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法院对张国的判决,几篇随之而来的深度报道,让“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挟带着若干新鲜或陈旧的细节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距离那场全网咀嚼的公案已经10个月,当它以这样的姿态突然回归,对绝大部分网友来说,瓜,和吃瓜的热情,几乎都已散尽。一个再有谈资的故事,尾声也历来乏人在意。
但如果,仔细看了那些报道,以及附着在后面的网友评论,还是会有不同的发现:除去那些已经倦怠的吃瓜者,也有人在点评判决的恰当性,有人在质疑几位当事人的彼此对证,有人在敦促其他相关官司的进展,更多人在质疑女当事人周某,挑战她在信息披露上原来存在更多移花接木和矛盾互博。
一个事件之所以成为光怪陆离,就在于它不像月亮只有光暗两面,而是有无数个切面,无数个被折叠和隐匿的角落。
10个月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还记得这个事的本原,再次看向它,又可能窥到哪些新的光点和斑痕?
(零)
2021年7月27日,周莉登上了前往济南出差的高铁,此次她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与华联的商务签约。
尽管后来,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她此次出差是个人要求且手续正常,那位家喻户晓的“王某文”,不是阿里高管,也不是周莉主管,而是一个团队的平级同事。
但在9天后的2021年8月6日晚上,周莉将写满自己“被强迫出差、遭阿里高管强制灌酒、性侵、无人问管”的传单,洒满了整个阿里食堂。
一场充满撕扯、疑点、争辩、谎言和矛盾的风暴,就此席卷整个中国互联网。
(一)
周莉参加的济南签约非常成功,7月27日晚,阿里方面宴请华联相关员工,在当地一家酒店聚餐。双方各有3男1女参加,
阿里方面:王某文、周莉(女)、胡某敏、王某兵
华联方面:张某、刘某、陈某丽(女)、张国
张国与周莉是初次相识,从无业务关联,他甚至不是华联的员工,只是作为华联方的礼节陪客参加了这场饭局。所以,在事后广为流传的7月27日华联与阿里签约现场照片中,并没有张国的存在。
对于酒桌上发生的事,济南市槐荫区法院的案件披露书上给予了比较细致的说明:
8人中,除了华联的陈某丽(女)和刘某外,其他6人都喝了白酒。饭局上,周莉与张国互相敬酒,根据后来的证词,张国多次向周莉敬酒,而周莉也抓着张国的手,劝他把杯中酒喝完。
根据三联周刊记者的采访,周莉在整个饭局上至少喝了3杯白酒。
期间华联的陈某丽(女)两次陪同周莉去卫生间,据她回忆,第二次时,周莉“已有些酒意”,在之后,张国陪周莉一起离开包间吐酒,等到再次见面时,她看到张国已经坐在了周莉的椅子上,而周莉则趴在了张国腿上。
华联的张某将这一幕拍下,成为网上广为流传的第二张照片。
当然,比较有意味的一点是:
2021年8月7日,周莉在阿里内网发布的8000字长文里,着重控诉了自己在饭局上被“阿里高管”王某文“强迫灌酒”的过程。
而在法院的调查里,除周莉之外的所有饭局参与者以及包间内的服务员,在向警方作证时都表示,饭局中并没有人“灌酒”。
一边是周莉自述长文中消失的张国,一边是法院最终判决里的张国,似乎,张国的存在被刻意隐藏了,也是从这里开始,整个案件产生了两条相互矛盾的叙述。
如果从结果倒置来看,恰是这一正一反的两条叙述,让事件走向了一个封闭和开放混沌交织的结局。
(二)
监控视频显示,饭局在当晚10点结束。
华联的陈某丽(女)和王某文陪同周莉乘坐出租车返回住宿的酒店,车上陈某丽坐副驾,同为阿里员工的周、王坐后排。
事后陈某丽向法院证言,周莉在车上亲吻了王某文的脖子,留下一个深深的“草莓印”,并听到王劝周“不要这样”的对话。
事后周莉辩护律师认为,这可能是周莉“自己酒醉,错把王某文当作自己的丈夫”而发生的误会。
