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22年6月14日),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引起热议。AI领域的大佬,计算机视觉学者孙剑因疾病去世,年仅46岁。
图片来源:百度、知乎
新闻当即登上热搜。
不关注人工智能(AI)的人,可能对孙剑不是特别了解。但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下围棋的AlphaGo(阿尔法狗)。从2018年起,AlphaGo Zero采用的是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就是2015年孙剑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
《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综合得分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里面不乏孙剑等科学家的贡献。
孙剑博士
据内部人士处获悉,孙剑博士6月13日还到公司正常上班,没有看出任何异样,“所有人都很意外”。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孙剑平时爱运动,比如喜欢跑步、骑车。孙剑的校友和同行对记者表示,孙剑是14日凌晨去世的,在13日晚他还夜跑了,但是否因运动引发的死亡仍不确定。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到3.30亿,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在我国,平均每1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疾病猝死!
近年来90后甚至95后或中年人猝死的新闻迭出,有的是在工作时或是家中,有的是马拉松、健身、跑步等运动时。作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为何突然会被“猝死”垂青?
猝死并非突然
而是“蓄谋已久”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升,很多人忽略了养生。尽管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影响”,但是日积月累,恐怕身体内的平衡已被打破,各种疾病“蠢蠢欲动”。
表面看上去非常健康的人,甚至会突然发生猝死。但事实上,所有的猝死都并非突然,都是“蓄谋已久”。
01
凌晨是猝死高发时段
很多猝死都发生在凌晨。因为凌晨是人体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交接”的时候,而新来“接班”的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异位节律等,从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02
“太激动”和“太劳累”是主要诱因
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及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此外,长期熬夜、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猝死。
03
青壮年更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2020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而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无论青年中年
5个“大忌”别一直犯
1
习惯性熬夜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工作的不断内卷,再加上短视频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12点以后才入睡。
为了自身的健康,尽量每天保持6-8小时的睡眠,并且在11点之前入睡。
2
烟酒不戒
有数据表明,吸烟喝酒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很多中年人一边吃着降压药、降糖药,一边参加各种酒局、烟雾缭绕。实际上,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3
吃喝不忌
中年后人体代谢减慢,更容易在体内积攒多余热量,不利于体重控制。合理饮食应该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4
长期压力过大或精神紧张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情绪与心脏的关系中指出:长期压力过大或者处于不良情绪中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原因是大脑的学习、情绪、记忆等区域与心脏的跳动密切相关,压力过大会导致大脑调节心脏的功能失去平衡,增加患者猝死的几率。
5
久坐不起
临床研究显示,久坐两小时,就会明显增加血液粘稠度,减慢血液循环,使得下肢静脉容易形成小血栓,随着久坐的时间不断延长,体内血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最终堵塞血管,导致猝死的风险增加。
避免猝死悲剧
重点在于预防
心源性猝死一旦发生,大多无力回天。但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干预,降低猝死的发生率。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均衡全面的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此外,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正常情况下,可用心率来衡量运动负荷,最大心率=220-年龄,比如46岁,最大心率为174。运动过程中长时间在最大心率的80%以上,很容易导致猝死。
02
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无论是“看似”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并积极治疗,可有效防止猝死的发生。
03
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乐观、随遇而安的心理状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动怒。善于解压,避免精神紧张。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生气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一大诱因。
04
携带救命药物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生活中应格外注意生活调养和正规治疗,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概率。
对于已诊断为冠心病的人群,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一旦出现急性心梗症状,立即服用,或可救命!
现在全社会的人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大家行走步伐都很快,都在拼命追赶他人。很多人为了赚钱,拼命工作,忽视了自己的身体。
八百君想跟大家说,别再用健康为一切买单,更不要忽略生活中的一些小病小痛!
一旦发现自己身处出现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千万不要拖着不去看病,病越拖越难治,早发现早治疗才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健康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