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感动中国还是感动CCTV?”
面对白方礼的再次落选,无数国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懑。
“他没有感动CCTV的评选员,但是感动了所有善良以及有良知的中国人。”
面对白方礼两次落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事,无数国人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想法。
“关键是,央视作为一个主流,何人何事以何种面目进入其视野,才是让人更感兴趣的内容。”
央视也因此被质疑,网络上甚至出现了《白方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的文章,用以讽刺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存在“黑幕”。
这个白方礼究竟是何许人也,令无数国人为其鸣不平,央视又为何没有将其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典礼,引发争议
2006年2月9日,CCTV举行2005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当时获奖的缉毒英雄——明正彬、“女神警”——任长霞、外交官——孙必干、科学家——袁隆平、医生——桂希恩、孝子——田世国、志愿者——徐本禹、运动员——刘翔、空军试飞员——梁万俊。
他们均将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后,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
然而当时无数网友还在等待白方礼爷爷,网友认为去年白方礼爷爷没能成为《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今年一定能够榜上有名。
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白方礼爷爷此次仍落选。
一时之间,质疑的声音接踵而来。
“是感动中国还是感动CCTV?”
网友们对于CCTV的评选程序以及评选是否公正产生了怀疑。
“其中的一些获奖者只不过是在尽职尽责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可以称之为‘杰出’、‘模范’、‘突出’,但不是‘感动’。”
因为此次白方礼的落选,网友们对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人员也产生了怀疑。
有网友表示,自己此前一直非常支持《感动中国》,没有想到的是《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也有暗箱操作。
“今晚的感动的不是国人,而是媒体,之后《感动中国》也可以改名字了,改为《感动媒体》,我们也无需期待与参与。”
甚至有网友撰写了一篇名为《白方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的文章,文章之中其认为白方礼农民的身份是其无法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罪魁祸首”。
若白方礼老人能够看到网友为其打抱不平的场景,想必也是十分欣慰,然而白方礼却永远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他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离开了人世。
白方礼老人雕像
白方礼老人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当选《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并不是非常在乎。
2004年落选之时,其就曾说过:“我做这些事情,并不是因为想要获奖。”
然而就是这样纯朴的白方礼才更令网友心疼。
一时之间,人们对于央视的公正公正产生了怀疑,无数网友前往央视的微博底下要求央视道歉。
央视面临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央视是我国的主流媒体,若央视无法秉承公正,那么我们普通人还能够获得公平公正吗?
人们在为白方礼老人打抱不平的时候,也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也希望普通人能够享受公平待遇。
央视2005年的《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使得央视遭遇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
面对网上争议的声音,央视方面也站出来做出解释“我们非常遗憾白方礼老人未能入选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但是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白方礼老人的精神。”
并公布了所有程序中的投票结果。当然当时的网友并不太认同这个说法。
网友也深知,白方礼老人对这个荣誉并不是非常的推崇,而且白方礼老人也离开了人世,这个荣誉对于白方礼老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但是他们不能接受白方礼老人没有这个荣誉。就像上面所说,与其说他们为白方礼谋不平,不如说网友在与“特权”、“黑幕”相抗争。
宣传白方礼,致敬白方礼
无论网友如何不满意,2005年的《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经结束。此事在网上发酵了一段时间后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虽然网上的热度不再,但是还有很多网友等待央视能够为白方礼正名。
也被白方礼精神感动的人,自发宣传白方礼的事迹,李佳伦自费将白方礼老人的事迹拍成电影,希望世人能够谨记曾有一位默默奉献的白方礼老人。
为了拍摄白方礼老人的事迹,李佳伦节衣缩食,倾家荡产。
电影上映之后,李佳伦被网友笑称:“中国最寒酸最贫困的电影制片人。”
除了李佳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白西骞的人,也在为宣传纪念白方礼老人而努力,四处奔走,只为修建白方礼纪念馆。
当然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在2012年1月15日,2001《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中有一个特殊的环节,白方礼小学的30名学生簇拥着白方礼生前使用过的三轮车缓缓的从幕后走到台前,时隔6年,白方礼老人终于被央视承认了。
无数了解白方礼老人事迹的网友,看到这一幕时均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感动中国》节目组朱波也表示:“节目组对于白方礼老人并没有任何偏见,评选活动也没有黑幕和暗箱操作,只不过每年的名额有限,因此每年都会有所遗憾。”
