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席卷全球的“缺芯潮”让很多国家地区都开始重视起当地的半导体产业建设,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如我国和美地区。芯片被称为“工业粮食”,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许多关键行业的重要设备都需要用到它。
芯片“断供”让我们警醒
但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90%的芯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目前的芯片产出最多只能满足10%的国内生产所需。根据海关局发布的进口数据公告,去年一年我国的芯片进口高达额4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9470.86亿元),规模多达6354.8亿片。
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的总额占所有进口总额的16%,占GDP比例接近2.45%,要知道,去年我国GDP为114万亿人民币。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掣肘。
老美在芯片产业上对我们的“断供”让我们很多企业都警醒了,纷纷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和投入,力争在各个环节打通国内产业链。
仅在去年一年我国大陆地区新增的芯片设计企业就增加了592家,在全球20家增速最快的芯片企业中,我国企业更是占了19家,与上一年的8家相比增长了足足137%。
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不少问题,如光刻设备、EDA软件、原材料等等。由于ASML的EUV光刻机无法对我国自由出货,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光刻设备是芯片制造中最重要的,但其实,人才才是最关键的。
重视人才,美媒:拦不住了
无论投入多少资金,设备有多先进,但没有人才,再高端的设备也没了用武之地,之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对于美国要振兴当地半导体产业就表示:这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之举,因为美国缺乏芯片制造业所需的人才。
从这就能看出,人才才是根本,中芯国际就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中芯国际的工艺制程在技术大佬梁孟松加入后可谓是突飞猛进,不仅实现了14nm制程芯片的量产,更接连突破了N+1、N+2等先进工艺。
为了留住梁孟松,中芯国际不仅将梁孟松的薪酬提升了12倍,还送出一套价值约2000万的房子作为奖励。当然,这些与梁孟松对中芯国际的贡献相比其实都不值一提。
梁孟松也表示,到大陆只是想为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尽一份力,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毕竟,他可是曾将在中芯国际的所有收益捐赠给了国内教育基金会的男人。
对于关键骨干和技术人才,中芯国际每年都会给出股份奖励,去年7月就有3944名员工获得了总计6753.52万股股票。按当时每股20元的价格计算,总额高达21.48亿元人民币,几乎占中芯国际去年净利润的一半。
近日中芯国际又发布了公告,计划向 1175 名激励对象授予 811.52 万股限制性股票 。
这些激励对象包含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中高级业务管理人员,其中高级管理人员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分别为 12 万股,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比例分别为 0.16%;中高级业务管理人员68 万股,占0.90%;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731.52 万股,占9.67%。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90%的股票都是授予了重要的技术和骨干员工,对于技术人才,中芯国际是相当重视的。
对于中芯国际的这一系列措施,美媒对此进行了报道并表示:大陆的芯片产业发展已经拦不住了。
人才有多重要
人才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各企业加大布局之际,人才的紧张现状更是凸显出来,今年半导体领域相关人才缺口已经达到25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万。
许多企业为了留住人才都调涨了薪酬,如台积电每年一度的例行调涨,今年的薪资涨幅比去年高出8%。而联发科的涨薪幅度堪称离谱,较之上一年高出50%,人均年收入达到百万级别。
他们的薪资涨幅固然可观,但我国大陆地区的涨幅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因此,很多半导体人才都来到大陆发展。据报道,在过去两年中,有3000多名芯片专家从中国台湾来到了大陆,其中有许多是来自台积电的人才,据说台积电离职率高达15.7%。
要培养出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技术人才难度是很大的,人才流失往小的方面来说会拖慢技术的进展,往大的方面来说,万一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还会加快竞争对手的发展。像中芯国际急着调涨薪资,也是为了减少人才流失。
但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人才要走也是人家自己的意愿,不能强行把人留下。这时候比拼的就是谁家福利好能留住人才谁就赢了。
写在最后
其实不仅是芯片人才,我国其他很多行业也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很多名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都选择出国深造后留在国外发展。我们国内的优秀学府不在少数,国家每年投入在教育上的补贴也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留住人才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