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很喜欢看印度电影,刚好在某音上刷到了,就特意找来看了看。
故事的开始:
1.目击
漆黑的夜晚,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正在打电话,没有注意与前方车辆的距离,差点撞上,一个急转弯,直接摔倒在地,眼镜也飞了出去。他强忍着疼痛,摸到眼镜,站了起来。就在此时,他恰好目睹了一场谋杀。
就在不远处,四个男子将一个女子从车上抬了下来,放在草地上,倒上汽油,点火,熊熊燃起的火光照亮了四个人的脸。
2.抗议、愤怒
当天夜里,报社接到新闻,连夜更换了头版头条,第二天,全国人民都表示震惊:一名高校女教授被强jian后烧死。
大学里,学生们都在等待副校长为这件事情发声。但是副校长轻描淡写的语句:“她为什么十点多才回家”“她的穿着表明了她的意图”之类的话语,让学生们大为不解,引起公愤。
学生会主席歌莉为老师打抱不平,上台发言,并带领学生们发起抗议。为了平息抗议,警察对抗议学生进行了殴打,将多名学生送往医院。
歌莉在被殴打后,满脸是血,录了一段控诉警察的视频,迅速在全国发酵,各地各高校学生都走出课堂,发起抗议,震惊全国。
这件事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需要有人来平息愤怒,给群众一个真相。
3.破案:逮捕
副警督临危受命,通过监控视频,目击证人的指认,快速确认了嫌疑人四人,并实施逮捕。
这四人,臭名昭著,此前犯下多次刑事案件,但他们是为政党服务,做一些腌臜的勾当,所以以往出了事也只是被关押几天,无罪释放。这让民众担忧,他们是否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迫于这个压力,副警督没有向上级报告案件的具体进展。
但有人泄密,罪犯被逮捕的信息迅速登上电视新闻,警察总长也打来电话质问。要求他将嫌疑人转移给其他部门,要求他不要再插手此事。
就在转移途中,副警督内心煎熬,想到受害者那无助可怜的母亲,那些头破血流的学生。他做了一个决定,一定不能让这些罪犯顺利逃脱。
于是,他让司机关闭车灯,转向事故发生地开去。
到达后,让嫌疑人全部下车。就在其他警员不知道为什么要来这时,副警督掏出手枪,直接击毙了四人,并向另一名警员的胳膊开了一枪。
4.英雄警察
第二天,警局迅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英雄警察的故事全国皆知:四名嫌疑人指认现场时,想要逃跑并枪击警察,在此情况紧急之下,副警督迫不得已开枪,击毙四人。
罪犯得到了处决,迅速平息了民众的怒火。人人称快!
但,在未经审判就处决嫌疑犯的行为不受到法律的认可,遭到相关部门的质疑。副警督必须在法院上接受公开审判。
此事一出,群众哗然,他们认为警察的行为是正义的,理应受到相应的支持和保护。
他能赢吗?
5.审判:真相反转
开庭当日,被告方律师引用案例,来支持警察行为的合理性。以情动人,本就劣迹斑斑的罪犯何以应该博得同情呢?在恶劣的罪犯和正义的警察之间,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辩方律师直接推翻了他的说法。并对案件提出了诸多质疑。
此段堪称全程高能。
首先,对于案件的陈述是否是真实的?死者是死于“强奸+焚烧”,谁看见了吗?
并没有,受害者母亲,普通民众,甚至是目击者,他们都没有看到“强奸”的过程。那尸体已经被烧到难以辨认的地步,又何以确定是被强奸呢?
在印度,发生的强jian案件其实特别多。为什么这件事闹得这么大?
就在同一张报纸上,第七版,同样刊登了一名女孩被强奸最后自杀的故事,为什么这件事没有得到这么大的关注呢?
新闻是什么?每天发生那么多事,什么样的事能都放在头版头条,获得最多的关注?每份报纸都有其定位,所以各不相同。这也就是说,每份报纸其实都是在传达本机关的意识形态和态度,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既然是主观,那么就做不到纯粹的客观。即使新闻叙述真实,也会由于频繁报道同类案件,让人产生错误认知。
就像这个案件,她真实吗?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在警察还未逮捕进行审判之前,报道就已经对案件做了基本的判定,直接点燃了群众的愤怒。这也是在进行一种误导。只是我们甚少去质疑这件事。
嫌疑犯未经审判就被枪击致死,合适吗?
在未定罪之前,罪犯也能称得上“嫌疑犯”,他们是否真正有罪,必须经过审判。
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劣迹斑斑的人,犯下过A罪,也犯下过B罪、C罪,那么他一定会犯下D罪吗?
这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情感层面,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她会,认为“坏人=会做这种事的人”。
但是,这必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适的。在破案阶段我们可以做合理猜测作为破案线索,但是在审判阶段,必须讲究证据。
指出以上两点以后,律师引出了对于案件本身的质疑,从而引出案件的真相
根据调查,这四个人不会开车。那么,开车到案件发生地,肯定有第五个人,他是谁?他坐在车上,并没有被看到。
6.体制的悲哀、一场阴谋
事发之前,女教师萨芭,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位哭泣的学生。
这位女学生是在校博士生,这是她读博的第七年。就在不久之前,她的博士论文又一次被导师否定。是因为她的成绩不佳吗?不是的。
原来,这名学生叫做维迪亚,一个离开农村,怀揣梦想的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九百多个小时,发表了多篇文章。
而她的导师维达尔山,利用她,以她的文章冠上自己的名字发表,获得荣誉,他之所以不让她毕业,就是为了让她继续为他服务。并表示她们是“贱民”,职责就是服从。
维迪亚不堪其辱,迫于压力,选择了自杀。
在她去世不久,她的爸爸来学校接收女儿的尸体。晚上,这位爸爸还在学校游走,他去警局报警,没有得到合理的回答,无助的他遇到了在广场上的萨巴。哭着说起了女儿的事。
而后,萨巴通过调查,知道了维迪亚的过去,并在手机里发现了线索,确定了她的死和导师维达尔山有关。
为了替学生讨回公道,萨巴写了举报信举报该教授。教授想要萨巴放过自己,和她谈条件,萨巴直接拒绝了他,由此受到报复。
当晚,教授事先在萨巴的电动车上做了手脚,萨巴开车开到半路,开不动了,只能站在路边打车。趁着夜晚。教授开车直接撞了过去,从萨巴的身体上碾压了过去。
很快,警局就将这件“肇事逃逸案”上报。由于此时正值大选期间,为了转移政党之间斗争的注意力,副警督向候选人提出一个计划:利用教师之死,挑起民愤,再让警察解决,收获民心。一举两得。
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阴谋而已。
7.自保与战斗
那这一切又是如何被律师所知道的呢?
原来,副警督在枪击四人之后,他的儿子在放学的路上,被面包车所撞,进了医院。他知道这是上级在警告他,惊恐之余,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政党斗争的牺牲品,他搜集了关于此事的证据和资料,交给了另一名同事。让他找律师,来揭露这一切。
这名律师,以前也是警察队伍中的一员,但是因为被人陷害,锒铛入狱,甚至在狱中,被殴打致瘸。
这一次,他带着仇恨,用法律武器,和政党的权势进行斗争。这也是他的复仇。
最后,副警督进了监狱,但内心获得了平静。
至于教授的惩罚,没有说。
律师的经历也只是闪过的断断续续的镜头简单交代。
应该还有第二部。
但是这部剧透过不停地反转和辩论表达出了诸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新闻的真实性?偏见?刻板印象?政治斗争?体制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