对于央视的这番说法,很多网友都不买账。
然而无论如何,白方礼老人能够被央视在2011年的时候特别致敬,也证明网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佳伦与白西骞得知“白方礼们”被特别致敬之时,也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幼年无学成遗憾,成年努力供子女
1913年,白方礼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偏远农村家庭,当时正值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白家的生活也是极为贫困,年幼的白方礼就要承担各种家务,参与田地劳作,然而即便如此白家的生活也是一穷二白。
幼年时的白方礼非常希望能够读书,因为读书就不用做这些繁重的家务,读书也可以懂得很多道理。因为家庭的原因,白方礼并未将自己的“奢望”言之于口。
默默地做着各种家务,因为他多做一些,父母就能够少做一些。
长大后,开始做一些短工补贴家用。1944年因老家生活难以度日,来到天津谋生,因没有文化,只能出卖体力。
有了一些积蓄之后,白方礼做起了三轮车夫,因为社会还未稳定的原因,当时的他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劳累,还要观察当地的情况。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白方礼用三轮车将三个孩子供上了大学,期间还支援了自己的侄子。
因幼年的遗憾以及成年的艰辛,白方礼经常告诫孩子努力读书,白方礼并没有学过什么家庭教育的方法。
他只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们——生活的艰辛,并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读书生活。这也成为了孩子们努力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天津成立了一个货运小组,白方礼也成为了正式的工人。
白方礼在之后的工作之中更加努力,获得了很多荣誉。
1974年,劳累一生的白方礼退休了,然而退休以后,白方礼并未放弃劳作,其曾在油漆厂工作。
当时儿女们都不希望白方礼继续劳作了,希望他能够安度晚年。然而白方礼却停不下来。
三轮车承载希望,年迈老人助教育
1982年的时候,白方礼重拾老本行,骑着三轮车送货,对此儿女们也是非常反对。
然而白方礼却一再坚持,最终儿女们败下阵来。
儿女们本意是希望老人能够有一个事情做,等过几年再劝他放弃。
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白方礼一直劳作到90多岁。
白方礼重拾老本行之后,每天早出晚归,节衣缩食。
儿女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次回家都劝诫父亲,不要这么劳累,但是白方礼不以为然。
为此儿女们只好多回家,给他带点有营养的食物。
1987年,74岁的白方礼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这么多年来攒下的5000块钱捐给当地学校。
儿女们对此并没有意见,但是白方礼的另一个决定却遭到了全家的反对。
“我要骑三轮车,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白方礼的家人纷纷表示不可以,然而白方礼并不是与他们商量,而是通知他们。
从此以后,白方礼在工作的时候更加努力,每天出去的更早,回来的更晚,而且风雨无阻。
更重要的是白方礼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最少要挣三四十块钱,每个月至少捐赠1000块钱。
1000元对于当时那个时代而言,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于一位已经70多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更是极为困难。
但是白方礼坚持了下来,在之后的10多年之中,白方礼先后捐赠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
为了能够多拉一点活,白方礼不舍得休息,每天在外拉车的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其多次因中暑而晕倒,因冰冻而滑倒,苏醒爬起之后继续工作。
在这10余年的时间中,白方礼老人休息的时间寥寥无几。
因年事已高,经常无法憋住小便,导致冬天的时候,整个下身都是湿漉漉的,对此白方礼并不在乎,垫上几块布后继续工作。
为了给孩子提供学费以及生活费,白方礼中午并不回家,每天早上在家里带着饭,夏天的时候,饭基本都坏了,冬天的时候,饭都被冻住,但是白方礼依然坚持。
“我在街头看着他蹬自行车,心里并不好受,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非常心疼他,风吹雨淋,别人看见他还以为他是无儿无女的孤老头呢?我也多次劝他放弃吧。”
白方礼的女儿曾多次劝父亲停下来。
“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我一天总能挣个二三十块钱,别小看这些钱,可以供十来个孩子一天吃饭呢。”
在白方礼老人的规划之中多是孩子,而没有他自己,这些钱可以供孩子吃饭,但是他忘了他自己还需要吃饭。
为了能够节省开支,白方礼老人还去捡别人不要的食物。
“这有什么苦的,馍都是农民兄弟一滴一滴的汗换来的,我拾起来吃,不少些浪费吗?”白方礼老人总是极为谦虚,并不宣传自己的贡献。
“我都没干什么,怎么又让上面重视了呢?”对此,白方礼老人极为疑惑。
“我干不动了,这是我最后一笔钱了。”
2001年时,白方礼老人来到资助的学校,从饭盒之中拿出最后500元,这500元都是一角两角凑起来的。
在场的孩子望着面前整齐的零钱泪流满面,不停地说着谢谢。
不久之后,老人因身体原因入院治疗,2005年9月23日,白方礼老人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老人离世时,天津市民自发走出家门为白方礼老人送行,当白方礼老人的遗体从医院抬出之时,人群出现了拥挤,房顶上、树上都是站满了人,他们都想再看白方礼老人最后一眼。
在白方礼老人灵车之后,市民们自发送行的车队紧紧跟随,当时很多出租车司机自发停业一天,无数网友在记念白方礼老人以及发布白方礼老人逝世讣告的微博下为白方礼老人送行。
一位普通人能够让无数国人为其送行,说明了其在人民心中的重要性。
白方礼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大爱无疆,他用三轮车踩出了无数学子的未来,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人民,理应受到宣传,让世人铭记这位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老人,让世人学习白方礼老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