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先看看近年中国人口出生情况:
2011年11月,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政策开发后生育情况: 2012年:1635万2013年:1640万
2013年11月,就生育问题国家再次作出调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生育情况稍有好转: 2014年:1687万2015年:1655万2016年:1786万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原计划会有第四波婴儿潮,翟振武砖家就预测二胎放开会有4995万,国家也是比较乐观,结果: 2017年:1723万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 2020年:1200万
2021年5月31日,《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本次调整还未得到有效数据,目前21年的数据为: 2021年:1062万(国统局2022年1月18日公布)
虽然国家作了很多努力,但开放三胎和双减政策等调整是否能得到正向效应还未可知。那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了呢?
男女婚配兼容性
如果男女按自身综合条件进行等级分布成ABCDE五个等级,A为最优(家境、受教育程度、外表、品行)以此类推划分,而男性在婚恋市场选择中可平级或向下兼容,女性多数选择上迁或平级。那会出现A级男生可兼容BCDE以下,女性多数会上迁婚,例如A级女选择A级男,B级女选择B或A,以此类推,最终形成级别较高的女性和级别较低的男性独自徘徊,这也是越是大城市优质剩女越多的原因。婚恋市场无法得到良好匹配,结婚率下降自然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图示帮助大家理解婚恋匹配情况:
男女婚配兼容性现状
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让年轻人更愿意多元化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年轻人有更多空间和渠道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愿意只围绕家庭,这个情况以女性群体为主。由于拥有生育能力,且“社会共识”是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同样拥有在职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这与“社会共识”以及公司用人相悖,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因婚姻或者育儿阻碍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说断送职业生涯,因此生育意愿大大降低。再加上部分公司的性别歧视(不愿重用适婚适孕女性)、网络铺天盖地渲染男女对立(有骂战就有流量),导致更多女性“恐婚”、“恐男”,肃清职场风气以及网络正向引导迫在眉睫。
996、007等加班情况影响年轻人生活欲望
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到大城市打拼,大城市拼拼命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小城市若没有人脉几乎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退一万步说,即便没有能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定居,但在大城市拼搏十年说不定能回家乡买车买房过上轻松些的生活,也算是一种选择。而拼命就代表着没有更多时间去恋爱、去生活,每天超负荷工作,回到家连聊天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沉浸在碎片化娱乐中,更别说约会或者其他欲望。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是导致婚恋市场走低的原因。
高昂的育儿成本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父母总是用上一辈的生活状态劝说当代年轻人:我们那么苦还不是把你们拉扯大,现在生活这么好了怎么就不能养活一个孩子了?
居高不下的楼价让年轻人无法在城市立足,即便掏空6个钱包(双方父母和夫妻双方)勉强定居,高昂房贷、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位)争夺、课外辅导、特长教育、优质的生活,无一不在挑战年轻人的经济实力,拼尽全力希望孩子能实现阶层跨越,如果没有一定实力,万万不敢轻易生育。
另加现在年轻人思想逐步受到“红色思潮”的影响,不再一味崇洋媚外,能清晰意识到资本割韭菜的行为手段,意识到越来越厚的阶级壁垒难以打破,意识到“996是福报”的丑恶嘴脸,自己已身陷囹圄无法抵抗,还要生个孩子接着被顶层二代剥削吗?
生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卷吗?卷啊,用卑微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