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大算力芯片从测试到量产,至少需要两年左右d时间。”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日前在武汉举行,黑芝麻智能创始人、CEO 单记章作主题演讲,分享“国产大算力芯片的量产之路”,就当前汽车供应链的本土化、区域化趋势,探讨核心芯片如何从架构创新推动行业向前。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CEO 单记章
受全球疫情、国际形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等多种因素影响,汽车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产业链发展的区域化凸显。确保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可控,已成为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单记章表示,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中国车企发展速度领先全球,安全、可靠的本土供应链体系是支撑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快速技术迭代的关键。
他介绍,在本土化方面,黑芝麻智能研发了智能驾驶的核心芯片,并联合国内产业上下游供应商共同打造国产域控制器平台。
未来3-5年,智能驾驶将迎来高速发展期,能为汽车行业创造巨大机遇。中金公司预计,到2025年,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65.5%,智能驾驶芯片市场需求近1400万片。
对此,单记章认为,智能驾驶需要智能底座,包括数据平台、创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强大的计算平台、成熟可靠的零部件、可快速迭代的软件,而芯片架构的创新是智能驾驶技术革命的基础。
从PC时代到手机时代,再到汽车时代,计算平台围绕着实际的场景需求而演进,芯片架构经历了重大创新。在智能汽车时代,自动驾驶芯片一般是集成了 AI计算、图像处理 GPU、音频处理 DSP、深度学习加速单元 NPU,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等功能的SoC芯片系统。芯片功能更加综合,智能驾驶的技术演进需要大算力芯片支撑。
大算力车规芯片十分复杂,其架构所需的关键技术涉及先进封装,大型异构,安全机制,核心IP,隔离技术,多芯片高速、低延时互联架构技术等,实现大算力车规芯片的量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如此,单记章相信,中国在这一次汽车革命浪潮中非常有希望成为全球的领导者。
作为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黑芝麻智能已经建立起包含芯片、算法、数据、软件和工具的完善客户赋能体系,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产品体系、开放的生态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帮助客户打造差异化产品。
今年5月,黑芝麻智能与江汽集团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多款思皓品牌量产车型将搭载华山二号A1000芯片。单记章表示,开放的国产大算力计算平台将带动中国本土汽车供应链的发展。
【记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