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总统拜登在“家门口”也吃了瘪。作为第九届美洲峰会举办国,美国生拉硬扯“非民主政权”等问题,决定将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拒之门外。霸道行径让美洲其他国家大为不爽,一时间抵制者众。最终有超三分之一的美洲国家领导人缺席,所谓美洲峰会这下成了“美国峰会”。
新华社资料图
尴尬局面至少折射出两点。一是,美国一向把拉美视为自家“前庭”或“后院”,早已引得众邻舍强烈不满,并渐渐开始用切实行动予以回击。二是,美国的号召力与威信出现了明显下滑,一些拉美国家不再像过去一样,愿意无条件服从美国指令。“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这些现象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第一,美国始终不能摆脱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霸主心态。长期以来,国际社会观察家们在美洲问题上最爱谈及的观点就是“美国视西半球为自家的‘后院’”,这是美国“门罗主义”的残余,也是美国美洲外交政策的思想准绳。在一个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日趋多元化的时代,美国却依然保留着殖民主义心态,将所有其他美洲国家视为自家的扈从,毫无顾忌为所欲为。就拿这次来说,拜登拒绝邀请古巴等国参加峰会的原因非常简单粗暴,即它们的政治制度不符合美国的喜好。
第二,美国对美洲长期保持单纯利用而非共同发展的政策。譬如,在美国政府眼中,为了美国的冷战利益,巴拿马运河需要长期被美国军事占领;为了美国的能源安全,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必须全力配合美国的中东政策……在经济上,美洲国家也应该按照美国的需求,成为后者生产生活原料与低水平制成品的供应地,巴西应该为美国做好牛肉供应工作,而智利则理所当然要种植好水果。以至于很多拉美裔的国际关系学者常痛心疾首:美洲国家为何要做美国的外围附庸,接受其系统性的经济剥削?
第三,美洲峰会早已失去吸引力。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4年在迈阿密创立这一首脑年会机制,是希望启动一个庞大的美洲全区域贸易自由化协议。然而,美国所谓的贸易自由化长期以意识形态划线,对不够亲美的美洲国家一贯实行打压政策。尤其是近些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抬头,进一步戳破了上述所谓承诺。此外,拜登上台以来,对特朗普政府种种加征关税、树立贸易壁垒的措施几乎是全盘延续。在这样的情况下,美洲国家很难相信所谓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有任何落实的可能。
第四,自顾不暇的拜登政府让美洲国家更愿意保持观望态度。尽管拜登政府表面上提出了一些有关非法移民、经济合作、防治新冠疫情的美洲合作思路,但这些国家都很清晰地认识到,美国混乱极化的国内政治将会让这些政治口号并不具备现实意义。眼下拜登政府应对通胀不力,中期选举失去国会控制权的可能性极大。这种情况下,美洲国家自然不会给其投下“信任票”。
美国作为美洲地区最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本应帮助该地区实现更好的稳定与繁荣,然而事实却相反,美国不停惹是生非,俨然成了地区发展的“绊脚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美国私利”凌驾于别国之上的霸凌做派没有市场,必会遭到更广泛的抵制。
(原标题:美国在“家门口”的号召力为何下降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戚凯(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