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柠一
编辑丨娱阿姨
2004年,张译正在片场拍戏,突然电话响了。
电话那头的人气喘吁吁地说:“张译,快到医院来,你女朋友出事了。”
张译听完对方的话,甚至来不及问具体情况,拔腿就往医院跑。
可当他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时,已经晚了。
医生告诉他,女友出了严重的车祸,很可能会成为植物人,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张译还没来得及悲伤,就看见初恋女友的父母已经哭成了泪人。
他走过去,想安慰两位老人,没想到两位老人拉着他的衣角,哭着说:“我们对不起你呀!”
张译没有说话,只能抱着他们安慰着。
后来,随着张译的慢慢走红,他跟初恋女友的往事也慢慢为人所熟知。
人们不仅感动于这凄美的情感,更感动于“硬汉”张译,居然还有如此深情的一面。
1
1978年,张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里。
父亲教音乐,母亲教语文。
他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张译原名叫张毅,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不怕困难,越挫越勇。
事实证明,名字真的不能乱取。
后来的张译,人生道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失败,重来,失败,重来…..如此循环往复。
望子成龙大概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更何况是双教师家庭的孩子。
张译的父母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出人头地。
为此,教音乐的父亲亲自上手,教他学乐器。
从手风琴到口琴,从笛子到小号,总之,父亲把自己会的和认为应该学的,都想教给张译。
奈何小时候的张译调皮捣蛋,就是不肯静下心来学习。
甚至父母斥巨资买的钢琴,他更是连碰都没碰过。
眼看着儿子没有学“文”的天赋,父亲又转换赛道,想让他学武。
于是,给他买了羽毛球拍,一到放假,就领着他去打羽毛球。
为了多重保障,羽毛球之外,父亲还给他报了个溜冰的课外班,可他一到冰面上就嚎啕大哭。
就这样在这儿折腾几年,在那儿折腾几年,张译总算是小学毕业了。
虽说儿子这也没学会,那也没学会,但能稳稳当当地从小学毕业,也算是喜事一件。
为了庆祝,父母决定带张译和姐姐去松花江上坐船游玩。
出门前就数张译欢呼声最高,提前一晚上就开始准备要穿的衣服。
等到了江边,父亲把门票都买好了,招呼着孩子们上船。
可张译的腿却像灌了铅似的,死活不往前挪。
父亲有些不耐烦了,问他到底想干嘛?
张译则开口说:“我不想坐船了,我要去动物园看猴子。”
父母连忙厉声呵斥:“看什么猴子,今天是来坐船的,不坐票就白买了。”
说着,就要拉着他上船。
但张译也不知道怎么了,变得特别固执,非要去看猴子不可。
父母拿他没办法,相互对视一眼。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于是,送了张译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挨揍后的张译依然初心不改,对着父母说:“爸,妈,我挨了打,这下能听我的了吧。”
父母这下是彻底没辙了,只能带着一双儿女去了动物园。
结果,就在那天下午,哈尔滨松花江上有一艘船发生了侧翻,许多人当场身亡,只有67人幸存。
而这艘船,正是他们本来要坐的船。
要不是儿子张译突然闹脾气要去看猴子,可能全家人都会有危险。
这下,张父张母再看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早就把他不听话的事抛在了脑后。
张译虽然年纪小,但从大人的闲谈中还是知道了,自己救了全家人一命。
那几天,他出门都是蹦蹦跳跳的,可把自己厉害坏了。
那个时候的张译还不知道,能量是守恒的。
这一次改口,他把前半辈子的好运气都用光了,接下来的他,做什么都不成功,就连他自己都自嘲是“衰神”附体。
上了初中之后,姐姐依旧一路开挂,走到哪儿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张译的成绩依旧一塌糊涂。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父亲想着,儿子学文不行,对学武也不乐意。
这样下去,以后能不能生存都是个问题,总得有个一技之长吧。
于是给张译报了个厨师培训班。
结果,张译差点把厨房给烧了,到了这时,张译才发现,自己对油烟有一种极强的恐惧感。
折腾到这个地步,父母都无奈了,大手一挥,爱咋咋地,我们不管了。
父母虽然不再奢求张译能有什么大出息,但张译的“霉运”并没有就此消除。
凡是他上过的学校,不是倒闭,就是改名字。
