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波函数

量子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波函数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双缝实验,结果表明光是一种波,因为它形成了一种干涉图案。所以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光被认为是一种波。然而,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发现了一种叫做光电效应的东西,这是一种光可以从原子中分离电子的现象,这不是经典波应该表现的方式。

两种结果似乎是矛盾的,光是波还是粒子?随后,在1909年,泰勒进行了一次双缝实验,每次只有一个光子通过双缝发射。如果通过双缝照射一个光子,你会在另一边看到一个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光子一次一个地从狭缝中射出,最终就会出现一种图案,看起来就像杨在一百多年前展示的干涉图案一样。单个光子看起来像粒子,但一堆光子一起表现得像波,所以光子看起来既是波又是粒子。

该实验后来用电子进行,也显示出相同的模式,但人们对电子波的真正含义感到困惑。我们可以理解水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上下摆动。但是电子实际上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谜。在经典力学中,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对物理对象将采取的路径做出数学预测。如果你知道它的初始条件,你总能找出物体的位置。所以需要对电子波采取类似的数学描述,以显示电子位置或其波函数形状

192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欧文·薛定谔揭示了这个波函数的形状。它是牛顿定律的量子力学等价物,它可能是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方程。与牛顿方程不同,它不是确定性的。它不像牛顿方程那样简单,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方程中的ψ是一个波函数,为我们提供了波的形状。薛定谔自己也在努力解释这个波函数,他的解释是,这是电子在空间上的电荷密度。但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并且不起作用。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玻恩发现ψ函数与概率有关。他说它代表了在空间中任何一点找到电子的概率。这个函数描述了原子中电子的行为,它显示了电子如何占据某些轨道以及它们的形状,这些形状实际上是在任何特定点找到电子的概率密度。除非你测量它,否则你只能得出在任何特定半径处找到电子的概率。

最被接受的波函数解释,称为哥本哈根解释,是由量子力学的两位创始人维尔纳·海森堡和尼尔斯·玻尔开创的。这种解释说,在进行测量之前,这个等式告诉我们电子同时处于所有潜在位置。这种解释基本上说波函数不是真实的东西,它只描述数学概率。唯一重要的是测量,那是唯一可以知道粒子的位置、能量或其他属性的方法。所以当测量发生时,我们说它的波函数已经“坍缩”了,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确定电子在哪里,它的属性是什么。

当它被测量时,它的概率在你测量它的地方变成 100%,在其他地方变成 0%。但在测量之前,你不会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它。如果你重复测量,你不太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电子。这种所谓的“波函数坍缩”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困惑所在,没有等式可以准确描述测量后这种坍缩是如何发生的。这被称为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7月3日 15:09
下一篇 2022年7月3日 15:0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