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未来还是灾难?| 元宇宙照进现实(三)

文 | 卡里娜

编辑 | 卡里娜

在【元宇宙系列文章】中,前两篇我们探讨了

风口上的“数字藏品”

虚拟数字人是不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本文我们将进入最后一篇——元宇宙对文娱行业的意义以及它是未来还是灾难的讨论。

元宇宙,未来还是灾难?| 元宇宙照进现实(三)

电子化、数字化将成为人类未来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而是共识。

那么元宇宙对大文娱行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UOVA宇宙CEO王厚淼向麻辣鱼提到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传统表达方式有没有新的突破。这里要提到数字孪生这个概念,也就是线下场景如何在线上实现,这解决的是足不出户、触达面更广的问题;第二是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通过与技术、硬件、场景的结合,达成真实世界中做不到的事情,调动新的感官维度,改变交互方式,元宇宙甚至可能有机会、有潜力去打破固有的生产发行和权力结构。比如传统文学出版行业,出版社、编辑部权力最大,由他们决定稿件的命运;音乐行业,各大制作公司占据了权力的中枢位置,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一套合乎常理的体系和逻辑,但元宇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场景,创作者在这里,拥有技术手段的辅助、新的经济结构,他可以异军突起、木秀于林,元宇宙将会改变他被关注被看到的方式,至少机会更多。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国家政策导向和监管措施下进行。”

单从为人类生活造梦的电影行业来看,目前虚拟制片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拟的词。在AR、VR、XR(扩展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电影行业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催生了全LED虚拟片场。

维塔数码团队将虚拟制片定义为“现实和数字世界交融的区域”,这或许还有一些宽泛,盟图 (MPC)进一步补充了技术细节:虚拟制片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与CGI和游戏引擎技术相结合,使制作人员能够看到场景在他们面前展开,仿佛这些场景就是在实景合成和拍摄的。

2019年,《曼达洛人》第一季制作时便使用了LED屏与真人结合的“虚拟制片”技术,成功营造了十足科技感和沉浸式体验,这是电影技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历程。

元宇宙,未来还是灾难?| 元宇宙照进现实(三)

疫情当下,很多影视无法实拍,虚拟制片不仅可以对抗传统拍摄中诸多不确定的客观状况,比如天气、光线、道路交通,还能够减少场景转换的时间成本,省下差旅成本,打破地域限制,同时为创作者预留更多创作空间,任其发挥想象力。Decentralized Pictures行政总裁Leo Matchett在“香港国际影视展”及亚洲影视娱乐论坛上提出:“去中心化的电影创作是为了给所有独立电影人提供新的机会和打开大门,给他们一个机会和社群分享他们创新的故事,吸引更多的投资人。”

没有时空限制,没有集中权力,人人都能参与、投资、创作自己喜欢的项目,这也或将挑战好莱坞权威。

如果从电影《星球大战》(1977)算起,数字视觉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已经有45年的发展历史,从五毛特效到绿幕抠图,再到虚拟制片,身处科技前沿的电影制作技术将为元宇宙的场景搭建提供重要的技术参照和精华内容。电影本就是视听艺术,在元宇宙这一未来场景中,它将会越来越体现出自己的重要性。

但对于元宇宙趋势及它将要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非没有忧虑和反对的声音。

第一个坚定的“反对派”正是擅长构建虚拟世界的刘慈欣,他在公开演讲中向元宇宙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开炮:“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

元宇宙,未来还是灾难?| 元宇宙照进现实(三)

刘慈欣

仰望星空还钻进元宇宙中创造虚拟星空,已经逐渐成为人类世界边界拓展的两个派别。无论是飞船派还是元宇宙派,或许都是人类未来发展无法抵挡的趋势所在。AI和区块链艺术家宋婷表示:“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是四元并立的,这个浓度会发生变化,但是这个结构已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我有生之年,物理派(实体)和数字派(虚拟)会彼此撕扯,创造空间,会有人非常激烈,会有人非常保守,这样才能给那些现实的理想主义者,那些或许带着投机心态却客观程度上促进了创新的实践者,给他们以创造共识创造机会的的空间。”