上过的所有托儿所和幼儿园都倒闭了,上初中的学校改名了,上高中的学校改地址了。
就连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北京广播学院,在他报考之后,也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虽说一直都在“倒霉”,但有目标总比无头乱撞好。
这个目标,就是成为播音员。
2
浑浑噩噩上到高二,张译依然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
直到有一天,父母又按时打开《新闻联播》,罗京的声音传到耳朵。
张译一下子被打动了,立刻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报考北京广播学院,成为像罗京一样的播音员。
因为他突然觉得,站在话筒后面工作非常神圣。
有了目标之后,张译一改之前吊儿郎当的状态,全力突击了好几个月。
终于等到北广来哈尔滨招人。
眼看着就要实现梦想了,张译信心满满,超常发挥,专业课第一。
可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有老师告诉他,北广这次只招应届生,他才上高二,不符合录取条件。
早就习惯了自己运气的张译也没失落多久,就立刻埋头准备下一年的考试了。
有了上次的体验,张译觉得,北广的考试题也没那么难嘛,自己要考,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因此,第二年考试填志愿的时候,除了北京广播学院,张译没有填其他任何学校。
张译猜对了,北广的考试题对他来说确实不算难。
这次考试,他的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东北地区第二名。
而且,这一年,北广在整个东北地区的招生名额也只有两个。
张译觉得,那肯定非自己莫属啊。
于是,他也没打听别的情况,考完试就天天疯玩,只等着通知书寄到家里。
他没猜到的是,那一年第三名的考生,是个少数民族的学生。
成绩只比第二名的他差几分,但是在加分政策的支持下,这位同学的总成绩排到了他前面。
就这样,张译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录取通知书飞走了。
这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张译还没到家呢,他被刷了的消息就传遍了左邻右舍。
回到家中,居委会大妈送给他一张绿油油的证书,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待业青年证。
诛心了属于是。
本来,没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张译都觉得没啥,可是,看到这张证书,他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父亲不忍心他太伤心,劝他去哈尔滨话剧院试试。
可当时的张译根本就看不上表演这种工作,他还在为自己的播音梦而心碎呢。
但这次父亲可没有由着他的性子来,而是东拼西凑,拿了三万块钱,硬把他塞进了话剧院。
此时的张译和父亲都不会想到,这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3
到了话剧院的张译,依然看不上表演,一心想着往播音主持的方向考。
但身处话剧团,自然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话剧表演。
张译发现,自己常常看着舞台上的表演,不由自主就流泪了。
他这才意识到,表演是一个足以打动人心的艺术。
也是从这时起,张译将成为一名好演员作为自己新的目标。
为了学习更加专业的表演知识,18 岁的张译不顾家人反对,从话剧院辞职,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但理想跟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来到北京,张译把能考的艺术类院校都考了遍,结果屡战屡败。
甚至钱都花完了他还没找到一个愿意接收他的学校。
为了省钱,只能把一包方便面掰成三份,每顿饭吃一份。
连房东都看不下去了,给他建议道:“小伙子,你要不去战友话剧团试试,那个地方对颜值的要求没那么高。”
张译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跑到话剧团面试。
可还没等他摸到大门,就被人给拦回来了,老师告诉他,人已经招满了,他要是想进,只能明年再来了。
没办法,张译只好打道回府,这下,他连北京也待不下去了,只好回到老家。
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张译越想越不甘心,天天给战友话剧团的老师打电话。
老师被他烦得不行,只好说:“你要是真想来,只能自费,一年学费4500。”
即使自费,张译也欢天喜地地去了。
进了团,张译才知道,不仅要学习表演,每天还要进行魔鬼式训练。