在送周莉返回酒店后,王某文被同事电话叫回酒店照看周莉情况,两人在房内独处一段时间,事后王某文承认对周莉实施了亲密行为。但这个“草莓印”让王某文和周莉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变化,最终王某文被处于行政处罚,当时没有定罪。
按照周莉那篇文章的叙述,整个事件,其实就已到此为止了:
同事王某文,送酒醉的自己回酒店,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疑似被猥亵的证据(床头开了封的安全套和消失的内裤),于是报警,在阿里内网发表8000字长文,控诉自己遭受公司不公待遇。
不过,随着警方开始介入,各类监控证据的调取,一些隐匿信息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像如今我们知道的一点——消失在她讲述里的,不只有衣物,还有张国存在的痕迹。
(三)
根据槐荫区法院一审判决书显示,通过各方走访,及调取张国家中的视频监控记录显示:
7月28日早晨7时14分,周莉联系张国,告知其房间号码。
张国在接到周某电话号后,从家中携带一盒未开封的安全套,于7时59分到达酒店,“敲门进入”周莉房间。
一个半小时后,张国离开,带走了周莉的内裤,安全套则留在了房间。
判决书显示,张国承认在房间里的一个半小时,对周莉实施了猥亵行为,但周莉拒绝了其进一步发生关系的要求,并在9点30分左右让其离开了酒店。
像披露的那样:周莉清醒的知道自己被猥亵,明确拒绝了张国的要求,成为此案成型的关键,因此,最终张国以猥亵罪被判刑。
不过,有了另一个疑惑处。
既然,周莉清楚的记得自己在7月28日早上被华联的张国猥亵,并被其带走衣物,留下安全套。
但在9天后的8月6日,周莉在阿里食堂撒传单时,白纸黑字书写,和她坚定说出的名字,是王某文,非常明确的说是遭到王某文的强奸。在次日发出8000字长文控诉时,也把丢衣物和留下安全套的事,暗示为王某文所为。
事件发生到这里,周莉的自述和警方的调查之间,开始有不少难解的疑问:
警方调查是正常出差,周莉说自己是“被强迫出差”,
饭局上所有人证没有“强迫灌酒”,周莉自述里说是“被强制灌酒”,
饭局上是和张国喝酒,但自述里说是王某文灌酒,
7月28日,是张国进入自己房间,但周莉自述里并没有提及张国来过,
关于猥亵,周莉清醒的知道是华联的张国,但自述里的指控全部指向了阿里王某文。
以及,最广为人知的,周莉的讲述里,只是一般员工的王某文,被称为了“阿里高管”。
笼统的看,这些周莉讲述体系里的令人不解的点,有两个共性。
一是并不特别精细,其中的大部分,只要警方介入,其实轻易可被证实或证伪。
但另一方面, “阿里高管霸凌”“被强迫出差”“遭上司灌酒”“孤身一人酒醉”“睁眼发现床头的安全套”。
而今再看,这些说辞,与其说是鞣制的疑点,可能用“本能的修饰”更适合。因为里面潜藏的劳资冲突、男女对立、职场压迫……每个被延伸的话题,都几乎踩在了当下舆论最敏感的G点上。
如果允许展开推论:也许,周莉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当一个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并非一个完美受害者时,会本能的在心中刻画一个完美的施暴过程,这个过程,会完全合乎她现象中的样子。
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本能而自然的趋向,一个自我保护的聪明选择。也许,同样包括对她。
另一个更尖锐的解读是:掩盖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其他的谎言。
2021年8月7日,这个被称为逻辑严整、标点整齐、没有一个错别字的8000字自述,被张贴到了阿里内网,同时也秒传到互联网世界。
这只有所雕琢的蝴蝶翅膀,自此掀起风暴。
(四)
十几万阿里员工被这篇8000字的“完美犯罪”瞬间震惊。