即便如此,元宇宙存在的诸多隐患确实不容忽视。

首先是数据安全。虽然如今大数据已经让每个人无处遁形,但元宇宙收集的个人数据之数量和种类的丰富度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如何防止数据的被盗和滥用将会是元宇宙安全系统中的重中之重。

其次是知识产权。去中心化鼓励创作自由,这也就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同时,在复杂的虚拟场景中,内容元素的交叉可能会导致作品利益相关者以团体形式出现,知识产权如何界定与保护也将是元宇宙的重要课题。

再次,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探讨也需提上日程。

在哲学领域,有一个理论名为“缸中之脑”,讲述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将大脑从身体上切除,放进了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该大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大脑传送信息,使这个人保持现实生活一切正常的幻觉。对他而言,周围的人、物体、天空仍然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记忆片段都可以被输入,比如感觉自己正在阅读。这一希拉里·普特南提出的假想阐释了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你如何确保自己不是身处在这种困境之中?面对元宇宙,这一无解的怀疑论将会引出更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一个绝对去中心化的世界真的存在吗?元宇宙的技术是否中立?未来亟待解决。

科技是人发明出来的,科技的进步也将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更便捷的生活为最终目的。在现实与虚拟的边界问题上,UOVA宇宙CEO王厚淼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科技向善,去虚向实,“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利用好了社会的正能量就更多,如果引导不佳就可能出现反噬。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一味的脱离现实前往虚拟的方向,不能沉浸在虚幻的乌托邦里,这不是我们乐见的,虚实结合、去虚向实,以科技向善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拥抱生活,就要驾驭生活,拥抱元宇宙,更要驾驭元宇宙,不能被这个东西所控制。”

元宇宙,未来还是灾难?| 元宇宙照进现实(三)

元宇宙是内在世界的外沿,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补偿,在越来越艰难的现实世界中,全球化还能走多远尚难定论,但互联网的全球化正在元宇宙概念中初见雏形。

随着元宇宙的火越烧越旺,我国因此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在法律保护和监管层面严防死守,相信这把火可以在有序中让更多人感到温暖,而不是烧掉原有的美好。

刘慈欣在《三体》中写到“把字刻在石头上”,以此保存人类文明,如今,人类文明或将用数字得以延续,不必为科技套上缰绳,在这个“个人即宇宙”的未来场景中,文明的载体自有历史进行选择。

多年以后,面对元宇宙,那时的人们获得了很多,也必将有所失去,回溯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人们探索初期的兴奋与贡献、乱象与弯路也必将记录在册。

– END –

全文完

一键三连,再来个转发呀~

大咖专访

元宇宙,未来还是灾难?| 元宇宙照进现实(三)

侯鸿亮丨樊路远丨宋歌丨刘瑞芳丨吴妍妍

贾樟柯丨饶晓志丨陈赫丨王子文丨郭京飞

陈祉希丨李雪丨唐旭丨周冬雨丨王劲松丨王倦

吴俊余丨代旭丨许龄月丨刘奕君丨王小枪

董璇丨方逸伦丨海飞丨顾抒航丨刘同

许月珍丨徐晓鸥丨龚朝晖丨董润年

杨文军丨陈皆理丨孙合彬丨丁晟

路云飞丨张震丨吴俊余丨白一骢丨周丹

金娜丨朱先庆丨吴静丨宁心丨张晓虎丨刘宁

高铭谦丨刘新丨刘朝晖丨张学智丨张本煜

娄理畅丨李亚平丨项水柳丨沈嵘丨梁振华

辛爽丨陈益韬丨吴延丨汪启楠丨宋佳丨栗坤

李梓逍丨王冰丨孙金丨阴超

王如东丨戴莹丨阴超丨齐溪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28日 00:34
下一篇 2022年6月28日 00:3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