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杨 桃
记忆因为时间久远而逐渐淡化忘却,也在岁月的流逝里渐行渐远。然而有的记忆却会伴随一生,永不磨灭。那年在雷雨中奔跑的记忆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
在小学的开始几年一直在外婆家寄居,小老表跟我同班。我两经常上学放学一路同行,俨然一个“连裆裤”。小老表被谁欺负了,我也会去帮忙讨回公道。那一次放学后因为大雷大雨,我们却走散了。
那是夏天的一个放学后的下午,外面雷雨交加,我在教室屋檐下等了老表很久也没见他的影踪。别人家小孩都三三两两被家人带着雨具接走,或者头戴斗笠、或撑小花伞、或在家长背上撑起一柄大黑伞。雨水重重地击打在雨具上,他们在庇护下安然无恙,一个个都回家了。
夏天的天气像小孩脸说变就变,开始还阳光满面,一眨眼就阴云不散,一会儿就暴雨如注。中午上学的时候,谁也不承想会下雨,没有任何下雨的预兆,结果放学时候就回不了家了。
天色渐晚,天空被黑云笼罩。看着一个个小朋友都回家去了,老表却不知所向,只好一个人顶着狂风暴雨一路疯跑。我不记得当时是哪儿来的勇气,是童年的无知,是年少的鲁莽,还是恐惧激发的能量,我终究是经过田坎路的泥泞,山坡的沙石路绵软,经过山坡顶的电闪雷鸣,强撑着雨水不断灌满眼睛后的模糊视野,跑回了家。依稀记得我站在家门外时候的情景——身上滴着水,完全一副刚从水里捞起来的落汤鸡,我推门后外公外婆都惊讶地看着我,然后是换衣服,擦干头发。就在当时雷声过后,我还看见从灯泡上的插座里冒出一串火花。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到家的。
后来,听说老表走的另一条路,被村主任叫过去躲雨了,还给他盛饭吃。
从那以后,外婆便在众亲戚间夸我勇敢,说我大胆。
可是有谁知道幼小的身影在雷雨下,除了奔跑,还能有什么选择?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下才会激发出“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和胆识。
也许如果没有那场大雨,我这一生都无法尝试在雷雨中奔跑的滋味;也许没有那次奔跑,也不会造就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当你被逼上了“绝路”,除了选择生存便只剩下灭亡,便不得不做出坚强的选择。记得以前看过的一句话:苦难是一座殿堂,进去时是穷人,出来时是富翁。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战胜苦难到达理想的彼岸。
那一年,我七岁,正上小学一年级;那一年,没多少人理解我当时的真实感受。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