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技术在所处的行业或边缘行业总会找到多多少少的相通之处。
这种相通之处可以很好地让人去掌握及应用,但不能就行业间的差异带来实质性的成本下降,即使是行业自身内部的个性化差异也如此。
毕竟,人类掌握的技能,无非是为了应用;这些技能一旦落地应用的时候,就存在买卖,存在买卖就存在市场,在市场上流转,就要经过人与人或企业与企业间的博弈。博弈与竞争会推动技术的不断成熟。而这种成熟让技能的应用成本下降,却不能让行业的标准快速成型,反而会强化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存在。
在IT行业,这种表现更明显。两大移动系统的派别——Android、IOS 即可让你不能在原生应用中一件衣服照套;两大流量入口的小程序体系——微信、支付宝亦是如此。虽然很大程度上,他们之间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即使有着很多貌合神离之处,总会渗入你将我就的差异,毕竟宿主的利益摆在哪里,不是你我佛之心,猿之力可以左右的。
然而,对于应用开发与实现的技工来说,这无疑是头疼的事情。很多情况,同一款应用,开发完Android版的,又不得不照葫芦画瓢般于IOS上。
做一个H5的web应用,你不会忽略小程序;做了微信小程序,你也忍不住把支付宝小程序搞下来。电脑配置越配越高,烦恼越积越厚,工作没白做,头发却白了,唯一黑的就是那双熊眼。
或许这一切不是你乐于去做,大多数是因为那些“寄生虫”的存在,教你念念不忘,怎样才是一个产品——毕竟没有人用,对你来说是成品,对市场来说或是废品。
在多端开发方面,国内搞得比较成熟的,dcloud的uni-app无疑是其中之一。它是一套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开发者编写一套代码,即可发布到IOS、Android、H5、以及各种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QQ/钉钉)等多个平台。而且针对系统或多端的差异性提供了统一的API,能够很好的提升了开发多端的效率,进一步降低多端开发的门槛,性能相对出色。
基于HBuilderX的IDE,使用uni-app框架,无疑为开发者带来不少便利。虽然目前的uni-app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个别组件的性能表现一般般,稍微渲染要求高些或页面复杂些的,就要web与原生混用,插件市场上的很多插件或组件还是较多停留在个人开发上,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标准及规范。整个开源生态还未高度成熟。但随着开发者对多端开发便利性的认可及不断涌入这个体系,社区开源的力度不断加大,来自群体性的经验不断渗透,相信uni-app会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也期望那天——无论系统的差异怎样,无论行业内的体系如何划分,我们总可以借用一套能通杀多端的利器,轻易的开发出各种业务体系的应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时候,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高,更是经验在积累中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