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呢!
夏天却像一个不谙世事的顽童,说反悔就反悔,急不可待地伸出神奇之手,蓦地把杨梅、桃子、芒果、西瓜、荔枝、龙眼、苦瓜、辣椒等揉熟了,揽入怀中,还没捂热,就慷慨地抛向人间,酸、甜、苦、辣随之入凡。夏天不乏味了。
杨梅是酸味的首席代表。它的出场仪式高调隆重,雨点如鞭炮般,霹雳哗啦地砸到它眉开眼笑、心花怒放了,才肯褪去青衣,梳洗干净换上红装了出阁。这雨,因梅而名,被叫做“梅雨”。世代流传,年年岁岁梅与雨相似。
“望梅止渴”的典故与酸密不可分。杨梅与酸很早就被人们划上了等号,并信号植入脑内。因此,一说到杨梅,便条件反射地刺激人体分泌系统,生津化渴。
不必对杨梅“望”的夏天,塞一粒进嘴,微微一合,那无数如毛的肉刺,就像无数个喷头似的,齐齐喷出酸溜溜的汁水,酸爽的感觉从口腔四溢,上冲向鼻腔,下坠入喉间,再落胸腔,然后在五脏六腑中萦绕,最后锁在齿间、腹中。令人欲罢不能,即便牙齿嚼不动了,也要连核一起囫囵地吞下去,直至撑肠拄肚。
甜味的代表可多了。以西瓜、荔枝、龙眼、芒果等的知名度和受欢迎度,足以胜任“杰出代表”了。
它们都充满了故事。著名如荔枝,留下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一段历史,令人唏嘘不已。斗转星移,昔日皇家享用的奢侈物,如今随处可购得。我最喜欢有关西瓜的故事,特别是它在《西游记》里出现的场景,总是那么及时妥帖,令人无法抗拒,神仙也顶不住诱惑,管它里头有没有藏着居心叵测的妖魔鬼怪,先吃了再说。
因为西瓜的可爱,里头的妖魔鬼怪狰狞中竟也感觉有几分温度,真是爱屋及乌了。
小时候种过西瓜。从一粒种子长出叶子,就盼望着它尽快开花、坐果。坐了果,日日看,总嫌它长得太慢,总还是不舍揠苗助长。
摘得西瓜,投入水井漂着。吃时又冰又沙又甜,红彤彤的瓤肉落进喉间,瞬即就感觉回到了春天。如今,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也冰也沙也甜,但就是少了些许瓜藤青草味和令人心安的芬芳泥土味。这两个味,再也回不来了。
苦味的代表非苦瓜莫属了。苦瓜顺着杆爬,开出白中带黄的花,蜜蜂忙嗡嗡来采。若是你喝到的蜜有些苦,那一定是拜苦瓜所赐。
苦瓜中间粗,两头修长,像纺锤。一个个垂挂着,像在露天纺线似的,场面相当浩大。苦瓜不论是腌是炒是煲汤,总脱不了苦味。小时候最吃不得苦味。母亲说,夏天吃了它能败火,不会中暑。吃着吃着,我就习惯了,中年后升级为感念了。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暑假要带他外出体验劳动,望着火红的太阳,他有些怯。我们教育他要能吃苦。他说,我能吃苦啊!苦瓜那么苦我都敢吃呢!
辣椒是辣味毫无疑义的唯一代表。它散落在菜园和房前屋后,一步一步向上长,至成人膝高,便枝叶繁茂。绿绿的枝叶,却开出雪白的花,长出火红的果,大自然轻轻松松就在辣椒身上写出了神奇。
老家最著名的是“朝天椒”,其表如性,一粒粒辣椒像子弹似的,硬刚刚地向天射去。
农家夏天特别忙,吃几口辣椒,能解乏提神。看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大汗淋漓。小孩既想尝又怕辣到,十分纠结。吃酒席的时候,有的大人很喜欢用它来作弄小孩,要么说不辣,怂恿吃;要么悄悄地夹藏在美食中,小孩不注意一咬,火辣辣的激出了泪,大人开心地哈哈大笑。
辣椒植株紧凑,钵盆也容得下,如今很多城里人在阳台上种,既可作盆景欣赏养眼,又可产出辣味,可谓一举多得。我因为胃不好,早已远离了辣椒,也就没去赶这个的时兴,不知钵盆里栽出的辣椒够不够劲。
夏天还有一味–汗味。在日头下劳作,汗水可像涌泉般汩汩冒出,干后成花白的渍。渍主含盐分,味咸。我觉得这才是夏天之味王,有它作料,生活才能永远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