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一份判决书。根据判决书所披露的庭审记录,大致可以还原事情的经过:李女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在家中通过网络向北京钱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景公司)购买过2笔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到期都本息兑付。2016年5月钱景公司理财师向李女士推荐一款低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并让李女士关注钱景财务公众号里的宣传资料。李女士在钱景财富公众号看到才智定增9号的宣传,并咨询理财师,得知这是一款低风险高收益产品,就按照对方要求在家中通过网银打款120万元到财通基金账户,18个月期限到了,联系钱景公司理财师要求兑付得知产品逾期并亏损,至2019年3月清算结束,李女士共损失本金31.392万元,多次联系钱景公司退赔无果,无奈之下,李女士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北京钱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赔偿李女士损失的本金、预期利息、及律师费、差旅费等维权相关费用。
李女士认为,北京钱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未尽到适当性义务,将高风险产品销售给厌恶风险的投资人,宣传资料违规公开虚假宣传,宣传资料与合同不一致。
经过庭审,法院认为:首先,李女士在其签署的《资产管理计划交易类业务申请表》和《个人投资者风险属性评估问卷》中,均有产品风险等级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时仍然购买该产品的意思表示,尤其是在《个人投资者风险属性评估问卷》中“如果您所购买产品的风险等级超出您的评测结果,您是否同意继续购买”处,李女士在可以选择“否”的情况下选择了“是”。在此情况下,无论其购买的产品是否超出其风险评估结果,钱景公司均不存在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情形。
其次,关于李女士称钱景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宣传私募基金一节,法院认为,李女士确认其在购买本案理财产品之前,曾通过钱景公司多次购买大额理财产品,且与钱景公司工作人员保持联系,钱景公司亦确认李女士系其老客户,其工作人员是向公司老客户推介相关产品。在此情况下,李女士对钱景公司来说,并不属于不特定对象。
最后,关于李女士称钱景公司存在夸大宣传等不当宣传行为一节,法院认为,李女士就其该部分主张,并未向法院提交有效证据,关于李女士提交的公众号截图,因其来源无法核实,法院对该证据不予采信。关于李女士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该聊天记录仅为截图,真实性无法核实,法院对该证据亦不予采信。因此其对钱景公司提交的推介材料中既往业绩描述理解为夸大宣传、保底承诺系其个人误解,故李女士该部分主张证据不足,法院不予采信。
最终法院认为,李女士所称钱景公司在其购买理财产品中存在的不当行为的主张,证据不足,与事实不符,在此情况下,李女士要求钱景公司赔偿其理财产品的损失及其他损失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李女士最后本息全损,可谓陪了夫人又折兵。
李女士所遭遇的场景,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比较常见,有时候在理财经理的宣传之下,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头脑一热买过一些理财产品。经过这一案件,可以给我们三点启示:
1、目前理财产品的销售基本原则是“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也就是说如果理财机构有金融产品销售资质,且在销售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尽到了风险揭示义务,则所有亏损责任由投资者自己负责。也就是说,目前理财产品已经不再刚性兑付,只要销售机构做到了风险的全面揭示,也就尽到了相应的责任。广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认清理财项目风险属性,避免上当受骗。
2、投资者自己应该掌握一些理财知识,最好要弄清楚理财产品底层配置资产情况及赚钱原理,不可听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从而盲目踩坑。因为销售人员有销售业绩压力,难免会推荐风险大但销售佣金高的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不乏有夸大收益、保底承诺等虚假宣传的语句,投资者切记不可偏听偏信,要经过自身理性及专业的判断,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误入理财陷阱,最终钱财尽损。
3、买理财产品不能仅仅凭借经验行事,过往业绩不能代表现在理财产品的风险水平和回报水平。本案中李女士曾经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在家中通过网络向钱景公司购买过2笔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到期都本息兑付,因此对钱景公司较为相信,因此购买了本案中的股票定增产品最终导致本金亏损。这一案例教育我们,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不可犯经验主义错误,要多方了解,认真判断,大胆假设,仔细求证,避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的背景之下,奉劝广大理财小白们要擦亮眼睛,切勿相信理财师的虚假宣传,平时尽量多学习一些理财知识,避免上当受骗,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