只是,无论他做得多好,团里都没有一个角色能给到他。他只能做一些场记,搬运,调大灯等杂活。
张译苦闷不已,找老师喝酒聊天,酒过半酣,老师借着酒劲,实话实说:“张译,听老师一句话,咱早点找找别的出路吧,就你这长相,演戏那就是个死。”
本来是借酒浇愁的,这下可好,更愁了。
当时,所有人都说张译的条件根本不适合做演员,只有一个人除外。
她就是张译的初恋女友。
4
跟张译不同,女友的家庭条件非常好,女儿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但这位女孩子就是看上了张译。
两人谈了几年后,觉得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女友就带着张译去见自己父母。
可母亲一看见张译,当场表示不同意这门亲事。
女孩的母亲对张译说:“你看看你那长相,就像是被人坐了一屁股似的,就凭你这长相,永远也别想娶我闺女。”
在父母的干涉下,这段恋情无疾而终。
两人虽然分了手,但还保持着联系。
而且,由于女方父母说了那些话,刺伤了张译的自尊心,让张译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告诉所有人,颜值不够也能做个好演员。
2002年,战友话剧团筹拍了话剧版《士兵突击》。
张译拿到了“B角”,虽然最后仍没有让他上台,但张译还是将剧本背得滚瓜烂熟。
两年之后,导演康洪雷决定将这部话剧翻拍为电视剧。
张译听到消息后,给导演写了3000多字,阐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期望出演“许三多”一角。
但当时,“许三多”的人选已经确定,导演又不忍心拒绝张译这么认真的演员,于是邀请他出演班长“史今”一角。
《士兵突击》播出后,掀起了收视狂潮。
这部电视剧是很多演员巅峰的起点,不仅王宝强,张译,段奕宏,陈思诚等等,都因为这部剧被观众记住。
从那以后,张译的演员生涯才算彻底打开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消息,让刚尝到走红甜头的张译苦涩不已。
就在他拍《士兵突击》期间,初恋女友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即使医生尽全力抢救,女友依然成了植物人。
听到消息的张译连忙赶往医院,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虽然已经分手,但躺在病床上的人毕竟曾经是自己的恋人,张译心如刀绞。
自从女友住院后,张译只要有时间,基本上每天都会来看她。
给她讲故事,帮她回忆以前的事情,希望能唤醒她。
有一天,张译正在给她讲故事,发现她流下一滴眼泪。
张译欣喜若狂,赶紧把医生叫过来。
结果医生却说,这只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她就会醒了。
张译没有气馁,他依然坚持来看望。
而随着他的持续走红,真正属于他的感情也悄然而至。
有一天,张译从央视录完节目出来,发现下雨了。
这时候,有个女孩撑着伞走到他面前说:“不介意的话我送你一程吧。”
两人闲聊中,张译知道了,这个女孩是央视的节目主持人钱琳琳。
到了家门口,两人越聊越投机。
张译灵机一动,说以后要找机会感谢她,让她留下联系方式。
就这样拿到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从那以后,两人常常相约见面,时间长了,两人都察觉出对对方有不一样的感觉。
钱琳琳明白自己对张译的心思后,坦白道:“我离过婚,还有一个孩子。”
张译也直言不讳,说自己和初恋女友虽然已经分手,但还是经常去看她。
钱琳琳听完,并没有吃醋,反而觉得他很深情。
只是,当钱琳琳把张译带回家时,张译又因为长相被丈母娘嫌弃了。
跟上次一模一样。
不一样的是,这次,钱琳琳站出来维护了张译。
她对自己的母亲说:“我这辈子就非他不嫁了,您要是看不上,那我就一个人带着孩子过。”
女儿都这么说了,做父母的只能妥协。
而且经过几天的相处,钱琳琳的父母发现张译踏实又能干,对孩子视如己出,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4
和钱琳琳结婚后,张译并没有放弃初恋女友,还是隔三差五往医院跑。
对此,妻子不仅不生气,还十分支持。
只是,尽管张译再怎么努力,初恋女友还是离开了。
距离她出车祸,刚好过去了十年。
当时,张译正在外地拍戏,没法按时赶回来参加葬礼,这成了他心中永久的遗憾。
结婚后,张译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忙。
他跟钱琳琳至今没有自己的孩子,反而是把继子视为己出,跟儿子混成了好哥们。
每次有人问到他们为什么不生孩子时,张译总会说,他跟妻子养了七只猫孩子。
这七只猫都是他们救助的流浪猫。
这几年,张译佳作不断,获奖无数,生活安定,总算是终结了前半生的“霉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