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幻觉还是确实存在的东西,怎么来描述时间呢?

注:本文内容来自《科学100问》

首先要指出的一点是,时间是一种心理学方面的事物,这是对时间长度感觉。你吃过了东西,而过了一会儿你又感到饥饿了,现在是白天,而过了一会儿就成了黑夜。这种对时间长度的感觉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你意识到某件事情过了一会儿才发生。一般说来,这些问题属于思维机理的范畴,是有待今后解决的课题。

每个人都会意识到他对时间长度的感觉随环境而变,干一天活好像要比同好朋友在一起待一天长得多。听一个小时枯燥的报告,似乎也比打一个钟头扑克显得长。这就是说我们所提到的一天或一小时,在某些场合下,可能要比在其他场合下长一些。

不过这里面有一件麻烦事儿,一段时间在某个人看来可能会显得长些。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又会显得短些,而对于第三者来说,却既不长也不短。

要是时间观念对一群人都适用,就一定得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并不因人而异的衡量方法

如果有一些人商定在六星期后准时会面,那么靠每个人自己觉得六星期已过,然后来到会面地点,这是没有用的。大家必须全部同意在数过四十二个白天和黑夜后前来见约。而不管每个人心里的时间感到底如何。

当我们选择好某个客观的物理现象作为代替我们对时间的本能感觉的一种手段时,我们就有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时间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一定不要试图把时间定义为某种东西,而只能把它定义为某种度量系统。

对时间的最早亮度涉及到周期性的天文现象。

正午的一再出现,标志着天数。星月的一再出现,标志着月数春分节气的比赛出现,标志着年数把一天划分为相当的小单位,就得到了小时分和秒。

然而,在我们设法利用比正午的重复更为迅速的周期性运动之前,这些很小的时间单位是无法精确地测量出来的。

从那时起,对时间的准确度才成为精确可信的。

现在对于更精确的时间,我们用原子的振动来量度

我们怎样能保证这些周期性现象真的是均匀的呢?难道他们不会像人对时间的心理感觉那样也是不可靠的吗?

有可能,不过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独立的测量时间,并把测量结果加以比较。如果某种方法有显著的不均匀因素,那么在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时,这种不均匀性就会表现出来。如果所有的方法都不均匀,他们也很难是恰巧同样的不均匀。因此如果各种测量结果十分相近,实际结果也正是如此,我们就只能得出结论说我们所应用的各种周期性现象,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均匀的,不过不都是完全均匀的,比如一天的长短就稍有变化。物理学所量度的是物理时间,各种生物,包括人在内都参加了周期性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无需依赖外界的变化。

不过,这种生物时间并不像物理时间那样严格。此外,当然还存在着一种对时间长度的感觉,或者说心理时间,即使看着一直中干一天活,仍然显得比同好朋友在一起待一天要长得多。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28日 17:19
下一篇 2022年6月28日 17:1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