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年产值将超过3300亿元,让马斯克、比尔盖茨等科技大佬们纷纷押注的“碳捕捉”,到底是个啥?我们国内发展前景怎么样?会是下一个行业风口吗?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碳捕捉。
碳捕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起来,然后对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储存或者再利用。
捕捉方法主要有燃烧前捕捉、燃烧后捕捉和富氧燃烧捕捉三个方向,它涉及到的技术原理很多,简单说就是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各个阶段实施的捕捉。
例如最常见的燃烧后捕捉,就是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之后,再利用吸收分离装置将二氧化碳吸附住。
其实碳捕捉不是个新概念,作为公认的最有效的二氧化碳减排手段,各国也都有碳捕捉项目,但是规模都不大。直到最近几年,碳捕捉项目成了热门。
例如比尔盖茨,他和他旗下的气候基金都投资过碳捕捉公司。
还有马斯克,他赞助了XPRIZE基金会1亿美元奖金,基金会随后就成立了“碳捕捉竞赛”。
再就是今年4月份,数字支付平台公司Stripe联合麦肯锡、谷歌、脸书等行业巨头们,发起了一项碳捕捉基金项目,金额高达9.25亿美元。
为什么科技巨头们都开始关注起碳捕捉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的节点。
大家都知道《巴黎协定》这个气候系统保护协议吧,今年4月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里面提到了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七种途径,而其中六种都有碳捕捉。
这相当于官方盖章认可了。于是碳捕捉一下子热了起来,科技大佬们纷纷挤进了碳捕捉赛道。
根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处于规划后期阶段的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到2050年全球开发的项目将达到3400个,需要额外投资3万亿美元。这是个相当大的市场。
中国自然也在这个赛道。
要知道,化石能源燃烧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0%以上,包括长期主导我国能源领域的煤炭,以及多个工业领域不可替代的油气资源,脱碳过程都需要碳捕捉技术的配合才能实现。
碳捕捉对于我国能否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我国也在大力推进相关技术应用。根据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碳捕捉相关产值将超过3300亿元/年。
而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大约30 个大型项目在运行,缺口巨大。
当然,碳捕捉技术的成本是影响项目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碳捕捉技术成本未来有较大下降空间,很多企业将有机会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