新发展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实力代表,中科曙光在信息化时代下,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不断衔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求,重点部署与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发展相关的战略项目。
在人才培训及交流领域,此前,中科曙光成功入选“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支撑机构(大数据)”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耕人才评价及培训领域,为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及促进高校技术人才的培训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在产教融结合方面,早在2016年,中科曙光联合教育部推出了“数据中国——产教融合促进计划”,推动超过100所中国本科院校建立大数据学院,2020年更是满分入围天津市发改委“产教融合示范企业”,2021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大数据培训基地,充分彰显出了中科曙光在人才培训及产教融合领域的强大实力。
截至目前,中科曙光大学与全国高校联合培养的学生总量超过了两万人,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四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同时入围了“2020全国校企合作十佳案例”。(记者 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