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美多家商用车企发布了纯电动重卡新品的信息,有一点值得关注,这些产品瞄准的都是中长途运输领域。而国内商用车行业则一直普遍认为:纯电动重卡更适合区域和场站场景,只有续航能力更强的氢燃料重卡才能应用于长途运输。那么,目前在氢燃料重卡距离商业化应用仍比较遥远的情况下,纯电动重卡有没有可能率先在长途运输领域实现突破呢?
前段时间商车邦发布《特斯拉Semi电动重卡技术解析及对中国市场影响》一文,很多网友对于这款特斯拉纯电动重卡的应用前景给出了各种看法。从这些观点大致可以看出,不管是特斯拉还是自主品牌,纯电动重卡要想在长途运输市场批量应用,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这些难题。
购车价格
在谈到一款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时,价格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根据特斯拉给出的定价,其两个续航版本的Semi纯电动重卡的售价分别约为97万和117万元。对此,有用户表示:“价格和进口沃尔沃基本差不多,有这钱就买沃尔沃了,买这玩意干啥?”
首先,对比国内纯电动重卡的售价,特斯拉Semi的定价实际并不高。目前国内搭载280度电的6 4牵引车在补贴之前的价格大都在90万元左右。同时,如果和欧美市场的柴油重卡售价相比,两者也基本接近。那为何很多国内用户会觉得价格高呢?主要还是参照对象问题。目前国内主流柴油牵引车的价格大致在40万元,97万元超出了绝大多数用户的预算范围。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纯电动重卡的售价明显偏高,90多万元基本和进口重卡价格相当,这也导致了纯电动重卡和进口重卡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非常类似,年销量在2万辆左右,市场占比大致在2个点。由于两者的初始购买成本基本是市场主流重卡的一倍,虽然从TCO角度进口卡车和纯电动重卡在使用成本上都具备优势,但对于国内以个体用户为主的购车群体来说,还是会优先选择回本周期更短的产品。
因此,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电动重卡,要想在长途运输市场实现大规模推广,首先要在价格上向市场主流产品靠拢。但问题在于,没有销量规模就无法降低成本。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就看哪家企业能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率先破局。
使用成本计算
关于纯电动重卡的使用成本优势,有网友留言说:“买车价格就算翻倍,但人家省油钱啊。按一年跑15万公里计算,一年省20多万元。”因为用油和用电这笔账很好算,百公里油耗30L,油费30*8=240元,百公里耗电60度,电费60*1.5=90元,每公里成本差1.5元。似乎很多网友都认同这一观点:“快递公司的车一般用8年,就现有油价下,一年省几十万,8年省多少?”
但是,计算纯电动重卡的使用成本真的如此简单吗?对此,一位网友给出的反问耐人寻味:“8年得换多少电池你知道吗?电池什么价你又知道吗?”实际上,目前很多人在对比燃油车和纯电动卡车的成本时,只注意到了油价和电价的表面差异,却往往忽略了后期电池更换的成本。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电动重卡不谈电池使用寿命及更换价格就是耍流氓。因为重卡跑长途一年行驶30万公里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么大的电池组,一换就是半辆车钱。”
由于目前国内纯电动卡车市场化应用的时间并不长,还没到电池批量更换周期,电池的成本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但对于厂家和用户而言,必须要把这部分还未发生的成本列入到车辆整体使用成本中,只有这样才能实际体现纯电动重卡的使用成本优势,然后才有可能通过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高在长途运输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充电和续航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国内的纯电动重卡基本都应用在场站倒短和专用作业车领域,而要想进入到市场容量最大的长途干线市场,必须解决车辆自重、续航里程和充电这三个难题。
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上述三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只有多装电池才能解决续航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车辆自重增加,导致承载能力降低。要想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最合适的应用场景。由于快递运输有固定线路,装载量更看重体积而不是重量,对于使用成本也比较敏感,是目前比较适合纯电动重卡应用的场景之一。但也有网友表示,“500公里跑四五个小时就充电,本来三天能发到货的用这车就变四五天了。”“用这车拉快递就不叫快递了,叫慢递了。”除了影响时效性之外,有网友认为:充电时间也是成本,如果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对于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停下来的物流企业来说,会浪费多少时间在充电这件事情上。
因此,纯电动重卡要想在长途运输领域应用,最低要求是续航不能低于500公里,最好采用换电或者快速充电方式,同时,要根据运输线路提前规划好充换电站。此外,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通过运输线路和模式的变革,让纯电动重卡在长途运输市场发挥出特有优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纯电动重卡进入国内长途干线市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也是很多企业纷纷选择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主要原因。从全球商用车市场来看,各大企业对此也存在着一定分歧,有的看好氢燃料,有的坚持纯电动。具体到国内市场而言,氢燃料电池重卡在长途运输领域短期内很难真正实现商业化,这就给纯电动重卡留下很大的机会。最终能不能抓得住,就看能否吃透场景,创新模式,打通痛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