周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关切,数不清的阿里员工对其表示了支持,并痛斥其所在部门业务与HRG的不作为。要求周莉业务主管出来解释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有很多阿里人甚至自发组建了群,商讨如何帮助周莉。
没人知道周莉当时的内心所想。选择在内部发帖,是不是原本就希望寻求在内部解决?对她而言,如果这件事在阿里内部解决,在一个不具备充分条件的非司法执行环境里, 一桩这样的指控,几乎不可能能像济南公安这样的细节还原力度,结果大概率可想见,基本以支持弱者处理收尾。
但几乎同时,周莉的8000字长文,出现在了互联网的公域里。顷刻间,舆论如洪水破堤将阿里,周莉,王某文,所有的人和事,全都裹挟进去。
同样没人知道,这是不是周莉内心所期盼和设定的结果。
和所有社会事件一样,张贴8000字长文的周莉必然是“受害的弱者”,与此相对,阿里瞬间成为“施暴的强者”,被舆论紧钉在了耻辱柱。
弱者可以收获一切同情、理解、支持,而强者必须被仇恨、嫌弃与怀疑。
后面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
周莉所在业务线总裁(这是真“高管”),阿里P12因此引咎辞职,HRG也因此离职,阿里CEO出面说明、道歉。无数个与此事相关的负面热门热搜冲向阿里,股价和声誉落到前所未有的冰点,同时,陪酒文化、职场霸凌又相继成为阿里最热的标签。
8月16日,随着济南警方刊出了那份细致通报,一些此前难以捉摸的疑点,陆续被指出。
(五)
一个未被很多人关注的细节是,庭审记录里的时间线。
7月27日晚到28日早上9点半前,周莉丈夫多次与周联系,周莉均未回其信息和电话。
28日,
9时30分,张国离开周莉的房间
9时43分,周莉和丈夫微信通话。
与丈夫通话同时,周莉与王某文进行微信文字聊天,询问王某文是否送自己回酒店
10时02分,周莉再次与丈夫微信通话,在这个通话里,周莉告知丈夫,王某文在前一晚猥亵了自己。
当然,中间还有一些疑问:
周莉和丈夫微信通话,在不到20分钟内打了2次。在第2次,周莉才告诉丈夫自己被猥亵;
为什么周莉在和丈夫通话报平安时,还要和王某文紧急求证;
周莉和丈夫微信通话时,张国刚离开10分钟;
基于被披露的详尽时间线,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妻子,在面对丈夫对其失联一夜的质问下,可能会有的惊慌失措。
在这种惊恐心理的影响下,出于一个维护自己和维护家庭,她可能会如何选择?
刚刚在微信那头承认送周莉回来的王某文,不可避免的,或自然的,成为首当其冲的重点存在。
一个部分事实被折叠,部分内容被隐匿,部分情节又模糊的故事开始慢慢形成。
无从想见的还有一个场景,在8月6日,周莉在同事群”预告”将要去食堂撒传单时,她用了一种旁观者看起来略带奇怪,甚至感觉有些怪异调侃的语气,这样说到:
这种表达,给人一种恍然的错觉——她像是一个情绪失控的导演,引导剧情走向一个个未知。
(六)
如今,案子似乎尘埃落定,若干关于案情的细节还在对抗和翻滚。
张国被判刑,王某文被行政处罚,周莉所属部门业务和HR高管在事件之初,面对汹涌舆情,引咎辞职,阿里因此名誉与股价暴跌。
一个全员受伤的结局达成,事件里,包括周莉在内,满眼都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很多喊话还在发生。随着张国判决落定,和媒体报道的出炉,周莉、张国妻子、王某文妻子、不同的当事人,再次先后现身。
在周莉的表达中,将去年8月14日济南警方那个案情调查,评价为一篇“漏洞百出的通报”。当时,正是这则通报,推翻了她此前指控的“强迫出差”“灌酒”“怀疑被上司强奸”等内容,众多网友一夜反转。周莉说,她尝试过向当地警方索要说法,但并无结果,对自己的密集网暴,均系由此而来。
在周莉陆续接受媒体采访后,昨晚,张国的妻子也隔空愤怒质疑:
通报里已经明确:张国是在你自己报给他房间号后,“敲门进入”——但你却说是自己“迷迷糊糊”的告诉了他房间号,是他自己强行推门进入!如果是强行,你为什么不呼叫,为何不躲避,为何不反抗,反而淡定自若的跑回到床上睡觉(不穿内裤)!?若真是强行推门进入,就凭这一点,早就结案了,何至于拖了十个多月?真是可笑至极!
