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拼搏,不负时代”“奋力拼搏,笃行不怠”“用拼搏成就生命的精彩”……毕业季,那些温暖有力又饱含哲理的殷殷寄语,总是直击人心,令人深受触动。梳理各大高校毕业寄语,奋斗、拼搏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这并非老生常谈,而是因为无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拼搏都是最好的答案;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拼搏就是最大的确定性。
毕业季,既有完成学业的惊喜和收获,也有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诸多不适与不易。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同时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各地疫情仍多点频发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有人为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涯感到迷茫与困惑,有人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自己很不幸,在自怨自艾中难以自拔,还有人消极颓废,认为“‘卷’不动不如躺平”……青春可以迷茫,但不可以虚度,明天的你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你怎么做。与其消极抱怨,不如努力改变,在解决问题中“摸爬滚打”,成长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社会人”。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告别过去的内忧外患,今天的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这是当代青年的幸运,也意味着沉甸甸的时代重任。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将自我成长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如何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每个青年都必须要正视、要思考的问题。“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无论在什么年代,拼搏,都是青春最好的状态和姿态。
越自律,越自由。《少有人走的路》一书说道,“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一个人无论条件多么优越,能力多么突出,如果没有“自律力”,一生可能将在庸庸碌碌中度过;而一个人无论现在面临什么困境,只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设立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中不懈前行,就一定能够变得越来越好、距离梦想越来越近。
越拼搏,越幸运。最近,几位青年学子的故事刷屏全网,他们来自一个共同的地方:四川大凉山。从农村娃成为哈佛大学博士后的阿勒拉哈,从放羊娃变成高材生的苏正民,被香港中文大学全奖直博录取的南大学子陈时鑫……他们将挫折化为动力,把苦难当成磨练,在不幸中创造出奇迹。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起点并不决定人的一生,只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谁都能收获幸运、拥抱美好。
越向前,越坚韧。校园与社会的交叉点,是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之一。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应抱有“一蹴而就”的预期。成功的本质就是“好事多磨”,背后离不开默默的拼搏和努力。成长如同登山,向上的路最难走,反之,如果感到毫不费力,说明走的是下坡路。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情,“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自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未来的精彩铺垫稳稳的基石。
告别青涩、跃入人海,毕业生们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在更广阔的大江大河,去做一朵奔涌的浪花吧,在青春的新赛道上放飞人生梦想,在壮阔的新征程中成就事业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