似乎有理。各种迷障。
有人在说,也有人深深沉默。不同于10个月前被置身于舆论风暴中心,这次流量场里再次泛起的讨论,已经鲜有人再提到阿里,它似乎成了剧本中被轻轻遗忘的路人甲。这个当时一夜领受亿万踩踏的互联网塔尖,那些当时悲愤的、自发的站出来维护周莉的,她的众多阿里同事们,包括因此引咎离开的老鼎、HR负责人、包括王某文,等等,都悄无声息的陷入了无声的螺旋。
这家过去20年,向来注重文化修造,强调以人为本的明星公司,用当下的流行词来说,甚至一度会为此骄傲和“社牛”的公司,黯然成为“社恐”。
周莉说,在警方通报后,外面是网友,内部,则是大量阿里人对她展开了大量指责。可以想象,他们愤怒于信任被辜负,理智被愚弄,情感被伤害,原本那一瞬,对周莉自诉遭遇的爆棚愤怒,对公司文化沦落的痛心疾首,对管理层不作为的尖锐指责,那些热血沸腾难过流泪的自发声援,所有慷慨激昂的正义行为,好像一下成了被戏弄的笑话。
去年,在媒体的持续追访里,曾透出若干阿里员工片段式的陈述。他们表示,事件后,不少人在阿里内网发帖,有人说,看到更多案情,当时冲动了,想对公司说句对不起。也有人跟帖,说周莉作为员工,明知王某文完全不是高管,出差不是强制,吃饭喝酒也未被强求,这样的捏造事实,给公司文化和声誉造成了巨大伤害,是不是应该被反诉?
没有人回答这些问题。更多的人,陷入了难言的,苦涩的沉默。
(七)
周莉离开了阿里,她依然不平。但所有人都没有离开这个事件,依然在被荡起的圈圈波纹触碰和搅扰。
阿里成为了那个意想不到最安静的人。经历了一夜毁誉,漫长的被针对,它似乎已经想定了要隐忍的吞咽下这一切。在全网对周莉的质疑声里,所有的当事人都在,唯独缺的只有阿里,毕竟事实确然,它同样是最有理由去指责的人之一。一道空前惨烈的伤口凭空而降,是充分利用证据,和自己曾经的员工穷尽一切去战斗,澄清事实捍卫自己;还是自我舔舐酸涩委屈,让时间来修复和疗愈?
它选择了后者。
最近对此事的报道,有篇标题为《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当事人:再难重建的生活》,所述的是此事后,周莉的人生轨迹油然而变,太多后续,让她终生不得解脱。
难以重建的,不得解脱的,当然不只是周莉,所有人,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剩余人生,一个公司20年声誉的瞬间崩塌,尽在其中。
在《南方周末》的官方微博里,关于此事的报道下,一条相当魔幻现实主义风范的网友评论,被不少人跟赞:
【“如果那天早上,周莉的丈夫没在微信视频通话里看到桌上那盒打开了的避孕套,可能后面什么都不会发生”,多年以后周某反思到。】
但现实的魔幻,只能交给能吹走一切的风,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